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劳特定位理论之所以在商业界能够取得成功,打造出很多成功案例,本质是由于其理论核心吻合了很多亘古不变的战略原则。
所以,若想精通特劳特定位理论,我们非常有必要去深入研究经典的军事思想,尤其是中国的孙子兵法、毛泽东兵法。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很多营养,大大丰富并深化我们对定位理论、对现代商业竞争的理解。
今天,我们着重讲毛主席非常强调的一个战略原则,即抓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毛泽东曾说:“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
也就是说, 绝大部分战术问题都是局部性的,但有一些是事关全局的。在战争史上,经常有人虽赢了很多次,但在关键一战上确输了,而导致满盘皆输。有的人虽输了很多次,但在关键一战上赢了,从而改写整个竞争格局。
我们在为企业制定定位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原则,一定要看清关键的一战,把握好战略的核心关键点。
例如在制定战略配称过程中,虽然建立战略定位需要多方面的战略配称动作,包括产品组合、渠道布局、媒介投放、公关造势等等。但往往有一个点,是最为关键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旦把握好这个点,资源向此集中,将决定整个定位战略的结局。
从这么多年的定位咨询经验看,围绕战略定位这个核心点,最为关键的配称动作也往往不会超过3个,有时甚至就是1个。
例如2012年加多宝改名事件中(从王老吉改名加多宝),当年的广告投放是关键,但加多宝几十亿的所有投放中,有一个投放最为关键,那就是冠名了火遍大江南北的《中国好声音》。这一个动作,让加多宝迅速进入全国老百姓心智。
再例如2007至2008年期间,加多宝(原王老吉)一直在努力打开北方市场,当时的关键点就是采取了一个公关造势动作,即为汶川地震捐款1个亿。这个动作大幅提升了王老吉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迅速晋升全国畅销的饮料,成为全中国人的饮料,不再是一个南方人喝的饮料。
所以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千万要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摊大饼式经营,导致资源被大大分散,效率大幅降低。一定要看清楚,每个阶段、每一年的核心战略任务以及最为核心的配称动作。
正所谓,少则得,多则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