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竞争力企业的核心逻辑

作者: 大小白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3:09 被阅读44次

(文末有惊喜,请勿漏看)

2018年是个有故事的年度,在地球上都是如此,这一年有很多事必将载入史册。最精彩是把一个潜伏了十几年的中国企业曝光在全球人面前。这个企业就是华为。华为"孟晚舟"事件显然是最显眼的一次。

为什么华为如此突出,竟然遭到全球各国诸多的"关照"。哪怕是没有被"关照",也引起了国内外的议论纷纷,比如新近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名单里没有华为总裁任正非,竟然引起了全国自媒体的热烈谈论,没有被关注都会引发最大量的关注。华为藏不住了,因为他长得太大了。

先从最近的事说起。

据有关媒体公开报道,近年来以华为为首的中国电信商已成功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几乎三分天下。在通信系统设备商中,华为名列世界第一,在全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网络建设。

据台湾《旺报》12月18日报道,最近华为再攻下一城,取得葡萄牙的5G合约。到目前为止,华为已在全球包括欧洲、亚洲与中东等地赢得23家电信商的合约,进一步巩固华为在全球电信通讯设备供应商的龙头地位。华为总部也于18日宣布,已获得超过25份5G商业合同,并已在全球出货逾1万个5G基站。

最近,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在深圳总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公司总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华为2017年营收为920亿美元。 在实体行业中一举跨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继美国苹果、韩国三星之后,华为成为全球第三家正式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

目前全球共有53家千亿美元公司,美国22家、中国13家、日本5家、德国4家、法国3家,英国和荷兰各2家,瑞士和韩国各1家,总共40家。除了中国13家之外,全部是发达国家。

先来看看中国现有的13家千亿美元公司都是哪些: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上海汽车集团,鸿海精密(中国台湾省),中国建筑公司。比较明显,这13家公司要么是金融证券保险行业,要么是国有垄断企业,要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么是国际产业链中的代工龙头企业,要么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组装制造业。这些企业都没有引起和受到国际上的特别"关照"。

现在中国出现了第14家千亿美元公司——华为公司——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这家中国公司与上述13家中国公司都不一样。不一样之处,不用我多说,全球都感受到了。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为凭什么走到今天呢?偶尔读到了任正非的一次发言,分享给大家。这段话非常朴实,没有大话、套话和空话,没有谈到华为国际战略和华为文化,也没有谈到《华为基本法》,也没有谈到华为对通信核心技术研发的天量投入,也没有谈到华为特色的股权制和管理制度,更没有谈到华为的艰难创业史和未来。

原话是这样说的:

"第一点,华为就没有秘密。第二点,任何人都可以学,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就学到手。华为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依靠,也没有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机会。

但努力工作,首先要有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为客户服务。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客户口袋里的钱。我们要对客户不好,就拿不到这个钱,老婆也要跑了。为了拿到客户的钱,又不能用非法手段,又不能抢劫,又不能做(其他)什么东西。那咱们只好做服务。只好把产品做好做服务。刚才我讲的,那个市场经济的几个要素嘛。"

接着,任正非举了一个非常小的例子,来说明华为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在南美洲智利发生九级地震的时候,华为公司驻智利的三个基层员工冒死逆行为当地客户提供通信抢修服务的例子。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疏理出华为成长壮大的几个核心逻辑。

一是以市场客户为中心,始终坚持为客户服务。华为把服务对象——客户当成华为生存发展的唯一来源。只有为客户服务好,才能拿到客户口袋里的钱。华为至今坚持不上市,不进行社会筹资,只收客户享受服务后的应收账款,以及本公司内部8万多资深员工的股权投资(根本来源还是客户的钱)。华为公司在初创阶段,流动资金困难时,曾经谢绝过时任国务院朱镕基总理3亿人民币贷款支持的承诺,近年来又曾经拒绝过美国华尔街金融家3万亿美元资本背书的投资意向。任正非本人面都不跟华尔街的投资客见,"他不是我的客户,我没有必要见他"。

二是不依靠政府权力,不依靠社会资本,专注做好一件事。任正非说"华为没有什么背景",指的是华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没有政府背景;"也没有什么依靠",指的是华为没有接纳任何的社会投资,没有资本背景;"也没有什么资源",指的是华为除了投入通信信息行业,再也没有投入一分钱到房地产、基建、旅游等等其他行业,"利出一孔"、"力出一孔",资源单一,来源单一,只为做好一件事。

三是以奋斗者为本,依靠华为本公司18万员工自身的努力工作创造一切。任正非说"唯有努力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机会",是说给全体华为公司员工听的。华为对所有员工实施高薪制,2017年新入职的基层员工年薪高达2、30万。2017年度,华为18万员工平均薪资77万人民币,中国唯此一家,全球唯此一家。华为把公司赚取的利润最大程度地分配给了员工。公司内部持股任正非本人不超过1.5%,其余98.5%的公司股权由8万多资深员工持有,在全球千亿美元俱乐部里,也是独此一家。任正非曾说过,华为是"共产主义社会"。他说到,也做到了!

四是任正非极具自我批判精神、忧患意识。"我们要对客户不好,就拿不到这个钱,老婆也要跑了。为了拿到客户的钱,又不能用非法手段,又不能抢劫,又不能做(其他)什么东西。那咱们只好做服务。"这里"老婆也要跑了",指的是任正非30多年前初创华为时,由于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破裂的事。任正非从来不忌讳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总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刻反省自己。在20多年前,华为高层研究决策投入华为公司当时的全部身家进行一次新产品研发时,在会议结束时,任正非平静地走向这个五楼会议室的一个窗户,对所有参会人员表态,"如果这次决策投入研发失败,我将从这个窗户跳下去,如果是这样,你们几个还年轻,请回办公室卷铺盖回家,自谋生路。"2018年,面临国际国内种种竞争压力,任正非在华为公司的动员令是"要活下来!"

华为坚强地活成了全球百强公司。

任正非首秀于1977年10月 中国首台"空气压力天平" 科研尖兵任正非

注:

1.1977年10月8日至11月5日基建工程兵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到会的有一千多名领导干部和先进典型,10月24日,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本次大会表彰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是曾被誉为“吊装大王”、在建设“辽化”中又创造新成绩的工程师张士刚;兴建毛主席纪念堂先进标兵、工程师程祖明;研制成功空气压力天平的青年技术员任正非;试制成功电子光子比色计等新型仪器的技术员李万山;创造胶体电瓶新工艺的某部修理二中队代表赵宽林等。

2.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33岁的任正非出席了,6000人的代表中,仅有150多人在35岁以下。

3.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任正非是其中的一名解放军正式代表。

4.1983年,中国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任正非转业到了深圳市南油集团下面一个三级公司任职。由于一笔高达200万货款被骗,任正非被公司开除公职下岗。他曾乞求保留公职,不被允许,而身居集团公司领导层的老婆又和他离婚。任正非和父母弟妹等一家人租住在一所小房子里,生活艰难,处境窘迫,这才被迫下海创办了"华为"。

或许很多人直到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任正非四十年前就是中华名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最具竞争力企业的核心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xj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