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行:第一次真正的旅行

作者: 一起去探索 | 来源:发表于2017-02-17 20:31 被阅读0次

           2月的黎平,天空的云团是浅灰的,而天空就像是洁白的宣纸,它们组合成了一副水墨画。这种灰不是空气不好的天气里透不过气的灰,它是流动的。

           在侗寨找好住宿后,我就去徒步堂安梯田了。

           2月初不是堂安梯田徒步的好时节,这从我那冻得通红的手,冷得发红的鼻子,还有一路一直都没摘下来的衣服的帽子就可以证明。当时还在想,要是戴个口罩就好了。另外,一路的景色也很平常,油菜花没有开满整个山坡,零星几处的黄色未能带给人欣喜,这个季节不是粮食生长和收获的季节,所以看不到田野里丰盈饱满的绿色和黄澄澄的收获景象。

           我没有要把所有的梯田都走完的兴致,沿着公路,一路走下来,回到侗寨去,路途较远,下山的过程有了这样一番感悟:

          我想来自原生家庭的爱可以带给人强大的根基,他不害怕失去,他不纠结选择,因为有那份陪伴过他的深厚的爱存在,他变得无比富足,他不需要借助一个显赫的职业来填充自己,也不会总是埋怨工作的无聊与平庸而苦苦寻求一个有趣而又完美的职业,这份爱或许是襁褓时父母的爱抚有加,或许是家人深刻的体谅与理解让他健康成长,最终他长得像一颗大树一样,虽然一开始长得很慢,但生命力顽强。这份爱,让他快乐,温暖,充满安全感,于是他成了一个幸运的人,遇到挫折的时候,是这份爱让他有了力量与智慧,逢人生拐角处时,有贵人为他指路。

           显然,很小就是留守儿童的我,与这样的孩子的描述不符。我与母亲之间有一种对抗。母亲对自己的出游总是大惊小怪,很不高兴,这让人感觉到母亲不尽人意的一面。我想为什么母亲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走吧,大胆地走,别总是陷在一个地方,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把我们没看过的景都看了,没走过的路都走了。而我与母亲对抗之后的不安与恐惧告诉我,母亲的人生观不是这样的,至少现在不是这样的。我们没法去改变另一个人。我也不执着于这些了,疗愈的发生需要时间,最终平静得像一潭湖水,好像这些心结从未有过,不愿再提起。值得高兴的是,我正在向这一步转化。

           离开侗寨,坐在火车上,脑海里出现了侗寨旅舍楼下的敲打声,这个印记是一种民族元素,他们每天早上的敲打是什么呢?记忆里好像是人们在准备晚上篝火用的木柴,于是用斧子把木头砍出来,不过印象模糊,还有侗寨晚上村民在鼓楼下围着火堆唱的侗歌。现在想想,当时为什么没有认真地听完一场侗歌,慵懒地坐在火边,让这种催人睡意的温暖舒缓一下自己在冷风中吹了一整天不太畅通的神经?当时光忙着拍照去了,在夜行的路上遇到了对拍照有讲究的大哥,受他影响,想着是怎么拍摄到最好的场景。在旅行中应有的观察力都被天气,行程中碰到的旅人,以及对社交的羞涩与回避抹去了。当时侗寨的天气寒冷,鼻子发红,嘴皮发干的寒冷,手脚冰凉的寒冷,甚至稍不注意,连肠胃都会不适的寒冷,这样的天气让人的兴致减了一半,回到屋内,是想着怎么让自己暖暖的睡个好觉。

          侗寨之旅结束后,我前往了黄果树景区,黄果树的天行桥景区,给我惊喜的是天星洞。

    贵州之行:第一次真正的旅行

            进入天星洞,突如其来的温暖,就像是一潭被水浸湿的白石灰散发出来的热度,只不过没有那么灼热。这里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个个令人观想的动物或怪异角色。有的像一只红狐狸,露出并不友好的眼神,就像一只黑暗中的猫眼神中露出的凶光,有的像长着鹰钩鼻的巫婆……

           旅行,需要一颗平常心,与平常心相对的是欲望。这种欲望从黄果树景区里长在岩石上的仙人掌上刻的人名就可以看出来。也许游人是太爱这不常见的姿态不一的仙人掌了,以致于他们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上面,清晰可见,经久不褪,成为了仙人掌的一部分。

           游览黄果树景区的这天,正赶上景区做活动——贵州和广西两个省份的人免票。到了下午游览黄果树瀑布景区时,我才发现游人多达上千人,穿越水帘洞时,真正体验到了摩肩接踵的场景。这个时候,人多拥堵,我们挪着小小的步子,一边警惕身边的拥挤,让自己有个容身之处,我们此刻的执着都是一样的——来到了黄果树瀑布,就一定要见到大瀑布,一定要穿越水帘洞。可是这样的过程难免沦为了走马观花,虽然在出发之前让《旅行的艺术》给了自己滋养,自己带上了不让旅程成为走马观花的意识。所以,出游的时候不要选在人流爆棚的黄金期,漫长的等待也会让你抓狂。

           当旅程结束,回到车站,突然之间,对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便利店有不同的价格这样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这个兴趣的产生是当我纠结在一个普通便利店还是一个连锁便利店买酸奶引起的,我想它们都位于车站里面,租金是差不多的,自然酸奶价格也是一样的,我就选择了酸奶选择种类更多的连锁便利店。我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正确,但其中肯定还有除租金以外的因素,或许我应该看一本系统的专业性的书籍来解答我自发的思考,要知道,我算是一个兴趣很偏执的人,我会对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发出热情与探索,对于我不那么感兴趣的事,我会有种乏味的感觉,甚至置之不理,而这种需要理性逻辑分析的商业,我居然对它有那么点了解的兴趣了,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渴求,不再是抗拒,而是期望获得一种收获这方面知识后矛盾塞开的感觉,一种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让自己得到更新如同让自己经脉通畅的感觉。

           我想起了我思考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超市要把距生产日期久的产品放在靠外的位置,以前我会钻牛角尖地认为靠外边放的策略失去了意义,人们既然知道了这个定律,肯定都会拿最里面的东西,可事实是,便利店还是采用这一贯的做法,可能这个跟概率或一些经济规律有关,并不是我这样偏执地钻牛角尖所能解释的,是我的视野太狭窄了,也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支撑。

            这就是旅行带给我的一种收获,从抗拒到自己真正想要去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并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了解的兴趣,而不再是麻木线性思维地看待一些自己之前不感兴趣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贵州之行:第一次真正的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nl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