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起源和作用

作者: 妙不柯言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11:38 被阅读0次

国学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建立起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改造,生活中的诸多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

我国很早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我们的姓绝大部分都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可“姓”字为什么是“女”字旁呢?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都有“女”字旁。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不但如此,还有人发现,越是古老的姓,有“女”字旁的就越多。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订的不到30个,几乎都带“女”子旁。由此有人便推测,姓的起源必定与这个“女”字旁有着某种联系。

对于“姓”,可以在《说文解字》中找到这样的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女生,生亦声。”这个解释的意思就是,“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音,含义是从“女”得来的。也就是说“姓”的本义应该理解为:姓是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所共有的标志。

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可知,姓是种族的称号,代表着这个种族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当人类认识到这样的道理后,便有意识地避免近亲婚配,而这当中,区别血缘关系便是最重要的事情。“姓”产生后,便能起到区别血缘关系的显著作用,能否通婚,一看“姓”就变得清楚明晰。而这些古老的姓氏也在告诉后人,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代。

母系社会的家庭是由年长的妇女作为家庭中心,与诸多子女、外孙、外孙女居住在一起,共同组合而成的一个大家庭。那时的女子地位无限崇高,男子如果想要到女子家,除了要给女方一定的财物,还得付出劳动,才有权利与女子争取到不固定的夫妻生活。男子如果表现得不好,女子随时可以叫他回到自己的家族里去。

由于婚姻不固定,夫妻关系也不稳定,孩子的父亲就不是确定的,而且由于母亲是社会的主宰,孩子依然只能跟外婆家的姓。

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女权为上的母系氏族社会已经退出了历史大舞台,却仍然有一些带有“女”字旁的古老的姓,一直沿用到现在。

当人类进人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父系社会时,男子的地位有了质的跃变,孩子的姓自然是由母系转变为父系。

这个时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较快发展,生产品就会有些剩余,私有观念开始随之产生。一夫一妻制婚姻的产生是出于人们希望能够把剩余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于是,确定财产继承权就是“姓”除了确定能否通婚之外所增加的新意义。

这之后,为了加以区别未婚姑娘,一般会在姓前冠上用以表示老大的“孟(伯)”、老二的“仲”、老三的“叔”和老幺的“季”等。比如古书所记载的“孟姜”“仲子”“叔姬”,意思就是: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

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就要冠上丈夫的姓,比如曾被孔子赞誉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卫国大夫孔圉,娶了一位姬姓女子做妻子,其妻子就叫“孔姬”。也有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来,称为“某某氏”,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就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

相关文章

  • 姓氏千千万,壁纸不嫌多,16款百家姓头像等你带走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也是文明的产物。古代的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姓起源于古代图腾,最初的作用的别婚姻;氏最早...

  • 秦始皇叫嬴政还是赵政?他的儿子为什么又叫扶苏和胡亥?

    先说姓和氏的关系。 姓的起源,来自母系社会,最初是母姓,目的区别不同母亲生的孩子,防止近亲繁殖。 氏的起源,是后来...

  • 过姓的起源

    我九八年从巴黎返回上海工作的时候,住在龙柏饭店对面的龙柏花苑的一幢别墅里。过不久,对面搬来一家从台湾来上海工作的人...

  • “习”姓的起源

    “习”姓起源于姬姓,羽氏。这段历史要从伯鲧谈起。帝禹的父亲鲧是目前所知的第一代大宗伯,古文里面“宗”和“崇”经常混...

  • 游姓起源

  • 岑姓起源

    当代岑姓的人口大约有33万,为第二百三十五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7%。目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安徽...

  • 周姓起源

    老家起源渭河边, 皇帝后裔就有咱。 得姓始祖是后禝, 同族鲁迅和恩来!

  • 周姓起源

    老家起源渭河边, 皇帝后裔就有咱。 得姓始祖是后禝, 同族鲁迅和恩来!

  • 刘姓起源

    刘姓是燧人氏魁隗氏、炎帝神农氏族系的鸺鹠族的族称。“留”由“卯”和“田”组成,后来演变为劉.刘姓图腾是由一位长者手...

  • 申姓起源

    申姓作为姓氏排行榜的第118位,着实有些不太引人注目,可是申姓的由来已久 1.据闻在周朝时期申吕因为有功于周穆王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姓”的起源和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ue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