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拾遗软件相关微课
【读鉴】重构学习工具系统

【读鉴】重构学习工具系统

作者: 话事的V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3:48 被阅读318次
image

V哥最近更文非常少,原因一是工作非常忙,二是在研究是否要调整学习工作工具系统。

1.我的痛点

为什么?因为,今年以来,V哥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生产工具有不少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生产力。现在的痛点不少,主要是:

痛点1:学了,但没有内化

V哥的阅读量其实不小,但很多知识都没有深刻记住。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别人讲的我都知道,但没有记得非常清晰,或者没有形成论据体系,经常性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到不出的尬聊状况。

痛点2:应用工具需要整合

V哥是上班族,没有大块时间阅读,只能是碎片化。而且,喜欢电子化数据,所以是PC(办公室)+IPAD(轻移动)+手机(安卓)的多平台。基于这两个原因,V哥需要所有工具全平台化,才好使用。目前组合是:

  • 学习类:
    • 喜马拉雅APP:车上经常听
    • kindle:上班族,带kindle阅读器使用率低,基本废了。但手机kindle APP能碎皮化阅读
    • 纸书:在家随手翻读
    • 网:来自网站、微信、简书等的精品文章
  • 思考类:
    • 幕布:目前用于整理思路,兼任简单流程规划,并兼任PPT展示。幕布这个功能好。所以也不用Xmind这类的重器了。
  • 笔记类:
    • 印象笔记:一是作为资料仓库,二是碎片化写文章的主力平台。但只能用富文本格式,因为IPAD端没有暂时不支持Markdown。
    • 石墨笔记(团队协同)
  • 任务类:
    • 钉钉:各种 GTD 工具基本废弃

痛点3:知识协同生产效率太低

以上工具,目前做法是多端学习(手机听、看;读书),然后,把知识归集和生产汇集到印象笔记中,具体是:

  • 利用印象笔记强大收集功能,将所有材料存到Inbox文件夹,进行粗读和精读。
  • 知识生产时,因为要不同平台、同步编辑,所以,我的做法方法是在印象笔记中定制一个“作品·草稿”文件夹,里面放入近期要写的文章。这样就可以在PC\手机\IPAD端同时编辑同一篇文章,非常合适V哥实际。
    但这个方案缺点也不少:
  • IPAD版印象笔记暂不支持Markdown,所以,不能编写Markdown格式文本。这造成多平台(简书、Primas、优享等)发布时,格式排版浪费时间
  • 同时支持手机、PC多渠道上图的图床暂时没发现,造成同一篇文章多次配图,累啊
  • 文章版本难控制。本来在印象笔记里面只有一个版本,但随着在不同平台发布,文字、格式、图片等都会微调,造成N多版本,无法统一管理


    image

2.是时候重塑流程了

前几天,一直在研究一些大咖的成果,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现在着手重构中。大致思路是基于Markdown文本的管理体系

  • 解决遗忘问题——使用卡片学习法
    • 用幕布进行知识卡片学习
  • 解决工具问题——重新界定工具功能
    • 学习端:喜马拉雅,kindle,纸书、网。这个基本不变。
    • 思考类:幕布:卡片学习记录/简单流程规划/PPT展示。主要是把幕布作为知识卡片的生产工具。
    • 笔记类:印象笔记(资料仓库),石墨笔记(团队协同)。把知识生产的工具,从印象笔记中挪出来,放到后面的工具中区。
    • 任务类:钉钉。这个不变。
  • 生产平台:解决知识生产协同问题。主要是启动MarkEditot+Bitcron+坚果的生产平台。
    • MarkEditor作为PC端的Markdown编辑器。在手机上暂时用坚果Markdown,IPAD上暂时没选好,等待坚果Markdown的IPAD版。
    • Bitcron是内容发布平台
    • 坚果提供同步云支撑。

3.主要考虑因素

上述的方案,简单说来,就是把内容生产,从印象笔记中剥离出来,放到Markeditor和Bitron上去。
为什么采用这个平台,主要是这段话打动了我:

没有方法支撑的人,在推进任务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而采用高级方法的人,不仅能够把任务决策时的关键记录下来,还可以把过程、成果、产生的方法全部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料包。

我要把知识生产部分,全部Markdown文本化,用Bitron予以组织和驱动。
主要参考材料,有这些:

这几天,V哥都在埋头调试中,有了进展,随时向大家报告。


ChangeLog

  • 2019-4-12 初稿

相关文章

  • 【读鉴】重构学习工具系统

    V哥最近更文非常少,原因一是工作非常忙,二是在研究是否要调整学习工作工具系统。 1.我的痛点 为什么?因为,今年以...

  • 十五章 重构工具

    idea 重构refactor初试 idea其他重构工具

  • 二进制安全

    理解系统: 系统性的基础课程学习,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运行机制 破坏系统: 学习创造漏洞挖掘与利用技巧 重构系统: ...

  • 重构方法论之HOW

    重构 重构是个我们必然会遇上的问题,这个项目中准备收集整理一些例子,并辅以示例,以期更好的学习重构 WHY 系统开...

  • 架构学习-系统重构(技术)

    01.xxx.消灭问题 如果旧系统业务迭代规模没有那么频繁,那么旧的垂直系统不需要微服务化,因为体现不出来微服...

  • 架构学习-系统重构(业务)

    A01.定义重构 自问自答:要不要当前系统重新写一遍呢? 要不要系统中某个某块重新写一遍呢? 如果回答内容”是”...

  • 30 - 重构之代码解耦

    重构可以分为大规模高层重构(简称“大型重构”)和小规模低层次重构(简称“小型重构”)。大型重构是对系统、模块、代码...

  • 移动应用遗留系统重构-MVP重构示例篇

    移动应用遗留系统重构(13)-???一镜到底!MVP重构示例篇 前言 上一篇移动应用遗留系统重构(12)- 编译调...

  • 把《重构》变成工具书

    前言一、把它变成工具书二、概述何谓重构注释为何重构何时重构重构、架构和YAGNI重构与软件开发过程重构与性能如何重...

  • [golang]一个流程引擎的诞生记

    缘起 背景 2020年过年时重构了一下组内数据管理平台的工单系统,相关文章可参考:工单系统重构过程。 工单系统重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鉴】重构学习工具系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kc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