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杨心柔写完一篇稿子,用身体把电脑椅往后移动一下,无意识地神伸懒腰,又随机喝了一口咖啡,竟然有点凉了。
敲击键盘之前,心柔习惯性泡上一杯速溶咖啡,文字卡壳的时候喝上一口,舒缓一下绷紧的神经。而今天的专题《遇见》打动了心柔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个角落,往事就像汩汩小溪流淌不停,思绪翻滚,心柔一气呵成,停下来的那一刻,键盘现实数字为9670。
最近心柔的状态越来越好,浮躁的心终于能沉淀下来,这一切都拜生活所赐,也因为经历那么多,文字让心柔的心从浮躁趋于沉静。
享受一口口感略显凉气的口感,心柔眯起眼睛回首着往事,一件件、一幕幕就像纪录片一样按照时间的顺序流淌出来……
01
杨心柔出生在双职工的县城家庭,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在升学率不高的八几年,心柔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地的一所师范大专院校,毕业后回到县城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名字叫心柔,可是心柔的性格却不柔软,工作上不甘落后,不但自己摸索教学经验,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工作的第三年已经成为年级段的教学骨干。在那一年心柔也收获了爱情,小伙子于俊良是一名青年才俊,毕业于干部管理学校,毕业后被分在乡政府工作。
情投意合,门当户对,杨心柔和于俊良很快结为伉俪,家安在了县城,羡煞旁人呢。
于俊良工作的乡政府离县城还有20里路,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出门,晚上回家;杨心柔早晚在自己家吃饭,中午就到妈妈家蹭饭,节省精力用在工作上。
结婚的第二年,女儿于蓉蓉顺利出生,于俊良的父母都在农村,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没有条件帮助带孩子,杨心柔的妈妈只能接替带孩子的重任。
女儿一岁的时候,自学考试兴起,杨心柔已经是大专文凭,而于俊良则是中专文凭,上进心极强的于俊良毫不犹豫报名参加考试,自然用在家庭上的时间非常有限。
本来婆婆不能帮忙带孩子,每个月于俊良还要给家里一部分工资支助弟弟妹妹读书,杨心柔颇有微词,白天妈妈帮着带孩子,晚上接回来自己带,倍觉委屈。
在这样的气氛中,小夫妻吵架避免不了的。于俊良觉得杨心柔不可理喻,杨心柔觉得他不顾家,不体贴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时候。
苦闷至极的于俊良只好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得到大专文凭后,很快被提升为办公室主任。职务升级了,心里更加空荡了,无休止的争吵,让他不愿意早早回家。
在和朋友的聚会中,于俊良在饭局上遇到了范荣,小巧玲珑,说话柔声细语,于俊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她和建筑工人想到一起。
后来于俊良了解到范荣竟然还是离异的女人并且带着一个女孩,那女孩比自己的女儿蓉蓉还大两岁呢。当时于俊良还在心里暗自愤愤不平:“她老公真的瞎了眼睛吗?这么好的女人都不知道珍惜。”强烈的保护欲让于俊良和范荣走在了一起。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心高气傲的杨心柔哪能咽下这个委屈,于是向于俊良提出了离婚:女儿归心柔,房子归母女,于俊良净身出户!
那一年于蓉蓉才上小学三年级,就经受了父母离异的痛苦!好在于蓉蓉受妈妈影响,从小就爱看书、写日记,在妈妈的帮助、支持下,于蓉蓉开始给《我读我写》投稿。虽然每篇文章也就3块钱的稿费,可她乐此不彼。
02
本来母女的生活就比较简单,有一份固定工资生活没有问题,而性格刚强的杨心柔人前一副风平浪静的样子,而内心的愤怒和不甘心让她丝毫没有安全感:“我到底输在了哪里?为何我会输给一个离异的建筑工人?”
有一次杨心柔到市里参加教研活动,行走在大街上她突然有点悲伤:我在哪里?我是谁?我的根基在哪里?怎么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浮着,而没有归属感?
长期的心里压抑,又无法排解,杨心柔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长期睡眠质量不好,无法集中精力教她擅长的语文课!
学校领导顾忌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的难处,和杨心柔沟通之后就把她调到小学部教自然课。没有了教学上的压力,杨心柔的身体状况才略有好转,业余精力都用在了女儿身上。
女儿的性格没有受到杨心柔太大的影响,除了有点小小的娇气,性格还算阳光,除了偶尔投稿,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
小学毕业的暑假里,于蓉蓉当了一个假期的小老师,把邻居家的两个低年级段的孩子就像正常上课一样带在家里,写暑假作业,补习功课,尤其是带着两个孩子写日记,写作文。一个假期过完,那两个孩子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自然于蓉蓉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够一个学习的零花钱了。
小城的扩建,大面积拆迁,杨心柔的小院也在拆迁之中,平房的面积置换了56平米,她选了一套80平米的一楼,还要补缴24平的房款,拿出所有积蓄,欠缺的部分哥哥和姐姐借给心柔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初中三年,7个平行班,杨蓉蓉稳扎稳打成绩一直不错,她也一直坚持写作投稿,维护着对文字的爱好。
当时重点高中保送的名额有限,于蓉蓉所在的初中只有10个名额,以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其中、期末、第一模拟和第二模拟平均成绩为依据,可惜于蓉蓉的成绩欠了那么一点点。
鉴于她平时文学方面的造诣,学校破例多给了一个名额,于蓉蓉也在保送名额之列。
03
重点高中在市区,多半周边地区考上来的学生家长都选择租房让孩子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于蓉蓉爸爸于俊良早就在市区买了房子,女儿被保送他自然十分欣慰,和女儿沟通:“要不然你住在家里,让阿姨照顾你的生活起居?”所谓的阿姨就是于俊良的现任妻子,她的女儿已经上大学,她也因建筑行业的不景气办理了内退。
别说妈妈,就于蓉蓉自己也不能忍受和爸爸的现任妻子同一屋檐下,更何况节假日妈妈过来看望自己尴尬不?
遇到这样的困难,杨心柔的哥哥和姐姐伸出了援助之手:哥哥出资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于蓉蓉和另外一个女生合租;每天中午杨心柔的姐姐过来给于蓉蓉做午饭的时候,顺带把晚饭借给解决了。
每个周末杨心柔雷打不动从县城到市里陪伴女儿,顺便给女儿储备一些包子、饺子等等,以备女儿不时之需。
进入高三,可能是学习压力大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于蓉蓉太争强好胜,一度身体出了状况。
在高考紧要关头,杨心柔第一时间打申请报告申请内退,无奈她是县里科技带头人之一,教育局没有批复。
杨心柔一边顾忌工作,一边往市里跑,周五晚上坐最后一班客车赶往市里,为了多陪伴女儿,周一早上再乘坐网约车和人结伴赶往县城上班。
女儿顺利高考结束,杨心柔舟车劳顿,心里憔悴,再加上更年期的困扰,整个人瘦了一圈。
有付出就有收获,女儿拿成绩给了杨心柔和亲人们回报!
但是报考志愿的时候,女儿体恤杨心柔的不容易,毅然决然报考了北师大免费师范生:四年学费全免,还发生活费,但是毕业以后必须回到本省服务6年才能转行。
04
女儿考上大学以后,不用缴学费也不用支付生活费,杨心柔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她依然坚持每个月存钱,希望女儿成家的时候能给女儿一点帮助。
突然不用操心女儿的生活,曾经忙绿的心一旦闲下来,那种心里漂浮的状态又开始侵袭上来,杨心柔无语又无奈。
在女儿的鼓励和帮助下,杨心柔开通了自媒体账号,开始用文字排遣心中的孤独、无助、无奈和无语,给曾经烦躁的情绪一些宣泄的出口。这个爱好就这么一直坚持了下来,杨心柔的情绪日趋平稳,但焦虑和失眠还在困扰着她。
后来经同事推荐,杨心柔坚持口服中药调理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女儿大三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届的男生,彼此感觉还不错。
男孩是西安人,毕业后一定要回西安工作定居的。而于蓉蓉是外省的定向生,要是违约就要交纳不菲的违约金。
于蓉蓉把烦恼告诉杨心柔:“妈妈,我遇到了一个心仪的男孩子,但他必须回他的家乡,我很矛盾。”
女儿难得遇到心仪的男孩子,杨心柔觉得因外界条件分离会给女儿留下终身的遗憾,于是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女儿:“要不然你把这个男孩子领回来给我看看。”
见到这个男孩子,杨心柔第一感觉小伙子不错,便开门见山询问小伙:“你的打算呢?”
“只要蓉蓉能拿到毕业证,我们就到西安发展,父母也早给我准备了房子。”小伙子说得恳切,有自己的规划,这一点让杨心柔十分欣慰。
“那我就想办法给蓉蓉交违约金,让她顺利拿到毕业证好了。”杨心柔说了自己的打算。
“妈妈,你的经济压力会很大的。”蓉蓉体谅妈妈的不容易。
“这些你就不容管了,我来想办法。”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杨心柔内心嘀咕,“不能让女儿因为钱有终身的遗憾。”
后来于蓉蓉和小伙子顺利签约西安一家培训机构,春节的时候在亲人们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暑假里杨心柔也办理了退休手续,立马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回到市里照顾老妈妈的生活。
而结婚后的于蓉蓉更希望妈妈能到自己身边,她和老公陪伴着妈妈,让她享受天伦之乐,而且大城市资源丰富,素材比较多,更有利于妈妈的写作。
哥哥和姐姐们体恤妹妹的不容易,主动承担了照顾老母亲的任务,让杨心柔无牵无挂去陪伴女儿。
在大城市,杨心柔慢慢开阔眼界,经常出去到周边走走看看,放松心情,节假日小长假女儿女婿也带着妈妈到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多的风景。
眼界的开阔,亲情的陪伴,持续的输出,文字的世界里思绪徜徉,情绪得到宣泄,杨心柔漂浮不动的心绪慢慢也沉淀了下来,同时消失的还有焦虑失眠等等不良因素,生活终于平静了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