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没见着那个天天在游泳馆里打照面的男孩子了。
去年,他六岁。记得去年的一天,他和我趴在泳池边休息的时候,他一边擦拭着起雾的泳镜片,一边平静地跟我说,下半年,他就将从学前班毕业,迈入小学校门了。
这个小男孩儿,是我的一个忘年交。
因为,我们在一个游泳池里,一起“扑腾”了近两年,来这个游泳馆的人本来不多,几乎都是每天在一起锻练的熟面孔。
再加上我特别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聊天,所以,与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也都渐渐熟络了起来。
无论从哪方面说,我都应该对这个小伙伴表示一下祝贺,也想继续追问一下他心仪的小学,是我市的哪个被孩子向往、让孩子们的家长趋之若鹜的大热门儿学校。
但是,还没等我的祝福和追问说出口,小男孩儿接下来的一句话,真真地让我扎心了。
“叔叔,我想,你一定要问我下步想要去哪所学校,是吗?”
小男孩儿的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这是两年里,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因为,无论是在与比他自己的年龄大很多的大孩子,还是比他爸爸的年龄还要大很多的我们,这些大爷甚至爷爷辈儿的人,在平时的交流中,都没有出现过任何障碍。
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个孩子从思维到语言,都比他的实际年龄成熟了很多。
见到我略略点了点头,他用自己一贯淡定的语气,慢慢说到:“大爷下半年开学,我就去西安读书了,那里才是我向往的地方。”
笃定的眼神,似乎是在告诉我,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孩子的爸爸在一旁双手一摊,向我证明,这的确是孩子自己做的选择。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户口落不了,所以,我才选择了一个二线城市,主要是因为户口问题可以解决。”
旁边的父亲,用点头的方式,告诉我,刚才孩子说出的为什么选择去西安读书的理由是这样子的。
如果只有几岁的学龄前儿童,自己说出选择家乡以外的地方读书的理由,是从别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我会感到很意外。
可是从眼前这样一个不足7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我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我们一起泡在游泳池两年的时间里,我太了解这个孩子了。有想法、善沟通、极冷静。
用这9个字,来形容眼前这个6岁多一点的小男孩儿毫不为过。
也就在此时,突然想起了去年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出来之后,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那个大大的问号的事情了。
为什么吉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了离开?这个小男孩儿一脸淡定地娓娓道来,让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