弃存

作者: 陆子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21:43 被阅读16次
    1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分散着几十户人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从事着祖辈相传下来的手艺。

    他们都技艺精湛,不管是种地的还是砍柴的,不管是木工还是医生,都是个中能手。这代代传承的手艺,也赋予了当地人们敬祖爱亲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让他们养成了墨守陈规的习惯。

    千百年过去了,这山村一如千百年前的模样,只是所处时代和生活其中的人们不一样罢了。

    小山村有一户世代农耕的陈姓人家,家有一个独子名亮,他打出生就异常聪明,常常受到众人的赞扬。可是小陈亮自打生来就只跟目不识丁的山民打交道,自然也就学不到外边的知识。

    他也不知道外边世界异常精彩,只是从小父母就将他当作接班人来对待,所以虽然才十岁,已经是田中好手。若只看他种的地,俨然出自一个地道的老农之手。

    本来他以为自己就要这样度过一生,不成想就在这一年,山里进来了一个读书人,姓岳名词、字师古,岳师古为了躲避战争,也为了保存衣冠,所以选择了隐居山林。

    可是岳师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为了谋生,只能过着替人写字的行当。山民们向来佩服有能耐的人,岳师古正是众人佩服的对象,所以常常有人家邀请他来家做客。初来乍到,他完全没有为基本生活条件犯愁。

    在山民的帮助下,他得以融入其中,只是他不愿受人之惠,而无所表示。所以他决定要做一件改变山村命运的好事,那便是开设私塾。

    岳师古在自己居所邀请山村德高望重的几户人家,在酒足饭饱之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得到几人的支持。

    村长是有见识之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可一个世代以打猎为生的人说道:“岳先生的想法是好,可是我们世代皆白丁,恐坐不住学堂,而且山村生活向来拮据,孩儿们不跟我们一起劳动,家中恐难以为继。”

    他的话引起了其余几人的响应,各人皆言自家孩儿多么顽皮,家中活重,需要他们的帮手。总之就一句话,读不读书无所谓,可是孩子不能不给家中干活。

    最后在村长的周旋下,众人勉强答应试行一下,各家愿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学堂,就看岳师古的本事以及各家的意愿了。

    岳师古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怎么也没可能会输。但是接下来的一个月,却是给了他深深地打击,说来道去,最后竟然只有村长和另外两户人家送了孩子来,其他几十户都不愿意孩子来读书。

    没办法,岳师古只有给三名孩子上课,这天他身着深衣、头戴儒巾,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礼仪在其中。一露面就给了三名学生深深地震撼!

    他上的第一课就是“话说中华”,他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说明白了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中华,然后教识了“中”、“华”、“夏”、“民”、“是”、“你”、“我”、“他”等八个字。

    在大家都认真讲和听之际,并没有发现小陈亮走近了这,他本来只是想看看这被爸妈一口回绝的学堂是怎么一回事。不成想才听了几句,就移不开脚步了,岳师古的话语打开了他一扇窗,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是早早去地了干了活,然后偷偷跑到私塾外趴墙偷师。

    期间他多次和父母提及想要去学堂,可是一向痛爱他的父母,在这件事上没有半点商量余地。他只能作罢,继续偷师学习,闲暇之余就在地里重温学到的字与义。

    就这样过去了两年,岳师古的私塾已经有所壮大,学生数由三个,增加到了七个,当然他也发现了这日日不落来偷师的陈亮,也知道他父母是异常反对他上学的。

    所以对这个每天来听一个时辰的学生有所照顾,为了防止他跟不上进度,总是会在他来的时间点将昨日所学复习一遍。这也使得小陈亮能够坚持将这长达七百日的偷学进行下来。

    两年的刻苦学习,让陈亮懂得了许多为人和作文的道理,但因为他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父母并没有发现异常,只是觉得小陈亮懂得许多事,思考问题和他们不一般了,但怎么也没把这变化往岳师古和他的私塾上想。

    岳师古隐居山林两年多,一直都没离开过,但这几日他布置了长达半年的学习任务,显然是要外出一段时间。

    在他外出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就是——生而勿忘中华。也是在这堂课里,陈亮才知道现在是满清的天下,汉民正在受苦受难。连身体发肤和千年衣冠都不得保存,此次出去,岳师古做好了身死的准备。

    多年后,另一个读书人来到了小山村,他带来了岳师古的遗著,并问及学生陈亮何在?众学生都不明白陈亮怎么就成了先生的学生。但是这人却将遗物赠给了陈亮,自己也留在了山村,继续岳师古的教书事业。

    陈亮久久沉浸在悲伤之中,这时他才明白,原来老师每天的复习,是为了照顾他,而故意走到墙边也是为了能让自己听得更清楚……

    原来他们无声地做了两年的师徒,心有灵犀地进行了七百多日地交流。可是他只是一个山间野民,又有什么能耐去替先生报仇呢?他又凭什么去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呢?

    只是虽然他不去自找麻烦,但并不意味着麻烦就不会找上头。

    满清坐稳了江山,影响渐渐深入到了各个角落,小山村也难以避免的被纳入统治之中。

    粗野山民并不识礼仪,也不习惯服从管制,当命令传达,让大家必须剃发易服,并且交付诸多赋税时,山民不干了。

    凭什么自己要无缘无故的听从安排,你让我剃发就剃发,让我易服就易服,让我缴赋纳税就交赋纳税?

    你并没有给我半分,如果好好说道说道,也许还能给三分颜面,你一来就强迫要向本来就不习惯的人缴纳赋税,很多改变自己的传统。前面已经说了,山民世代严守祖制,轻易不肯变动,何况是这样的大变,更是不可能。

    地方官得知这群辖区的山民不愿意服从王化,为了政绩,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官纱帽和脑袋,只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要知道这地正处于贵州,前面几年正是闹匪患最凶之地。

    说是匪患,其实只是官方的宣传,民间一直都是同情所谓的大西贼、大顺贼以及伪明贼。说起这些,你可能并不清楚,但他们都是大有来头的。

    2

    话说明朝末年,本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变世,正在酝酿一场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新生物和新生思想在这个时代正在萌芽,也是活该王朝该亡,只是可怜中华沉沦。正在这千年变世之际,中华竟迎来了千古未有的小冰河期。气温骤降,夏天大旱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奇寒无比,这就导致全国性粮食减产,而当时的统治者昏招连出,终逼反了陕西的农民,坐大了关外的后金。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仅有天灾人祸,还不止一例两例,除了大旱、大涝、酷寒、大乱、大败以外,还有肆虐北方的鼠疫。这都将给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带来毁灭。

    也就是这时,起义军里突显出来了两股势力,一是闯王李自成,一是八大王张献忠。除了这两股大势力,还有遍布大半个中国的其他几十股大小不等的势力,在内瓦解明朝的生命力。另外后金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胜利,得以壮大建国,先名后金,后改国号为清,在关外一点点放明朝的血。

    在内忧外患和天灾人祸中明朝于1644年寿寝正终。本以为是正常的改朝换代,不成想李自成进北京还没把宝座坐稳,称帝不过十来天,就失了江山,为他人作嫁衣裳。也让满清正式入关,得以逐渐坐稳江山。

    之所以用“正式”二字,是为了区别这一次之前的几次入关,就好像要演一出戏,总需要几次彩排的。清军入关也是如此,在这次正视入关前,已经彩排过几次了。那叫做一个如入无人之地,直把明朝的脸打得拍拍响。

    这个久病的帝国,就在各方的折腾下轰然倒塌。可给了大家上台的机会,于是大顺、大西、南明、满清等势力相继称帝建国。

    这时大家都很乐观,特别是南明,以正统自居,以为可以像历史上的孙吴、东晋、南朝以及南宋一样偏安一隅。所以当政大臣不思进取,反将明朝灭亡前的那一套内斗发挥到了极致。于内排除异己,于外联虏灭寇,恰恰给了满清坐稳北方江山的时机。

    分不清大势,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被各个击破。李自成率先出局,大顺军成了残军,被迫投降清降明。接着张献忠出局,他的几个义子退走云贵,休养生息,渐成气候。

    四分天下的格局在另外三方昏招迭出中逐渐丧失,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最大的敌人,可以消灭自己的竟然是大家一直都看不起的满清。

    于是坐拥云贵的大西军高举拥明抗清的旗帜,率军出滇;大顺军残部投降南明,积极抗清;南明隆武帝一改弘光帝的错误国策,提出了联寇抗虏的决策,三方终于开始联合起来。

    只是这时候,满清已经占据了天下十之七八,只剩下些边角和山林海岛尚归拥明势力。在全面弱势的局势下,有两个中流砥柱凸显了出来。

    一个是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他深明大义,军事才能突出,两蹶名王震惊天下,他就是被称为头号大西贼,曾经天下翘首相盼,西南诸省有识之士更是纷纷出山相助的晋王李定国。

    隐居山林的岳师古得到了辗转而来的讯息,也耐不住出山去,可是当他赶去时,看到的只是王师败退的狼狈局面。虽然赶到了李定国军中,看到的却是一病不起的晋王,他本想大展所学,可是当晋王李定国病逝之后,晋王世子不尊晋王“宁死荒野,勿降也”的遗命降清,他一气之下跟一群有血性的汉子出走,聚于阿瓦河东百里,称为“桂家”,后不久病重,将遗稿并遗言托付好友,便撒手人寰。

    另一个能影响大势的便是如今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闻名于世的事迹不外乎收复台湾。但他一生孜孜以求的是收复中原,驱逐满清!收复台湾只是无心插柳之举,然而却成就了他。

    前面三个,再加上东南郑氏,便组成了满清宣传的四贼群,以李定国为首的大西贼、以夔东十三家为代表的大顺贼、以永历帝为代表的伪明贼以及以郑成功为代表的海贼。特别是当他们一一败亡后,更是坐实了这种称呼,毕竟成王败寇嘛!

    3

    县令将这几十年的纷争过了一遍,想到朝廷对这苗头的严厉打击,顿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请来了驻扎于此的绿营兵,然后进山宣扬国法,打算先礼后兵。

    陈亮接到岳师古的遗书,大都是记录这几十年来天下动乱的始末,重点记录了史可法、夏完淳、李定国等个人事迹,以及江阴、扬州、南京、常德等地抗清始末。

    除此之外还收录了自己和他人所做的诗文,其中有刘彬的“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有张煌言的“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有阎应元的“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一联;还有江阴无名女子用血写就的“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陈亮读罢诗文记录,顿时对这场中华沦亡有了清晰认识。同时心底一种叫做民族的精神正在觉醒,就在这时传来了官兵进山的消息。

    陈亮此时已是孔武有力的少年郎,自岳师古走后,他一日也没忘记读书,一日也没荒废种地。几年下来,身体素质是顶好,学问也日渐精通,因为可读的书稀少。岳师古带身上的不外乎《孙子兵法》、《史记》等实用之书,在陈亮日日专研下,倒是能够学以致用。

    当他得到官府已进山的消息,便知要遭,不是先生反清暴露,就是前段时间拒绝听命惹来了祸端。他深怕叔伯公爷们没吃过此中亏,会将事闹大,便连忙赶去补救。

    当陈亮扛着锄头赶来时,众人正在院子里吵闹。他担心引来误会,将锄头一扔连连叫道:“方外化民,久不识中国礼仪,今父母大人光临,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陈亮一席话将争吵的众人镇住了,大家狐疑不觉。村长反应过来了,接着说道:“老父母大人方才所言之事,句句在理,只是我等蛮夷并非汉民,是否可酌情处理?”

    “尔等若非汉民?”县令狐疑道:“如何方言如此流利?”

    “老父母有所不知,我等本非汉民,只是因为久与汉民通婚,渐渐变了语音。”陈亮说了理由,接着又列举他们与普通汉民有多不同,将听众讲得是一愣一愣的,连村长都差点以为自己本就是方外之人了。

    “既如此,那尔等是何民族?”

    陈亮眼珠一转,神情自若的说道:“我们这十里八乡都是穿青族人。”

    县令见众人皆点头称是,便没了用强的理由。原来清王朝虽然对汉民严苛,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所以多有优待少数民族。事后十里八乡果然统一了口径,自称皆是穿青人,渐渐地所着衣物也都成了青衣。

    陈亮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逢凶化吉,拯救了众人,最终得以保存自己以及众人的衣冠,做到了无数仁人志士想做却没做到之事。

    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存在,要知道连叱咤海疆的明郑势力,想保留衣冠而不得,最终只能剃发易服归降。陈亮却使诸多山民得以存衣冠而活,这是当时“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令所不允许的。但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并不是靠着光明正大的手段赢得的胜利。所以几代之后,后人竟真以为自己是穿青人而非汉民了。

    这究竟是一种胜利还是失败,且留待后人去评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弃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qq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