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离公司很远,单程通勤时间大概一个半小时,所以每天早上得七点半出发才能保证准时到达公司。算上起床以后的洗漱,出门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和一顿早餐的时间,也就需要七点起床了。
我平时玩电脑到十二点才上床睡觉,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在上床几分钟内睡着,但也会有时候多玩上一会手机最后不知不觉的睡着。因此满打满算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多七个小时,而且由于生物钟已然形成,周末跟工作日并没有任何区别。
上午的时候我的精神一直都很好,但是如果中午没有半小时左右的午觉,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有极大概率会感到非常困倦。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例如喝咖啡或者小憩一会,之后的精神状态会比较差。
工作日我会尽量吃完午饭就去午睡,以保证下午高质量的工作。但往往会有其他事情导致无法午睡。例如感兴趣的 Workshop, Session 以及与同事的午间聚餐。甚至有时候程序员的固执化作高效兴奋剂,在不写好一段优雅的代码,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前不知困倦,等完成以后说不定已经离下班不远了。
睡眠BBC有个叫《睡眠十律》的纪录片,里面说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包括5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一个周期大概90分钟,但是周期的长短也是因人而异。建议一般睡觉最好睡满4到5个周期。
我每天的睡眠时间似乎在建议的时长内,但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实际情况是我依然会在白天感到困倦,平时精神不是特别饱满,黑眼圈也比较明显。
我需要优化睡眠。
或许是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也或许是需要更好高质量的深度睡眠。
通俗的来讲,好好睡觉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 提前准备
- 定点睡觉
- 定时起床
- 中午午睡
我目前的情况已经做到了后面三点,第一点则正好背道而驰。我的睡眠是「即兴式」的,闹腾到足够困了就直接去睡甚至玩着手机入睡。
我们的生物钟有个习惯——用环境中的蓝光多少,来判断生物时间。(这是由于中午太阳光线蓝光较多,晚上较少)
如果生物钟判断现在是晚上(蓝光少),那就会逐渐分泌褪黑素(一种身体产生的让我们进入睡眠的激素)。
因为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光线中,有较多的蓝光,会误导我们的生物钟以为是白昼时间,从而影响褪黑色素分泌,导致我们睡眠质量不佳。
睡前玩电脑手机除了行为本身推迟了入睡时间以外,还影响了生物钟,使得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决定着睡眠的质量,所以睡前玩电脑和手机会同时在时长和质量两方面影响睡眠。
那么结合我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定下一个小目标了:提前到十一点半上床准备睡觉,关闭手机。
就从今天开始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