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编辑这么些年,除了编辑过三年左右的文学类图书,其他10年都在编辑科技类、生活类图书,所以,今天我就发挥一下职业优势,跟大家聊聊如何写一篇严谨又好看的科普文吧。
我就很喜欢写动植物方面的科普文先说说科普文的定义,科普文就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领域的说明性文章,它的题材相当广泛,从我们通常以为的物理、化学、地质、工业、交通,一直到我们居住的地球,乃至宇宙这些天文学知识,都可能是科普文章的题材。
千万别说科普文跟你无关,我们经常阅读的养生保健、医学知识,好玩的动物、植物知识,也都是科普文的范畴。
科普就是科学普及的意思,所以科普文的写作自然不同于专业的学术文章,要用普通大众能够看得懂的文字,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讲出来,既要保证文章内容的严谨性、科学性、知识性,还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是不是感觉好难写?
其实,写科普文是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套路可以遵循的。
1、结构:先总后分
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都遇到一些场合,有些人哇啦哇啦讲了一个小时,听众也没弄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而有些人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一件事,实现高效沟通。区别就在于,说的人或者听的人是否具备结构思考力。无论哪一方,只要具备这种结构思考力,都可以达成有效沟通。
普通人的思维模式与具备结构思考力的人的对比我们在写作科普文的时候,也要首先具备结构思考力,会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来从多个侧面全面分析你要写的主题。
首先,提炼出你的观点,并且在开篇或者在标题里面,就展示给你的读者看,这可以让你的观点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然后,再从多角度、多侧面来举例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解除人们的一些误区。
整篇文章的结构也可以参考好莱坞剧本三段式的写法。
第一步,遇到问题。
第二步,解决问题。
第三步,道德升华。
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写科普文。刚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花儿为什么那样红?然后使各种解释,最后是情感升华,将花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抒发一下情感。是不是很简单?
2、多用故事开头
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曾说过:“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人们虽然倾向于相信事实和数据,但常常却会被故事吸引,并沉浸其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经过故事包装过的事实,会包含了讲述者的情感,可以迅速打开听众的心门,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
所以,一个科普作者,如果特别会讲故事,一定会赢得更多读者的喜欢。
故事要如何讲述呢?
(1)用故事开头,最好是真实的故事。不放回想一下自己的阅读经历,是不是故事比一段干巴的说明性文字更吸引你?
(2)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可以把这个论证过程写成故事,它也许是一个病例,也许是一个试验,也许是一则科学记录,无论它是什么,请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一遍,用口语化的语言讲给你的读者听,务必保证,村头的大爷大妈们听起来也没有障碍,就像白居易写诗那样。
3、少用专业术语,尽可能说人话
所谓“说人话”,就是从读者的认知层次出发,让我们的文字就像对话一样,保证90%以上的目标读者都明白你所说的话。
(1)可以把你的读者想象成你的父母、你年幼的妹妹。写下每一句话的时候,不停地问问自己:他会知道我在说什么吗?我刚刚用了一个专业术语,他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需要不要解释一下?我又没有说废话或者很啰嗦的话?这篇文章能吸引他读完吗?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有八个字:投其所好,给其所要。写文章之前,你要了解你的目标读者有什么阅读习惯与兴趣点,有什么样的阅读需求(他们需要什么),写作的时候有意识地用容易吸引他们的角度来展开。比如写养生保健的文章,就要用一些中老年人常常遇到的身体病痛的场景来展开,或者是写一个具有共性的案例出来,让他们对号入座。从标题到正文,都要好读而且有干货,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真真正正戳到读者的痛点,挠到读者的痒处。
(2)还有一个地方要注意,那就是所有计量单位。这在养生保健类图书里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某个穴位在从哪儿到哪儿几寸远的地方,鬼才知道一寸有多长!比如熬制一锅滋补汤,要放150克雪梨,你写半个雪梨不行吗?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查了才明白的文字,都不是好文字。
如果有时候你不得不使用一些术语怎么办?那么千万别忘记在文中,详细解释一下这些术语的意思。
(3)要注重说话的语气,让读者听起来自然顺畅又欢喜。如果不知道有没有做到这一点,不妨把你的文章念出来,稍觉拗口的地方都要改。
好了,去尝试着写一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