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患上了信息焦灼症,潜意识被各类社会新闻热点吸引、安排了。
这导致我只要开始通过手机去浏览各类信息,就会不停地被各种眼睛看到的信息所干扰,滋生各种一闪而逝的想法、正面与负面情绪。
爆炸式信息来袭,触动了我的内心,影响着我的情绪,改变着我对人、对事的看法。如果都是高质量的、可以提高认知的信息还好,关键是其中也有很多看起来很Low 的信息,乃至是垃圾信息也会一股脑儿涌入你的眼帘,塞满你的大脑。
市场化媒体信息平台已完全大众化、社会化了,成为一个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看法的信息生产制造基地与泥沙俱下的信息聚集地。历史地看,这的确是一种革命性进步,不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信息的生产、传播及获取方式看。
但,这也对现代人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你必须具备高自律、信息筛选能力,科学安排信息浏览时间、精心挑选高质量的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设置自己关注信息的关键词等,才可以在有限时间精力内去采集有效信息,而非为其所惑、沉迷其中。一旦沉迷到信息海洋中,人就很容易患上信息焦灼症,浪费时间,被诸多与己无关的杂乱信息打扰、骚扰,滋生心魔,比如沧桑颓废感、无力感、无所适从感等。
尽管科学研究表明,世界的本质很可能就是混沌无序,但显然人类还不具备面对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乃至混沌的足够能力。大量混沌杂乱信息短时间输入大脑产生的后果与黑客密集攻击下的局域网络一样是会陷入瘫痪状态,做出不适当选择、行动,乃至死机的。
如果考虑到所谓智能算法推荐根据你日常浏览信息情况为你量身定制推送过来的各类信息,建立一个适合自己信息需求的筛选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你遭遇垃圾信息多,而且还打开看了,媒体平台背后的智能算法就会默认你喜欢该类信息,在之后的日子里玩命地推荐给你,你的信息生活状态得多恶劣啊!信息焦灼症大多由此而来。
想要避免信息焦灼症的出现,看来仅建立个人信息筛选机制还不行,还需要媒体平台的深度参与,进一步优化信息智能推荐算法,才会有好效果。媒体平台的算法要担负起提高国民素养和认知的重任,不能再过度依靠“投其所好”来向用户推荐有关信息了,还得从信息源头上增加一些筛选机制,把那些与民主、科学、法治精神相悖的信息尽可能过滤掉,把那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信息优选出来,加以弘扬,补足民众精神营养,大力提高国民素养。
如此,个人强化有效信息筛选能力,媒体平台开始扛起信息供给的社会责任,为用户提供有益于提高素养、认知的高质量信息,弘扬民族文化精髓、科学、民主、法治乃至潮流趋势,那么人们因过度沉迷于信息海洋、部分信息质量低劣等原因引发的信息焦灼症就会有所缓解、改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市场化的媒体平台变成一个严肃、呆板乃至刻板的事物,那就到了另一个极端,也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有趣、有料、有深度的历史钩沉、名人趣事甚至明星八卦等各式信息,依然不能或缺。没有这些满足人们多样性需求的信息供给,人们干完正经事后的光阴如何度过呢?企业如何盈利生存发展呢?
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媒体平台生产制造的各种信息不偏离提高国民素养、认知与弘扬科学、民主、法治进步等人类文明精神的主方向、主航道就好。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