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方法你为什么学不来
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英语成绩特别好,一口流利的口语一开口就让众人膜拜不已。
于是就有好学的同学请教学霸的学习方法。
学霸女同学说,从高中开始,每天都会到操场上读一个小时的英语,已经坚持好几年了。
于是取经的同学如获至宝,也开始每天风雨无阻地读一小时英语。
半年之后迎来期末考试,该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结果成绩一出来他就傻眼了,他的口语成绩完全没有像预期的坐上升天的火箭,反而老师说有些发音问题比半年前更明显了。
于是这位同事困惑不已,明明自己都已经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英语水平还是没有一点进步呢?
相信大家也听过类似的故事。读书的时候班里总有这样一个同学,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永远都是最勤奋的那个,而考试成绩出来,在前几名却找不到他的名字。
为什么我们和学霸用了一样的学习方法,但是学霸永远是学霸,而我们依旧是我们呢?
有人说是天赋的问题,学霸天生聪明,是后天资平平的我们无法超越的。
而我觉得,很可能的区别在于学习方法,学霸的的努力是在舒适区之外,而我们的努力可能只停留在了舒适区以内。
自己打破舒适区 v.s. 别人打破舒适区
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反之,在舒适区之外的区域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离舒适区越远,越让人觉得不适,甚至恐慌。
举个例子,前一阵网上传的收费站大姐失业的事。唐山政府撤销了一些有路桥收费站,导致收费站一些工作人员失业。其中有一位大姐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那么对于大姐来说,在收费站收费就是她的舒适区,在这个舒适区里她舒服地呆了很多年。而当这个舒适区突然被别人打破,她才开始有危机感。
这不得不让我们引以为戒,如果我们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区,不主动寻求成长,那我们的舒适区早晚会被别人打破,等到那个时候,再想改变已经来不及了。
就像那句名言说的,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
我们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不断在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带来实质的进步。
学习界的经典书目《刻意练习》就提到了走出舒适区是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如何打破舒适区
一 打破舒适区要专注于每一个细节
美国著名运动员娜塔莉·考芙林曾在女子项目中获得多枚奥运奖牌,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女游泳选手之一。研究人员曾经对她的训练方法做过研究,结果发现考芙林能够在游泳项目上保持卓越,关键在于她会密切注意在泳池里的每一个细节。而且她每一次都要把动作做正确,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累积,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卓越。
如果一个游泳运动员只用自己习惯的动作游泳,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他们是很难进步的。他们进行的只是没有目的的重复的动作。
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专注于这些重复的动作,关注如何提升细节,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英语学习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模仿学霸学习方法的那个同学,只知道“每天读一个小时英语”这个学习方法,而没有考虑到自己是怎么读的,有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一味在舒适区以内,再怎么努力,成长也是极其微量的。
比如口语发音,拿音标【θ】为例。大家都知道发这音的时候是要咬舌的,即舌尖放在两齿之间发音。
然而很多人会发成【s】的音,用舌端靠近上齿龈发音,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了这个发音规则,用你最熟悉的发音方式发【θ】的音,这就成了你的舒适区。
那么想到提出自己的发准确性怎么办呢?
那就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关注发音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音标你是不是发到位了,发准确了。而这个过程可能很痛苦,因为你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发音口型,还要一次次地重新建立发音时的肌肉记忆。
然而想要有一口地道流利的英文发音,就要不断地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从细节入手,持续精进。
二 打破舒适区要有反馈
《刻意练习》中同样提到了反馈的重要性。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
在英语学习中反馈同样重要,要不断地通过外界的反馈来纠正自己的表达是否正确。闭门造车很可能会让错误任意发生而不自知。
那么怎么寻求反馈呢?
最好的方法是刻意练习中介绍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导师和教练可能是读书时候的英语老师,可能是工作中的老外同事,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请的家教或者在线辅导老师。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那么当条件不具备时,我们还可以去找一些线上的课程,并努力与其进行互动来建立反馈。
最后,我们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反馈。
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就想到一种方法来给自己提供反馈。
富兰克林偶然看到一期名为《观察家》(The Spectator)的英国杂志,发现自己被杂志中高质量的文章所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学习写出这样的文章。然而并没有导师教给他如何写作。
于是富兰克林想到了自己的方法。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目的是为了几天后能够让他回想起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便行。然而过几天等他忘记了文章中的原名,他便开始按照线索以最为相近的方式重写那些句子。写完之后,他再拿出文章的原文与自己自己写的文章进行对比。然而分析哪里写的不样,别人是自己表达的,而自己又是怎么思考的。这教会了富兰克林如何明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而且帮助他成了了历史非常有名的作家之一。
在英语学习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我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优秀的英文影视剧作品,这就像是富兰克林学习写作模仿的《观察家》。我们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能够帮我们带来进步的反馈。
比如就被誉为最适合学习口语的《老友记》。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采用了很类似的方法,那就是看过一遍以后,根据自己对情节的记忆,试图去复述里边的对话。然后再拿原字幕和自己复述的内容进行对比。
这样我就很明确地看到自己的表达有什么问题,哪里用词不当,哪里不够地道,从而进行改进。
这就是在英语学习中如何在走出舒适区,关注细节并聪明地给自己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成长闭环,加速迭代前进。
欢迎关注青青外语,创建了《看老友记,学英语》系列作品,持续分享把高效学习方法应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去。
往期内容:
和我一起看老友记学英语吧 - 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 (001)
我是如何看老友记学英语的 - 我的四步学习法分享 (006)
看老友记学英语 (007) - 如何把英语学习轻松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看老友记学英语 (008) - 把一整集的每一句话都烂熟于心是一种什么感觉
要想变得很厉害,有些苦就注定要吃 - 看老友记学英语 (010)
记单词也要讲求方法,我的记单词小窍门 - 看老友记学英语 (011)
学语言千万不能做差不多先生,四六级老是不过的原因 - 看老友记学英语 (012)
学会这七种记忆法,长难单词也可以过目不忘 - 看老友记学英语 015
五种记单词的小绝招,让你记了还想记 - 看老友记学英语 0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