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遇见最美好的你今日约读每天写1000字
我用31本书把阅读速度提高了5倍!

我用31本书把阅读速度提高了5倍!

作者: 纳兰若非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00:00 被阅读78次

    2017年4月18号我开始了#100天100本书计划#,发了微信朋友圈,请朋友们监督。

    6月7号,过去50天,我才看到第31本,原因是周末和生病时我给自已放假,不看书。

    发“宣言”时,没有考虑到的“休息”问题,小失误。

    有一点是确定,“宣言”之后,我保持一天一本书的节奏。

    确切的是刚开始5个小时1本书,慢慢修炼到3小时1本书,目前是1小时1本书。

    需要继续,直到修练到《王者速读法》中的陛下那样,把每天召见书的时间缩短到30分钟,成为读书界的“女陛下”。

    如果想知道我的修练方法,请继续向下看。

    首先,需要准备两个工具。

    第一:书

    挑选书,有很多种规则。

    比如《越读者》里提到4类书籍:生存的主食,思想的美食,工具的果蔬,休闲的甜点。根据读书需求选择书。

    比如寻找适合快速阅读的书:如果你拿着一本《红楼梦》或《经济学原理》说要1小时读完,那只能晕菜。

    再比如选择自已喜欢的书先读起来培养阅读的兴趣。

    前期:我主要把需求和兴趣结合起来选书。对“运营”感兴趣,需要解决运营问题这个需求,所以就选择了这类书。你也可以试试。

    中期:看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已的知识面窄,即使并不感兴趣,但只要有用,我都会看。

    后期:看的书逐渐多起来后,速度和重点就慢慢由量变发生了质变,由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到看标题和关键部分,就已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体系。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没有阅读基础的人,建议先大量阅读,不要挑,有什么看什么,等看到一定量,你会感觉到自已的变化。

    第二:番茄钟

    番茄钟是一种时间管理工具,帮助人专注于一件事情。

    原理是将番茄钟时间设定为25分钟,在这25分钟内专注阅读。

    25分钟结束后,体息5分钟,此5分钟是站起来走一走或喝个咖啡等等,之后再投入下一个番茄钟。

    使用蕃茄钟的目的是专注于阅读,控制阅读时间。

    专注于阅读是因为人的注意力会很容易分散,一会看下手机,一个做下事等等,会影响到阅读速度。

    很多朋友说没有时间看书。工作,家庭,生活,感情,孩子,一堆的琐事,都需要做,一个人的时间很有限。

    但即使如此,阅读也是不可少的。因为阅读是最便宜最划算的投资。你利用1小时几十元,能学到作者几十年或一生的经验,省时省钱,省心又省力。

    那怎样才能在有限时间里阅读呢?答案是控制时间,快速阅读。

    所以,请记住一点:努力控制阅读时间,只有控制时间,你才能保证速读。

    《高效阅读法》里提到:“速读不如多读”。但我想说的是只有速读了,你才能保证多读。

    如何在1个小时内读完1本书。

    一:5分钟预览

    封面:包括书名,及书的副标题,作者介绍或者专家推荐。一般书名比较高大上,但副标题和专家推荐部分,会告诉你这本书到底讲什么?

    作者自序: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重点讲了什么?适合谁看?洞悉作者意图。

    目录: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理解,确定关键词。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

    如果细看,通常5分钟是看不完的,所以需要控制时间刻意阅读。

    二:5分钟扫读

    快速随便翻一翻,大致浏览,看标题,粗体字,图片,表格,陌生字,关键词,开头或结尾,找到和自身目的相贴合的,感兴趣的,不懂的,做上标记。

    过程中不要贪恋,需要一闪而过,抓重点。

    此时,你也能确定你是否对这本书感兴趣,如果感兴趣继续读;如果暂时不感兴趣,可以放回书架,下次想找此类主题的书时,可以再读;或者直接丢弃。

    三:25分钟跳读

    经过前两个步骤,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目的,内容,重点是什么,你也发现了其中最让你感兴趣的点。

    略去不重要的部分,比如背景介绍,原因分析等等。

    方法类书籍,如果了解原因,清楚基本情况,就可以直接看作者的方法,步骤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做?

    比如国外的有一部分商业书籍,喜欢讲案例或故事,大部分我是直接省略不看的。

    坚持80\20法则,确认自已想要得到什么,重点读,可作标记,忘记了可回读。

    此处有个阅读小技巧:

    建议利用双手训练自已的眼睛看书的速度。

    手指跟着章节段落移动,速度要比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些。

    强迫眼神跟手部的动作快速移动。

    重点部分及有用的部分,用彩色荧光笔,画线标记。

    这个小技巧就是我看书过程中,感觉最实用的一个。

    如果手里拿着笔,就直接用笔代替手指;出行在外,没带笔时,直接用手指,快速高效。

    四:25分钟复习

    利用复习工具。

    1,思维导图,把章节重点做成导图。

    2,拆书帮RIA便签分析法,R:阅读片段;I重述内容;A1,关联自身经验;A2制定行动计划。

    我现在无法30分钟一本书,虽不一字一字看,却也是一页页的看,不忍跳读,大大影响了速度,正在克服。所以此25分钟复习,暂时以看书为主。

    现在快读的方法有了,但却不能保证短时间一定能提高你的阅读速度,需要有意识的刻意练习阅读,达到一定阅读量,相信你也会很快每天一本书的,期待共同进步。

    最后分享一下我阅读的感受。

    自从在朋友圈公开#100天100本书计划#后,颇感压力。

    一方面是朋友关注,点赞,偶尔未读或读的晚了,还会被问为什么没读。所以不敢轻易偷懒。但总会遇到确实一点也不想读的状态,为此也会逼一逼自已,不能说话不算话。

    至此,也算是对自已最好的监督,在此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激励。

    所以,再分享个小建议:有什么计划,要公开,大家一起监督你,你会更有动力,不要怕做不到丢人。

    另一方面是很多朋友怎么问:“你是怎么读的?”“你读那么快,记得住吗?”“好羡慕你,我都没有时间读书。”“为什么我读不进去,读了也记不住呀。”

    在此,我一一回答朋友们的问题:

    一:你是怎么读的?

    首先,我是2015年读的《王者速读法》,知道了30分钟快速阅读一本书的方法,但我的读书速度却不是一下子提升的,而是在进行了#100天100本书计划#之后,慢慢提升的。

    谁都没办法一口吃个胖子,饭都需要一口一口的吃。

    所以,想要能30分钟阅读一本书,不是看一本快读法就可以的,需要大量的练习。

    2016年6月我看了彭小六的《让未来现在就来》时,记得最清楚的一点是:每天看一点书,哪怕是翻开书这个动作,每天要坚持。

    2016年12月之前,我保持每天翻开书这个动作,看了近10本书。在此之前的近8年时间里,我总计看的不超过5本。

    2017年4月份开始#100天100本书计划#,我用了31本书才把阅读速度提升到1小时。

    二:你读那么快,记得住吗?

    说句实话,看的大部分,全部的内容我是记不住的。

    我只记得大致的内容或方向或是我特别关注的重点。

    比如《王者速读法》内容很多,我只记得它是讲如何30分钟阅读一本书的。《番茄工作法图解》是讲25分钟专注于做一件事的。

    再比如最近朋友迷茫,我觉得《遇见未知的自已》很适合她。

    但这并不影响,不是么?

    至少我开阔了眼界;至少我下次写作时,知道哪本书里有我想要的素材;至少我跟朋友聊天时,丰富了我的内容。

    三:没有时间读书。

    刚开始我5个小时阅读一本书时,确实挺费劲的。看书时间多了,就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看书时间多了,会觉得收获跟付出不成正比。

    但慢慢控制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时,我才发现,我没读书的8年时间里,也没有时间做别的什么事。

    而现在,我却只需每天花1小时时间阅读一本书,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利用玩手机的时间,中午休息的十几分钟时间,下班的地铁公交上,都足够看一本书或看几页内容了。

    四:为什么读不进去,读了也记不住。

    我以前读不进商业书籍,觉得商业书籍太枯燥。

    之所以读,是遇到瓶颈而自救。

    2015年时参加过拆书帮的活动,学了RIA便签法,可我还是不会用,也无法把书与自身情况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看书不追求能否记住,能否完全与自身情况联系在一起。

    我现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开阔眼界,知道世界上人的不同活法,事情的不同状态,更是为了看清这个世界。

    没有大量阅读之前,觉得一本书好,可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都不清楚。

    阅读了不同的书籍之后才慢慢的也开始建立自已对书中观点的认知,社会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等等。

    这一切,都建立在大量阅读上,没有量就没有质。

    现在的书籍,每天以成千上万本的增加,如何才能保证跟得上时代的节奏而不落伍。

    阅读,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练习,刻意的练习。

    每天翻翻书,每个星期一本书,每三天一本书,每天一本书,1小时一本书,慢慢的练阅读速度,练阅读量。

    最后,愿我们坚持阅读,努力过有意义的生活。

    后期会持续分享阅读方法,经验,主题阅读,精读等等。一起期待吧,我也想看看到底能挖多大的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用31本书把阅读速度提高了5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qz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