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农村读书06——《小镇喧嚣》

作者: 我叫张子鸣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16:5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本书也是年初就看了,当时好多朋友推荐,你在农村工作、在乡村工作,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豆瓣都已经冲到9.3分了。我一看还真的很有意思,虽然是20年前的事情,现在内容已经不同了,但是感觉还是那么熟悉。所以我就想起了这首《涛声依旧》。

书里主要讲述了乡镇的五项工作,主导是镇政府,实际上具体落实是到村,由镇村干部一起行动,做群众工作,这样的模式一直都是这样。第一项是迎接上级检查,这不仅是以前,现在也是我们日常比较重要的任务,这是涉及到各级政府的考核,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每次来检查,我们都是严阵以待,具体情形从《县委大院》就可以体会得到。

书里说到的第二项工作是收农业税,虽然2006年开始农业税取消了,但是现在村里还是有收费任务,例如说医保、老人的社保,这些都要求百分百达标,所以还是要去做村民的工作。让他们能够理解政策,按时缴纳费用。这些切实对他们的生活具有保障作用,要和他们说清楚。只是一人350元的医保,他们还是要考虑一下,要拖一拖。

第三项是农产品种植推广,这些属于经验推广,现在也是需要做的。只是现在大家反应更快,一个农产品卖得好,他们就直接跟风了。还有就是得找到这个农产品的收购企业,让村民种了之后有人要,不然你再怎么推广都没用。

第四项工作就是关停采石厂,这就是跟现在的环保工作差不多。现在中央环保政策力度比较大,很多涉及污染的企业都要关停。例如说《县委大院》里面的法兰厂,但是“关停”不是两个字轻飘飘的。企业要怎么说服?工人要怎么疏导?大家以后的收入要怎么办?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

第五项就是村办企业了,这个也是“乡村振兴”里面大力推动的“产业振兴”。你有什么资源,你要作出什么让步,才能吸引企业来。同时,村民要付出什么代价、他们有什么利益,也是要说清楚的,清楚了企业才能办得起来。

这五项工作,都是需要不断和村民沟通的工作。而作者用了一个术语——非正式权力技术——把这个沟通工作非常精彩的阐述,对乡→村→民的潜规则的淋漓尽致的描述。书中对很多制度、权力、规则进行解构,但是在农村话语体系里他们作用不大。包括契约、法律、官僚,在那里都不再神圣,没有体系,甚至都没有地位可言。

有个豆瓣网友打了个比喻:这些东西到了农村就如同日本鬼子遇到游击战,那是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叫你嚣张,我有麻雀战,地雷战,你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我觉得太有道理了,那农村沟通工作就开展不了吗?不是,作者说我们要用中国乡村特有的工作方式——“擂”和“媒”。这是当地干部从方言出发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在全国却是可以通用的。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解释。

对于“擂”他是这样描述的:而工作作风转换为乡镇的说法就是“擂”,“对上靠吹,对下靠擂”的“擂”,即反复无休止的督促。不过,“擂”绝非不断下命令式的督促,而是反复与无休止的缠磨。在这里,“缠磨”二字本身就体现出“擂”的艺术,即所谓乡镇干部的工作艺术。在缺乏对村干部的有效控制机制与手段的情况下,如果“擂”不体现为包括拉关系、套近乎、说好话、吃饭、喝酒、玩牌、拟亲缘化等在内的各种“软武器”的施展的话,是很难设想它会有什么实际行政效用的。

“媒”的话,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不同,我们看看“媒”字的诞生过程:最后,大家还是觉得“媒人”的媒、“说媒”的媒字意思比较接近。乡村干部处在国家和农民之间,上传下达,上承下接,两者有关联又有矛盾,却又必须将他们彼此相互黏合与勾连在一起,这样的角色特点,不是“媒人”又是什么?媒婆说媒,靠的就是上面两片嘴皮翻飞,下面两脚四处游走,所谓“两脚忙忙走,为的是活口”,把男女双方说得天花乱坠,使人心向往之。而乡村干部为了贯彻政府的意志,与农民软磨硬泡,极尽“绵谈”功夫,既要维护政府和村庄的权威与形象,又要牵着、引着、诓着农民走,这与媒妁之言不是正好呈异曲同工之妙?

汪书记还认为,这个“媒”字还有和颜悦色与和风细雨的意思,也就是与农民慢慢磨、慢慢泡,一直到把他们引上路为止,而这条路自然是上面和村里要他们走的路。而我则以为,这和颜悦色与和风细雨之中是不是也少不得一些巧言巧语的作料?两人听着也笑,并未反驳。

老洪还说,即使那媒婆的“媒”字也很难将这个“慢慢地与农民媒”的“媒”字的含义道尽。可以说,媒婆的巧言,商人的经济,戏子的伶俐,掮客的算计,似乎都可以在一句“慢慢地与农民媒”中找到它们各自的位置,确定各自的谱系。可以说,小镇的乡村干部利用方言,以一个“媒”字来概括当下乡村干部对农民工作的特色,也实在是一种充满机智、幽默、自嘲甚至解构意味的地方性创造。

为什么这么长段引用作者的原话呢?一是我偷懒了,没有概括。二是我不知道怎么概括,只有这样原汁原味才能品出里面的味道。作者就是用一种边走边说的学术叙事方式,让人了解中国农村,了解农村的基本现实,不是卢梭式的天堂,也不是魔鬼的深渊,其中妙不可言的逻辑和人情世界是如何具体运行的。它给了我很多启发,从现实到理论都有,所以我把这本《小镇喧嚣》作为我2022年最后一周的书评,提前完成任务,完美落幕。

相关文章

  • 小镇喧嚣

    至本期,彭书志长篇小说《大河坝叙事》连载结束,随之配发了四篇评论。围绕着作家作品,探幽发微,解读赏析,无一不是知人...

  • 小镇喧嚣01

    《小镇喧嚣》这本书不是今日新开,之前断断续续读了近四分之一,在读这本书时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想起之前读过的《潜规...

  • 当我们老了

    11-06 8:08 当我们老了,头发白了 就住在那家乡的小镇上 远离车马喧嚣 远离红尘熙攘 静静地陪伴彼此慢慢变...

  • 一个安静的夜晚

    很多人都喜欢喧嚣的城市,我却喜欢安静的农村,特别是安静的夜晚的农村。 在农村,特别是老家的农村,一...

  • 读书,在喧嚣中沉淀

    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快得让人惶乱不安。 记得2017年的某段时间,90后脱发,油腻,养生,成佛系...

  • 执着丨总说要放下的你,其实放不下

    佛说“放下”,你怎么理解呢? 我出生于农村,记得大概在我十岁左右时,离开父母,在外婆家读书,因父母常年在小镇上做些...

  • 南海小镇印象

    南海小镇印象 作者:吾平 小镇的美,在微小处 不同于在喧嚣中去寻找 也无须刻意去发现,感受即温暖 小镇的美,一种熟...

  • 农村大婶送给小乞丐几十个馒头,多年后皇帝亲自来了

    有一个农村大婶在小镇上做馒头卖,这个农村大婶的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小镇上的流氓地痞经常欺负她,小镇上有一些有正义感...

  • 算命先生说男子能发财却会后悔,几年后他娶了老板娘,却后悔了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这里不像城市一样喧嚣吵闹,而在农村更是有很多奇闻异事,听起来虽然...

  • 我在小镇

    回过很多次家 从未像这回这般注意过我的小镇 临过年的集市热闹得沸腾 我和尚帝站在邮局门口扯皮 顺便等等刚结过婚的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农村读书06——《小镇喧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sh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