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恋那点事

作者: 余小样 | 来源:发表于2017-06-24 16:41 被阅读685次

         

    师生恋那点事
    师生恋那点事

    人们总是喜欢给各种事物贴上标签。

    小时候跟着父母看电影,必问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遇见一只狗,战战兢兢,落荒而逃,唯恐它是一只“会咬人的狗”,我们钟情于“不咬人的狗”。

    对于职业也是如此。你是一个大头厨师,一定会有人说你是个美食家。如若是个公务人员,有个一官半职,则往往有人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和你探讨探讨“潜规则”与“灰色收入”。

    教师这个行业自然也未能幸免。大学毕业以后,进入期待已久的教育领域,就经常被人带着坏笑,问起关于“师生恋”的问题。可见人性总是对未知的领域充满了窥探欲。

    师生恋素来是一个禁忌话题,承载着社会的道德考量,特别是在中国。从历史的角度考究起来,古代偏少,近现代居多。古时儒家思想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伦理观念,师与生之间隔着难以跨越的道德鸿沟。加之古代教育并不普及,尤其女子受教育者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师生恋在古代并非热门。近代之所以渐次增多,与清末民初以来整体中国社会的政治巨变,思想解放,婚姻变迁,两性关系,教育普及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产物,师与生的关系自然随着时代的脉搏而产生律动。除旧布新的民国时期,除了人尽皆知的鲁迅先生与许广平,最有意思的师生恋当属沈从文与张兆和。

    沈先生学富五车,文笔隽美,写情书自然高人一手。一封又一封的信件托同学递给学生兆和。无奈只是单相思。学生兆和气汹汹的把这些让人脸红的情书举报给了校长胡适先生。正常思维下沈从文的饭碗是保不住了,甚至还要被扣上“腐化青年”的罪名。可谁知适之先生看完了情书之后,对张兆和说了一句“我建议你嫁给他”,从而促成了一段姻缘,成就了一番佳话。但此事绝不可简单复制模仿,即便环境宽容的民国时期,也有诸多既没抱得美人归,又惹得一身骚的案例。

    师生恋这三个字本身就存在着诸多争议,很多东西值得商榷。比如,我们一提到这三个字,脑海中往往第一想到的就是男教师与女学生,相反很少想到女教师与男学生。这对广大男教师是莫大的精神压力。

    再者,所谓师生恋的“恋”到底标准是什么,如何界定这种禁忌情感,都是很头疼的问题。

    从我自身而言,我在高中求学阶段就很是喜欢当时的语文老师。其时她刚大学毕业,我们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在青涩内向不善言谈的我看来当时的她就是女神。甚至人为的把她加工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幻像。在别人看来,我们的关系非常好,无论课上还是课外,交流探讨也很多。比一般的师生关系要显亲密。我甚至在梦里真的梦见过她。那这算不算师生恋?近二十年后我可以很严肃的说绝对不是。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师生恋”都是伪命题。言者甚至带有一丝猎奇的心理。只是因为师与生的关系过于敏感,过于特殊,于是无意间抑或有意间,放大了这种原本是崇拜、欣赏、喜欢、趋同的心理,给硬生生的带上了既有浪漫,又有耻感,还有猎奇心理的所谓“师生恋”的帽子。而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却很少或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说人性的复杂与奇妙。

    人类社会的繁衍不息,不断进步不唯血缘纽带,宗族观念。还有人与人之间彼此影响,进而向上、向善的趋同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人格魅力而导致被学生欣赏,喜欢均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切勿过分夸大,更别猎奇中伤。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超越伦理之事,那自有道德准绳,法制规矩去评判……

    (原创文章,严禁盗用。如有需要请联系qq35696947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ngelakou:仰慕多于爱
        余小样:@angelakou 是的
      • 上官飞鸿:您的这篇文章,是我见过的最客观的讨论师生恋的文章。其实我一直都是反对师生恋,但我并不是反对师生之间纯真的爱情,而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学生。作为一个老师,有什么比保护学生更重要呢?当然了,大学生和毕业参加工作以后,都是大人了,师生如果有缘恋爱的,这是人家的自由。其实我读大学的时候,先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老师和行政管理老师产生过浓厚的好感,但是那更多的是一种仰慕,而不是爱情吧。
        上官飞鸿:@曾经的曾经呢 嗯嗯
        余小样:@上官飞鸿 是的,平常看待,切忌猎奇
      • 亮仔_e4ee:刘老师可是不少人的女神哈
        余小样: @亮仔_e4ee 陈婷婷老师
      • 井底女蛙:也是老师啊,一定要小心哦

      本文标题:师生恋那点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sk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