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为大家介绍了五个认知扭曲,今天继续讨论剩下的认知扭曲:
一,非黑即白(Black or white)
二,以偏概全(Over generalisation)
三,认知过滤 (Cognitive filtering)
四,否定正面思考(Disqualifying of good)
五,妄下结论( Jumping to conclusion)
(a) 读心术
(b) 先知错误
六,小事化大(Catastrophising)
把某件事或一件事的某部分放大,通常发生在自我检讨错误的时候。 这时,你会认为:’天呀,我怎么可以犯一个这么大的错。 我这辈子完了。 ’这种情况也称为’灾难化’一件事。
例如:面试的时候,小飞有一个问题回答得不太好,面试结束后,他认为自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错,面试一定不成功。 这家公司甚至会把他列入黑名单。
七,情绪化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
用消极的想法去支配行为,每一次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都很容易有情绪化的推理。 我自己曾经有一次,目睹了一场交通意外,我当时很怕,就直接离开了现场。 之后好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我为什么不报警或去帮忙,而是走开呢? 我甚至认为我的自私会直接影响到他人的生命。 事实上,我当时还少,而且那是大马路,哪怕我没有报警,也会有其他人报警。
情绪化推理其中一个后果是拖拉,例如,你看见家里很乱,觉得得很烦,你会认为:’房子乱成这个样子,我是不可能把它收拾干净的。 ’但事实是,只要抽一天的时间,就能把房子收拾好。 但从来不用事实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八,规矩框架(Rigid rule keeping)
用‘应该’、’不应该’、’必须 ’、’一定要’等句式来评价自己或他人。 把’应该’句式放在自己身上,你会很大压力或沮丧;把这句式放在其他人身上,你会失望或生气。 这些规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情绪波动。
九,乱贴卷标(Labelling)
‘我是个⋯⋯’开头的句式。 给自己乱贴卷标,意味着给自己建立一个负面的形象。 乱贴卷标是以偏概全的升级版,不仅仅是自寻烦恼,而且荒谬。
例如:妈妈高血压的药快吃完了,但小红今日忘了帮她配回来,小红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不孝顺的人,妈妈有她这个女儿太没福气了。
例如:小琴在减肥,她天今忍不住吃了冰淇淋,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她很讨厌自己。
十,责怪自己(Personalisation)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把失败的事情怪罪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感到很内疚,承受着很大的责任。 把’影响他人’和’控制他人’两个概念弄乱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你是他的另一半,或父母,你都没有权力去控制他人。
例如:陈老师给学生的作业,有好几个学生没有完成,陈老师认为是自己教得不好,所以学生才不愿意做功课。 陈老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老师。
十个常见的认知扭曲已经介绍完了,它们是让你找到自己情绪根源很重要的概念。 不管你是想自助,或帮身边的人,都可以把这十个认知扭曲多看,帮助患者识别想法中的扭曲。 这十个认知扭曲并不是完全独立,很多时候,一个想法中会包含着好几个认知扭曲,例如:
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开心,而是认为:’我写得很差,文笔单调,之前写的文章都有很多错别字,我永远写不出生动有趣受欢迎的文章。 根本就没有人想看,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
以上这个想法中的认知扭曲包括:
非黑即白,妄下结论,以偏概全,否定正面思考,小事化大
当你能把认知中的扭曲识别出来,这是康复过程的第一步。
情绪病是可以根治的,千万不要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