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以意象为抓手,破解诗歌,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灵魂。古诗词的情感和整体审美效应是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的,作者通过意象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读者通过想象发掘意象中的内涵与体验;因此意象是连接主客体的情感桥梁,是交流审美经验的纽带,是欣赏者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灵魂。
语思:关于诗歌意象1其次,以意象为抓手赏析诗歌符合诗歌的本质特征。比起其他文学体裁,诗歌的抒情性最强,情感最浓烈。然而受中国自古以来含蓄蕴藉的表达习惯的影响,诗人总较少在作品中直抒胸臆,即使强烈到喷薄欲出的情感,在表达时也会迂回曲折,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因此,诗人便有了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主观情感的习惯,渐渐地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便逐渐成为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艺术举措。诗人们借月思乡怀人,借酒宣泄心中苦闷,借雁捎去想念,借柳诉说留恋不舍,借镜感叹韶华易逝,借江水抒写无尽愁绪,借空山表达归隐之志等等。在前人的无数诗歌创作中,部分意象脱颖而出,备受青睐,逐渐突显出自己的独特地位;同时,常用意象的深层意蕴和多层内涵在众多诗人的众多作品中也逐渐被统一化、固定化,成为了大家的普遍共识,如:遥寄一颗红豆,你便知道我在想你。这是属于文学的浪漫,文人的浪漫。
再次,从意象角度解读诗歌便于突破古诗词教学核心问题。从意象角度解读诗歌既符合古诗词的特质,也自然成为诗歌鉴赏的好的突破口。诗歌鉴赏常考内容包括意境、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以上难点几乎都涉及到了意象这一重要的抓手:意境是意象组合形成的艺术境界,人物形象是放置在由意象组成的画面当中的,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正是一个个的经典意象。因此,以意象为抓手鉴赏诗歌有助于攻克诗歌内容、情感、技巧、主旨等多方面难题,从而有效突破诗歌教学的核心问题。
最后,基于意象赏析的诗歌鉴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有如下诠释:“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品位、以及审美体验、评价能力和审美表现、创造能力。”基于意象赏析的诗歌鉴赏从明确意象、分析意象特点及内涵、赏析意境到借助意象把握诗人的处境遭遇、情感志向再到全方位把握诗歌主旨,每个环节都是培养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审美品位获得提升,创造潜力得以激发。
受我国文学作品凝练、含蓄这一语言风格的整体影响,作为“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中国诗不仅在篇幅上要求短小精悍,在抒情方式上也少见直抒胸臆,而以委婉、曲折的表达更为多见。诗人词人们对于内心情感的抒发往往不是直接流露,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诗词创作十分常用的手法,造成“言在此意在彼”的艺术效果。于是,便有了一个属于诗歌的词语——“意象”。意象中的“象”指客观的物或象,“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感情思。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情思倾注于客观物象之上便形成意象,即诗歌中的意象一定是被作者赋予了某种主观情感,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它既是对现实生活中重要物、象的采撷,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也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提到“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诗歌的巨大魅力之一往往就在于诗人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并借此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意象产生之后,特定意象的深层意蕴和多层内涵便也随之逐渐的确定了下来。如:“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塑造的往往是游子、思妇的形象;“菊花”象征不畏权贵,追求淡泊,塑造的往往是隐士的形象;“柳”因谐音“留”而含有依依惜别之意,塑造的往往是离别友人的形象;“雁”因“足系书”可传信,被寄予羁旅、牵挂的情感,塑造的往往是相思之人的形象等等,类似的意象十分之多,不胜枚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