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那天,发小约我回老家,因为有事我没法同行,她便也不回了。她说,没有伴陪着,回去了也感觉自己像个外人。说完这句,她红了眼圈。
想起去年正月刚过,我和她回我们共同的村子逛庙会。那日天气晴和,我们心情雀跃,感觉好像回到了儿时。
近年来,老家的庙会已大不如前,人少,冷清。摆摊的也不多,小时候让我们流口水的凉粉面皮也失去了它们的诱惑力。但她兴致很好,拉着我从东头窜到了西头,又拐入偏巷岔道,寻找着犄角旮旯里曾经的记忆。
她母亲早几年就随哥哥搬到城里去住了,往年在这些特殊的日子,她母亲必定提前回家过庙会。去年却因故未回,老家的门也锁了。即便如此,她还是忍不住迫切地约我回去了,哪怕只能趴着门缝望一望她长大的那个家,她也心满意足了。
而在这个腊八节,她又想回去了,家里却仍没人,我又无法陪她一起,只好作罢。她的落寞神情,让我也忍不住陪着掉泪。
都说娘在的地方便是家,可她想的却是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那里如今时常并没有娘的身影。娘在她和兄长共同居住的城市,她也每周必去探望,然而她还是忍不住那份对故土的日思夜想,有机会就想飞回去,哪怕只做片刻的逗留。
我的母亲还在老家,我回去的时候却并不太多。我有工作要忙,我被琐事羁绊,我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次次推迟回家的日期。我在心里为自己的诸多借口惭愧,却在梦里与老家的人和事痴缠不休,醒来泪湿枕巾时,却仍然为是否回家犹豫不决.。
我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她在所有的机会里寻找逝去的岁月,我在并不太远的距离里回避现实的苍凉。我们都在明知不可能的努力中徒劳,又在不可阻挡的迷茫里悲伤。我们是那么不同,却又那么相似,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我们无处安放的乡愁。
我和她现在的家以及单位都很近,我们关系很好,感觉很亲,但我们平日却很少见面。或许是为了不去触动我们眼神一碰就会明了的那些内心吧,我们约好了似的,很久才会联系一次,那必是我们都实在无法压住那些喷涌的情绪了,我和她都需要一次深入的倾诉。
这样的感觉,一如年末时光来临,面对满屏的“儿时年味”,却写不出自己记忆中的感觉。不是不想写,而是不敢写,怕写出来都是眼泪,怕昔日浓浓的年味挑起太多的悲伤。在回忆的长河里,童年是我隐藏太深的惆怅。也正因为藏得太深了,提笔竟忘得干干净净,干净得让人害怕!
腊八节的晚上,我和她微信聊天。她的话里满是对过去的回忆,我却东拉西扯了许多无聊的话题。她发过来一个拥抱的图片,说她明白我的心情,说我们都是回不去的孤儿,纵然回忆再怎么美好,却也抵挡不了长久以来的凄凉。
我问,到底是我们背叛了它?还是它对我们太过失望?她迷惘的眼神告诉我,这是一种亘古永存的怅惘,是所有女人的哀伤!
晚上跟先生聊天,说起电视剧里那些旧时女子,她们出嫁后在夫家生儿育女一生劳碌,却有一种让人羡慕的安然与知足。她们的那份踏实与安稳,如今的女子倒是难得拥有了!
先生好久才回了一句,确实啊,母亲不在了,家已不成家了.....
我愣了一下,忽然就泪流满面了。我知道,我们说的不是一个内容,但我们的心中那份看起来十分迥异的情愫却又多么相似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