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先生曾有言: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的确,我们人,究其一生,也不过是在世界这个罩子里面,慢慢探索罢了。
所以啊,我们需要用旅行,用读书去认识,去看到,去放大,去感受,去重塑这个世界的曼妙和起伏。
这期书单的主题是用思想为自己的世界开疆拓土。我推荐了五本书,它们不全是严格意义上的游记,体裁风格也各异,但实在给了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书名:《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作者:白岩松
这本书写日本,写白岩松实地看到的,了解到的,体会到的这个岛国的全貌,从财界风云,到樱花文化,从靖国神社,到文学艺术,从防灾意识,到环保意识,从日本,到中国。
出版日期是2014年的5月,我第一次读完全书是在2015年的暑假,时隔两年,再翻开这本书,发现两年里面中日关系的一些变化和书中所讲的“日本式的生存逻辑”完全吻合,让我对作者肃然起敬。
敏锐的眼睛和准确的预判,似乎让我明白了这本书,以及《岩松看日本》这个节目存在的真实意义。为什么要那样仔细地去研究一个国家,甚至细微到垃圾处理厂的一个烟囱?可能真的不是杞人忧天。
如同白岩松自己在书里写到的:学会在存在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交往,是未来几年中日间的课题。这个时候,我更愿意相信,先把爱恨放到一边,去了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就希望是一次行走在爱恨之间的旅程。
人们常讲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我觉得这本书算是把这两个词平衡地恰到好处。作者讲靖国神社的采访之行,甚至把二战史观也要扯进来讲个明白,但也讲东京街头文化,讲不同类型人物的专访,最活泼与最沉闷都夹杂其中,总让我感觉自己这个人和日本这个国家是一样的复杂。
除了这些,我还想说,这本书值得被推荐,也应该被推荐。
我不认为在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只关注哪里有比较好的温泉和免税店是一种理所当然,它没错,但也不算特别正确。
希望我们的世界能够大一点,看到的可以多一点。
02
书名:《万水千山走遍》
作者:三毛
是三毛的南美洲游记,智利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厄瓜多尔阿根廷。
在三毛全集里面这是我看得最频繁的一本书,不夸张地讲看过有七八遍。
旅途里面的有趣故事,作者被勾起的旧的新的情绪,在我看来都不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最让人倾心的地方其实在于这本书的主旨,六个字,走出去,走下去。
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是索诺奇。
前者是讲作者救下了一个犯索诺奇高原病的姑娘安妮,却意外地发现两人志趣相投到像是前生认识一般。安妮走的时候给三毛留下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除了这十天的相处之外,我们之间一无所知,是一场空白。我们都是有过极大创伤的人,只是你的,已经融化到与它共生共存。
其实,全书里面,三毛的情绪从来都没有干净过。无论是在墨西哥街头吃“抹布”的时候,还是在玛丘比丘的山顶感知灵魂的时候,死亡与苦痛都悄悄围在她心旁。所有普通人都是安妮,需要习惯自己的伤口,拎起自己的旧行李,走出雨原去,走下生命去,最后等到能够和伤口共生共存的时候,就变成三毛了。
这个时候,不用再出去,不用再下去。你的世界,已自岿然有了另外一种情状,容得下伤口,也容得下离别。
我们经常看到那种所谓的“与自己握手言和”的鸡汤,说实话我个人特别反感。因为这些话教给我们的其实是逃避,是把问题先攒起来,是遇到什么事真相退后情绪第一的态度。我不喜欢这样,我喜欢看到伤口然后习惯它。
希望我们的世界可以大一点,撕心裂肺的可以少一点。
03
书名:《行者无疆》
作者:余秋雨
欧洲,文化风情,历史地理,古城废墟,山川湖海。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最让人感慨的一点,不在于遣词造句,而在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很多人讲散文的要义是形散而神不散,但你仔细对比当代的散文和民国时期的作品就能发现,大多数当代作品的问题不在于神散到收不回来,而在于形上根本就散不开。
这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学识疏浅的缘故,更多的可能还是浮躁的情绪作祟。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笑,是因为作者本身思维的活泼,也是慨叹这事儿居然还能这么想。一下子觉得自己平时所谓的感悟和体会,不知道浅到哪里去了。
在写庞贝古城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挺深刻:一切伟大从外面看是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从里面看则是一种无比智慧的秩序。
这句话,其实放到任何一种文化里面都是适用的。哪怕是与庞贝古城同时代的中国,同样青睐伟大这两个字的中国。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人多想不是一件好事情,那大多数是因为这个人多想的是些无聊又无谓的事情。而像余秋雨先生在这本书里面写出来的他“多想”的那些内容,那些有深度的思考,价值非凡。
可能这些并不适合指导我们的人生,指导我们普通又平凡的人生,但这些思考,至少在告诉我们历史不是只有公元什么什么年份中央集权制确立这种无聊枯燥的知识,至少在告诉我们世界的形状可以随着你的思考改变。
而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只有在思考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真实。
希望我们的世界可以大一点,有价值的思考可以多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