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考察新瀉越后妻有艺术祭,三年一次的艺术祭,今年照常举办,而我在三年之后,才得以整理艺术祭的感想,拜疫情所赐,减少出行,多了些时间整理过往。
越后妻有艺术祭的作品散布在山野之间,寻访起来并不容易,如果无法自驾,可以去一些较为集中的点,艺术祭与一些村镇合作兴建的较大型设施,在其周围布置较为集中的户外装置艺术品,松代的“农舞台”是其中之一,这些点可以依靠公共交通到达,通过健行可以探访相当数量的艺术品。
农舞台,顾名思义,旨在展示农业之美,展示农业文化。
农舞台的核心建筑为松代中心(Matsutai Centre),全名叫:“松代雪国农耕文化村中心”,是荷兰著名建筑公司MVRDV设计的综合体,完成于2003年(MVRDV官网写成2004年),面积为1500平方米,算是艺术祭的“老”建筑。因为MVRDV的名声,这栋建筑对于学建筑的人有一定吸引力,也算是明星效应。
松代中心建成于2003年,较早就规划了建设地点,当年计划建设“文化的殿堂”(Palace of Culture),地点紧挨着北越急行HOKUHOKU线的松代站,南面是渋海川(Shibumi River )。松代是十日町的一个居民点,算是个小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镇上也有一些艺术祭的展示点,但重点是农舞台及山上的装置艺术品。
松代中心里除了有游客服务中心,纪念品商店,食堂,还有各种展览空间,以及半室外的活动空间。2003年艺术祭有不少作品轰动一时,包括设在这栋建筑内的空间和户外装置艺术。
我们自驾一路靠导航,远远就看到很大一坨白色建筑,新瀉乡村没有什么高的、大体量的建筑,这栋建筑显得特别突出,对于这栋建筑参观体验是很特别,室内的几处空间,以及从室内往室外看的景色都很好,然而,就是对建筑本身无感,直到看了建筑文案,才改变了想法,不知是喜是悲?
首先是四只巨大的“脚”支撑起建筑,架空起的建筑只有一层,屋顶有一堆起伏的工字钢架,刚开始以为是结构,后来才明白,也不全是结构,这是艺术品!模仿雪国冬天的景象,去的时候是夏天,爬到屋顶看到时,只觉的是施工没完的现场。网上看了冬天下雪时的照片,大雪覆盖后才能达到设计的预想效果。
支“脚”里是进出建筑的通道,除了提供特殊的空间体验,设计灵感还是很感人的,因为松代冬季大雪覆盖,深达3米,也就是说,下雪的时候,地面一层就埋在雪里的,这四只脚把建筑顶出了雪地,也形成了半户外的活动空间,夏天的时候遮阳,冬天的时候这一块不会被雪覆盖!看完这些说明,设计分数就上升了。
松代中心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两处室内和两处户外展品。
室内的梦幻空间是“松代里山食堂Cafe Reflet”,让人过目不忘的餐馆,很多人慕名前来就餐,艺术祭期间午餐的套餐很快卖完,来晚的人只能体验一下饮料。
这个浅蓝色的空间不是MVRDV设计的,而是法国艺术家Jean Luc Vilmouth设计的。非常漂亮的蓝色不是想象中的XXX蓝,而是艺术家第一次到现场勘查时所见到白雪皑皑反射出的蓝光,所以,他让这个食堂笼罩在雪光蓝中。他也给当地居民发了100个立拍得,让他们从自家窗户拍摄窗外景象,将收集到的照片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类,装饰在食堂内的四个圆形天窗下(天窗是MVRDV设计的),室内布置的餐桌,桌面是镜子的,反射出天窗下的农家窗外风景,室内家具也以圆形为设计要素,和建筑的直线条区分,落地的大玻璃窗白纱飘飘,窗外是层层的梯田(日本人称棚田),在食堂里休息,完全忘记了建筑长啥样。
另外一个很喜欢的室内展览是“关系——黑板的教室”,是个教育型的空间,设计师是河口龍夫,他的设计概念是探讨农业工具、土壤和种子之间的关系。然而,真心没感受到这个设计概念,倒是被空间里的活动所感动。室内布置成教室的样子,整个空间是墨绿色的(虽然号称是黑板),参观者可以任意在墙壁“黑”板桌椅各处随意涂写,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尤其是小孩子非常开心,落地窗外是成片的山林田地,倒是让人感受到天地间自由的灵魂。
从松代中心建筑内部看到两处很感动的户外艺术品,激发了考察周围装置艺术的热情。
第一个wow的作品是草间弥生的“盛开的妻有”(Tsumari In Bloom)。不是她的粉丝,圆点看多了头晕,但第一眼从室内看到这个作品还是忍不住感动——蓝天下跃动的生命力。难怪她说是自己最喜欢的户外装置艺术,也为艺术祭带来极高流量。作品在小山坡上,从松代车站一出来就能看到,从松代中心出来后,直奔过去,从近处感受浓烈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视觉冲击力很强。
另一个是“棚田”(Rice Fields),第一眼以为是日本人的作品,结果是俄罗斯和美国艺术家夫妻Llya & Emilia Kabakov的作品。作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建筑对面山坡上的棚田里,有五个3米左右的玻璃钢制成的雕塑,以农夫在稻米耕作的五个关键活动为造型,播种、插秧、收获等,采用明亮的黄色和蓝色,在绿色的田野中很醒目。在松代中心建筑这一侧的是一个平台上,有个银色的架子,用钢丝挂着五组日语书写的句子,对应了五组雕塑的意义,需要站在指定的位置才能最好地欣赏这组作品。当然,棚田里的雕塑从各个角度都能欣赏到。这个看起来很诗意的作品,反映的却是雪国农耕的艰辛。
农舞台的这些作品完成于2000年和2003年,后续每一季都有新增作品,除了布置在松代中心周围,很多需要跨过渋海川,沿着山道探索。虽然分布很广,但道路设施完备,一路通向松代城,如果体力可以的话,建议留一天时间,沿着山路健行,在欣赏露天装置艺术的同时欣赏与体会雪国农耕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