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四为堂主人
推荐理由:生活中常常听到人说,你应该这样。应该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对他人对自己对环境的要求上,这隐藏着的假设是一切要符合理想化。现实却往往不够理想,这也成为我们的烦恼重要来源。让作者来讲讲应该思维的概念,造成的后果,以及怎能才能破除掉这种思维方式。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和这句话差不多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是另一句,“人的烦恼百分之十来自事情,百分之九十来自对事物的看法。”这两句话把困扰和烦恼同时指向了看法,一件事究竟怎样对一个人产生影响?事件本身所占比例远远不如看法。
最被反复引用的故事是,同样看到半瓶水,有人说:“真好,还有半瓶。”有人说:“真糟糕,只有半瓶。”前者的看法是乐观的,后者的看法是悲观的。如果两个人总是以这种态度来看待事件,那么可以说就是乐观思维和悲观思维了。
看法是人们用自己的认知来理解事物的方法,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会产生一些固定的模式,就形成了思维方式。
在让人产生烦恼和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中,我个人觉得最严重普遍,却又最容易隐形和被忽视的就是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和自我的理想化,受社会规则、文化传统和流行价值观的影响。
韩愈的《师说》里写道“人非生而知之”,我很想接上一句,人是学而知之。这说明了先天和后天对人认知的塑造,出生时虽然带着父母的基因,却在对世界的认知上是一片空白的蒙昧状态,思维的形成不可能是从天而降,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积累现而成。
有些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比如每天都会有天亮天黑,只要发出哭声妈妈就会来到身边。
有些是经验的总结,比如早上有霞等水烧茶,久雨必晴,春种秋收。
有些是学科的精华,比如世界的起源,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相对论、量子力学。
有些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偶像剧在告诉你该怎样谈恋爱,商家在告诉你该给情侣送什么礼物,广告在告诉你想要变得更好该用什么产品,明星在告诉你怎样变得更美。
所有的信息、知识、经验、体会慢慢内化成我们的看法,看法是对现象的归纳,思维是对看法的归纳。所有的应该都指向一种对世界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指向外界环境和自我两个部分。
应该思维制造痛苦
既然应该思维是一种理想化,那么当现实和理想化相符时,一切没问题,一旦产生了现实和理想化不同,就会产生冲突。
这种思维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应该思维指向外界环境,我们会有很多关于应该的固有看法,父母应该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应该听话、学生应该好好学习、相爱的人应该一直相爱、婚姻应该是爱情的归宿、朋友应该被信任、努力应该会成功……
这此不对吗?当然都很对,但是这并不是现实,这只是一种符合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的理想。
而这种应该思维却将理想现实化,一旦现实不如理想便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于拒绝接受。
所以有孩子长大后远离父母,过年都不愿意回家,因为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
有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性格、爱好、习惯烦恼不已,因为觉得孩子应该好好学习,应该性格开朗,应该爱好广泛,应该有好习惯。
有情侣抱怨对方没有刚刚开始时那么上心了,说好的一生深爱,应该一直保持热情的。
如果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怎样”的图景。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最初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后来又变成你悲观的理由。最后,你只会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失望中,没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
应该思维产生内耗
自我并不是一个唯一的概念,是现实自我、由他人眼中自我、理想自我、所构成的复杂整体。
现实自我是完全客观的,真实的反应了我的现状。
他人眼中的自我比较客观,是在观察到我的行为的基础上加了他的认知判断。
对于理想自我,我们有很多的应该思维,我应该孝顺父母、应该努力、应该取得成功、应该拥有爱情、应该被尊重、应该自律、应该有更好的生活。
一旦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不一致时,所谓的内耗就产生了。
总是在莽撞父母后后悔,明明应该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做出了伤害的行为。
总是在拖延了工作后自责,明明应该以完成工作为选择的第一排序,为什么偏偏要一拖再拖,迟迟不开始。
总是在睡了早床后怪自己,明明计划好的早起锻炼,为什么没有意志起床。
我们无法将这此自己可以决定的行为归罪于环境和他人,只好将攻击的矛头指向自己,内耗得严重了,甚至会抑郁。
区别理想和现实
破除应该思维的方法很简单,区别理想和现实。
当认识到应该思维的核心是理想化时,我们就可以走出这个困局。
当你要求孩子听话时,意识到这是发出的一个希望得到配合的愿望,而孩子可以选择配合或者是不配合,如果孩子不听话,那么可能是他的希望和你的希望不一致。
当你因为爱情的温度变低时,意识到一直保持最初的热情是你的一个希望,现实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亲密程度里,爱情的状态也是有变化的。
当跳出了理想化这个迷思后,直面现实,理解现实,才是真正在面对问题。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们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成为英雄和勇士,但是如何度过这一生,还是需要一些些英雄主义,需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不是躲在理想化的背后,充满了牢骚和悲伤。
无论如何,看到我这样辛苦用心地写出一篇2000字的文,你应该点个赞的,尽管我知道这是一种理想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