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跑到十几里外的村庄看露天电影,放映的是前苏联的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十月》的经典台词,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是列宁的贴身护卫瓦西里对其妻子说的。
露天看电影,又是月光下,那种朦胧的带点神秘浪漫的感觉,几十年后的今天,想起来还是那么美妙,那么新奇,那么刻骨,那么难忘。于是,在幼小的心灵里见识了外国人的生活,进行了外国知识的教育,记住了列宁,记住了面包,记住了牛奶,记住了风格迥异的莫斯科高楼。记住了光头的列宁和卷头发大胡子的俄国人。
但是,牛奶是什么,面包是什么,对于那时候一天三顿吃红薯馍,红薯干,喝红薯包谷糁的我来说,根本就没有牛奶面包的概念。我认为牛奶就是牛的乳房呢,面包,因为有个面字,就觉得应该是把面包起来的面袋呢。
有一个晚上,月光如水,忽然听母亲高兴地对父亲说,大娃回来了,走到村边大坑那了,你赶紧去接接。伯慌里慌张,大步流星地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伯肩上挑着两个军用挎包,后面跟着一个高高个子的解放军进院了。一阵忙乱后,那个解放军从挎包里掏出了两个圆形的小面包,递给了我和五弟,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真好吃,软软的甜甜的,入口即化。于是三下两下可吃完了,还想吃,又不敢向大人要。于是就听大人说话,坐几点几分的火车,坐了几天,路途中的见闻,到草庙王村路边,砍了一个树枝才挑了挎包回来了等等。
那个解放军就是当兵的大哥。
还有一次记忆犹新的吃面包的故事,大约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从青台街赶集的人回来捎信说,大姐和王哥从西宁回来了,在青台街等着呢,拿的东西多,让去接。于是,伯拉了架子车,我和五弟趴在架子车上去青台接大姐和王哥。到街上,已经集罢了,街上的人很少,显得大街格外的空荡,大姐站在几个挎包旁边,不断地张望着。见到伯了问,这是山吧,这是五弟吧。伯把挎包装在架子车上,又到食堂里买了半斤油条,我和五弟每人得到了一根油条,站那儿吃着。
归途中,大姐、我和五弟坐在架子车上,伯拉着,王哥肩上斜跨了一个带皮包的收音机,放着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选段。我当时听了,觉得很新奇。这时,大姐说,山和五弟饿不饿,有面包啊。我一听说有面包,心里多想吃啊,又不敢说,眼巴巴地看看大姐,又看看挎包。大姐从挎包里拿出面包。我和五弟伸手正要接,大姐惊呼道,呀,你们两个的小手黑乎乎的,多脏啊,平时也没有洗洗。用纸擦擦吧。于是掏了一卷雪白的纸,撕了一些把我和五弟的小手擦擦。然后,才把面包给了我俩。至于面包是怎么吃的,有啥感觉,全忘完了。
如今,追忆起40多年前的往事,眼前还清晰地浮现出,大姐看到我们两个黑乎乎小手时满脸诧异的神情;眼前还清晰地浮现出,王哥肩跨收音机,边听戏边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的身姿。这情景是那么清晰,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迫近,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时间就如东逝水,无情地流过生活的河,悄无声息的,一眨眼,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的时光消失的无影无踪。历历在目的往事,追忆起来,也恍若隔世,梦境一般飘忽不定。
还是2002年春上,伯去世时见的大姐和王哥,到现在,已经12年了。我何时能再见到大姐和王哥呢,唯有梦中。远方的大姐和王哥生活幸福快乐吧,一切安好吧。
烈士纪念日访谈 烈士盼回家 亲人盼圆梦
2014年9月30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神州大地处处祭奠革命英烈。可是,8位没有回家的烈士英魂漂泊异乡,他们盼回家,烈士亲人翘首以盼,望眼欲穿。
9月29日下午三点,在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前夕,南阳市电台记者宋主任一行三人,至南阳市十四中对执着为烈士找家的河南好人杨连山进行了专访。
记者问,你是如何收藏到烈士证的,请做一介绍。
杨连山答,09年元月4日,我在淘书的时候发现了14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俗称烈士证),当14份烈士证,映入我眼帘的一刹(sha)那,我的心揪紧了,激动了,沸腾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14份没有送达的烈士证,不仅是宝贵的革命文献,它还是14位革命先烈,至今仍在飘荡的英灵啊。
在南阳一个卖旧书人家里,见有一个文件夹,装有14份五一年邓小平、贺龙签发的二野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一见之下,大为惊喜:我惊的是,时间过去了58年,而这14份烈士证,却没有送达烈士亲人手中;我喜的是,我幸运地淘到的这14份烈士证,非常有文献价值,我们常常说,新中国的建立,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但这些只是抽象的概念,而这些烈士证却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的见证,是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见证。并且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烈士证向我们昭示,生命的可贵,和平的可贵
记者问,淘到烈士证后,你是如何萌发为烈士找家的。
杨连山答,淘到烈士证后,我想妻子介绍了烈士证上,有关烈士的基本信息。妻子梁金丽向我建议:你应该赶快寻找烈士的后代,让烈士英魂回家,把烈士证送到他们亲人的手中。因为这些烈士证在你手里,仅仅是藏品,如果送到烈士亲人的手中,就是一个生命回家了,就是一份亲情回归了。妻子厚重质朴的话语,暖暖地让我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赶快行动起来,为烈士找家的信念。
我当时就是一个朴素的想法,给烈士亲人送一个确信,让烈士的亲人知道自己的前辈是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他们是为国捐躯,无上光荣。
记者问,你是如何寻找的,
杨连山答,自从淘到这14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我昼夜难眠,寝食不安,下决心要找到烈士家人,我在妻子梁金丽,女儿杨子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对每份烈士证上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根据烈士证上的内容,写出烈士证简介,并对烈士证上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如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等信息,制成革命英烈名录。妻子梁金丽把烈士证、革命英烈名录、烈士证简介进行了复印,作为寻找烈士亲人的资料,然后着手收集资料,我查阅了南阳县地名志、《南阳县志》等南阳文史资料。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我发现,当年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曾反复调查、寻找,但由于姓名不对、地址不详、资料不全、战争时期部队番号多次变化、解放后行政区划变更和村庄迁移等原因,致使这14份烈士证一直未能送到烈士亲属的手中。
1、于是,我按照烈士证上提供的烈士籍贯,开始调查寻找。还通过多种形式查访,如发动亲朋好友调查打听,打电话询问。在新浪网上开了为烈士找家的博客,把烈士名录登录在博客上,逐日写一篇博客,提供信息,寻找烈士的亲人。并把新浪网上的博客,贴在南阳吧上,扩大寻找的范围,在网上寻找烈士亲人。
2、为了扩大寻找的范围,我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时间,带上简单的午饭和开水,到原南阳县周边村庄进行寻访。甚至骑车到社旗、邓州等地的偏远乡村去调查,行程二万余里。累了,放好自行车在路边歇歇;渴了,喝几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打开妻子为我准备的饭盒,匆匆吃上几口。
3、这几年来,我深入到学校,社区,街道机关,乡村进行演讲,调查寻访,向他们介绍烈士们壮烈牺牲的情况,希望得到有价值的线索。
4、在为烈士找家的过程中,我每天把寻找的情况。经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原生态的记录下来,甚至包括内心的迟疑,遇到的困难,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大约有20万字,最近,我正在筹措资金,自费印刷出来,作为为烈士找家的资料,也是对为烈士找家活动的记录,对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我为烈士找家,是基于自己的良知。而为烈士找家是时代的良心,国家的良心,民族的良心,社会的良心。这是我应该做的,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却给了许多荣誉,2014年1月,荣获河南省首届河南好人称号,2014年5月,荣获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在一些人看来,牺牲是一个士兵永恒不变的宿命,也是一个士兵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人会怀念那些为了赢得今天和平的环境、幸福的生活,而牺牲了的英灵呢?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崇尚忠义的民族,如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必要的时候,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否能够像革命先烈一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维护祖国的安全,民族的尊严呢,如今的80后,90后,00后们难道不再需要爱国主义的教育了吗。如果需要,这些烈士证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呀。 用手抚摸着这些用先烈生命换来的烈士证,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和不安,它虽是一张张薄薄的纸,但它是烈士生命的凭证。这些烈士证是1951年签发的,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用手捧起这些纸张发黄的烈士证,用手捧起这承载着烈士生命的,沉甸甸的纸。60多年的历史啊(高声有感情地读),60多年的岁月,60多年的烟尘,却怎么也遮掩不住,烈士那鲜活的生命!
记者问,在烈士纪念日到来的时候,你找到了几位烈士的家,还有几位烈士没有找到家。
杨连山答,6年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有6位烈士魂归故里,找到了家还有8位烈士至今英魂漂泊异乡。这8位烈士的姓名(和基本情况)是:王春法,任守连,张万全,平玉山,马福才,路占阳,方长如,徐培进。
王春法 ,南阳县人,1945年9月参军;所在部队是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第一三一团炮兵连,1947年7月,在木栾店战斗中牺牲,25岁。
任守连,南阳县人;所在部队是第九纵队,第二十七旅第七十九团;牺牲地点是安徽省宿县南周成庄;安葬地是宿县,南周成庄村,西地东头第一排。这个烈士有具体安葬的地点,如果能找到烈士的亲属,可以去祭奠悼念。
张万全,南阳县五保区马营(三马)村人;1947年参军;所在部队是第四纵队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团;在张庄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 。
平玉山,南阳县五区房庄人;参军时间:不详;所在部队是第六纵队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第三连; 1947年5月1日,在安阳汤阴战斗中牺牲,只有17岁;若在今天,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有着灿烂梦想的青春阳光男孩儿。
马福才 南阳县人 1937年参军,冀南军区青年纵队2连战士,38年4月在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
路占阳,南阳县人,是6纵17旅50团3连副班长,1947年12月11日在双柳树战斗中牺牲,年25岁。
方长如,南阳县人,是4兵团13军39师115团战士,49年4月在渡江战斗中牺牲。
徐培进,南阳县人,参加时间不详,是16军47师139团战士,49年在北赣铁路战斗中牺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