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感谢”,大家一路陪伴,2014.3 to 2015.2。一个平凡的微信群,一段不太平凡的历程。交流、分享、进步,我们还在继续着--互联网交流圈(勿广告)
Waring:文章较长,简单阅读请拖到文章底部的后记,依旧有福利哟。全文阅读时间约5min,建议思想清醒时候阅读,不然困shi你丫的。囧rz。
Part One:神秘的起源
时间线:2014.3-4
关键字:创建、鹅厂
背
景在2014年4月,楼主大三下。鹅厂的春季实习校招正式开始,一批批热血青年前赴后继,挥洒青春。楼主是广州站的其中一员。网申之后,大家只能静静等消息,或者在T派上看其它同学分享的信息。但因为webapp的固有限制、论坛异步交互的特点导致T派不能满足频繁的信息交流。所以楼主当初想建个信息交流群,方便广州站产的同学及时交流小道消息,也可以一起组队笔试、面试。
问题来了,微信群扩张的主要方式还是“拉人”,但是我和其它人还不是“好友”,怎么办?楼主当时用了一个笨方法:先找两个好友建群,然后在T派发帖(加我微信XXX,拉你们进入XX群)。于是有了一天几十个新好友,也是醉了(⊙_⊙)。过了几天才想起可以将群二维码转换成链接,实现一键加群,不堪回首啊啊啊。
但是就这样开始了,一个纯粹的交流鹅厂实习春招信息的群。
随后广州站结束,部分同学有意再战深圳站。在深圳站,群里第一次面基,和俊Q、思维、天明师兄,那是游策的笔试,大家相见甚欢,俊Q很俊,思维很美,隐约奠定了思维酱作为群吉祥物的基础。
群数据:
群名:企鹅2015实习招聘广州站(大概)
经历时间:2014.3-4
人数变化:3→50~60人
性质:鹅厂实习招聘信息交流的垂直群组
时间线:2014.4-7
关键字:第一次转型、实习招聘
全
民实习:随后,圈子的性质第一次面临转变,后企鹅时代,如何留存群员,对于这批平均素质较高的小伙伴,群如果和那些快餐面试交流群一样,几天就散伙,可惜。
挖掘关系链的力量,这是当时我参加了一些XX互联网分享会感触最深的一个命题。于是要考虑:如何帮助一批身怀特长的童鞋,找到实习东家,并且可以贡献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同一个产品,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析的角度可能有所不同)
第一次转型
(1)改头换面:从头开始,第一次改群名,去掉前缀企鹅。将范围扩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广东)。同时分享内容开始倾向实习招聘相关,也开始营造一些有营养讨论的氛围。很庆幸那段时间有金山、UC、阿里、4399等。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撮小伙伴一起参加一些企业招聘组队刷副本,也逐渐自发邀请身边有相同需求的同学加入,关系链的价值开始出现。
如果简单改改群名、舆论引导,那本质和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各种XX招聘交流群木有任何差异化。而作为创建者,自然想自己的群可以存活得更久,覆盖更多的同学,私心来说可以多个学习的途径,公心来说,我执(固)着(执)认为这个群会更适合大家,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有了上面的公(私)心之后,开始着手如何把群运营得更具差异化,更能刺激大家的痛点。这时候很偶然第一个前辈:原网易布谷app工作室现阿里无线的大龄PM--添哥。
(2)邀请前辈背书:当时萌生一个想法,如果群里有那么几位“在职前辈”,为群作品牌背书的同时能已职场老人的角度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还提供内推直招,这样是不是和一般的XX学生交流群差异化了,也显得更有逼格。
几番交流之后,添哥同意加入,虽然在分享看法上面比较少(都忙着搬砖),但是偶尔的出现还是起到一定的背书效果,还有提高活跃度。随后,我也邀请了第二位前辈,UC九游某个项目的主策--嘉力哥。同期,在其它平台的群里,也有楼主积极小广告的身影,力求为群带来更多各个地区的小伙伴,迎接更犀利的秋招(此前群里成员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后来也因为这些被楼主小广告吸引过来的童鞋,带来了第三位重要的前辈--文迪师兄,鹅厂IEG的工人。也有了第二阶段的群飞跃。最后,得益于BLUES兰老师的公众号,通过加他的粉丝群,顺利加他的Q号、私人微信号,最后又忽悠到了咱们群里,为第一阶段最后一位加入,也是目前个人魅力最大的一位大大大前辈,极大地加强了群的品牌背书。
(3)任务导向型内推方式,半熟人内推直招,如果门槛太低,会给招聘方带来很多筛选工作。也不利于同学成长(没经历一点波折,就get到job,想多了)。当时脑补了一个方式:以作(笔)业(试)+简历来综合筛选。简历是必要的,除此之外童鞋结合内推前辈的行业-项目,提交自己的体验、测评报告,综合展示自己的素质。 一方面可以筛选掉那些打酱油群发简历党,另一方面也有个借口让你去输出一些思考。那会,不少人都说自己是产品迷,经常体验,要当PM,结果让他详细说说个中道理却不能有条有理,想法每个人都有,但是能有逻辑地输出成有价值的信息,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说的就是你,楼主!)
栗子:添哥当时带的项目是布谷app,需要一批深度的体验反馈,于是我和添哥商量,大致出了一个方案:某段时间内,体验布谷app并撰写相关体验分析文档,最后根据文档质量优劣来筛选人进行内推。当时在群里推广一把,最后邮箱收到10份左右文档,1人成功面试入职。
群数据:
群名:2015校招实习交流群
经历时间:2014.4-7
人数变化:60→100+
性质:实习招聘为主,专业讨论为辅的群组,开始走向综合型
Part Two:振奋的大飞跃
第二次转型
时间线:2014.7-9
关键字:第二次转型,双群模式,秋招内推
内
推:经历前面初级阶段的发展之后,时间来到2014的暑假,群里的大部分小伙伴也已经开始实习了(这一点挺欣慰的,不管是真的因为群的关系还是自己努力的原因)。实习期间,群人数迎来一个新的小爆发,大家开始邀请自己的工友进来,也许是交流的需要,也许是前辈的效应,anyway,人多力量大。
这时候发现,微信群的在大型文档信息分享的时候体验不好,于是考虑QQ群的同步。实现多平台覆盖,个人经验来看,微信群侧重即时交流,QQ群及衍生服务作为关系沉淀,文档文本共享的地方。为此,自己也想多年珍藏的电子书,游策文档私货干货掏出来,互相学习(请无视我盗)。
群的性质第二次转变:围绕招聘展开的知识分享为主。
同时这时候早读课的一位重要成员,大卫哥(曾在UC、酷狗等任职PM)加入我们。
八月中旬,秋招提前批内推基本已经开始,随着鹅厂、猫厂、猪厂等等企业的内推工作开展,“挖掘关系链的力量”再次集中爆发,已经在实习的同学或多或少部门直招的信息,经常一分享到群里就会激起一阵骚动。为此,Q群邮开通了专门的招聘邮件,主要由思维酱(群女神,吉祥物,附带提升活跃度Buff)负责运营。
八月中下旬到九月,群里活跃度和人数进一步提升,话题更聚焦在秋招上和专业讨论上,一来大家都想尽早了解信息,二来也想在秋招面试前多积累。
群数据:
群名:2015校招实习交流群
经历时间:2014.7-9
人数变化:100+→200+
性质:校招提前批;实习工作心得分享
时间线:2014.9-12
关键字:秋招
秋
招:九、十、十一月,大家疲于奔走,迎接大学生涯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历程--秋招。
群名也做相应改动,群的作用更多回到了招聘信息沟通的功能,“XX企业在XX时候有宣讲、笔试、面试、霸笔霸面可以组队去”,这是最常见的话题。而分享内容,也更多侧重在招聘各个环节的要领。其中夹杂着面试刷与通过的悲伤与快乐,也有彼此的惺惺相惜。
这时候新增的童鞋大多来自于原成员的邀请,体现了一个关系链的裂变。
群数据:
群名:2015校招校招交流群
经历时间:2014.9-12
人数变化:200→400+
性质:秋招信息交换机
Part Three:人人都是圈内人
第三次转型
时间线:2014.12-至今
关键字:第三次转型,回归有价值信息的分享,面基,讲座分享
分
享,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关系的力量,当时脑补的两句装逼话,算是实现了半句。那么有价值的信息这块怎么办呢?秋招结束之后一段时间也比较迷茫,不知道群以后怎么办,似乎到了天花板,能做的都做了,所以有段时间我是基本不怎么理的(好咯,我错咯)。直到是不是看群消息时候发现,不少童鞋会自发讨论“严肃”话题,栗如这个app的UX如何,功能如何,怎么看待A和B两款产品,诸如这样的问题)。这是个好事情。
应该可以从这方面下手,变成一个互联网相关话题的交流圈,毕竟思维碰撞,:-) 把平时看到早读课等里面比较合适的文章分享到群里之外,诱导一些讨论(傻子才听诱导咧,啪~)。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多其它东西可以做了?迷茫ing
面
基,这几乎是所有社群共有的话题。因为不少伙伴,间接、直接地已经认(勾)识(搭)挺久了,而且也希望有个更加面对面的交流和分享,当然不排除有想一睹思维女神芳容的意图(小伙子,你敢说木有→_→)。面基已经提上议程,每天一讨论。
但是,楼主懒懒哒,所以一直也没有亲自去找场地定方案啥的。幸好,群里有互联网早读课的大卫前辈(广告这么明显,怎么谢我)有组织线下分享会的经验,也得益于小Y同学的全程主导,互联网交流圈第一次线下分享会终于如期举办。回归到初衷,分享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现场也来了将近百来人,浩浩荡荡听了两节分享,随后聚餐讨论什么的,自然不会少。
随后原本兰老师也有一种线上分享,为此还准备了一下YY直播间,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做成。但是这个事情带来的想法是:做个定向的线上分享,一定时间以某个产品、事件为话题,参与的同学准备自己的素材,以YY直播的方式,轮流发表,以一人之力换百人所想。
当然这也是当时脑补之后,因为什么鬼原因,搁置了,毕竟那时候有点懈怠,心好累,被秋招伤太多了。orz
自
媒体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法?
早在秋招时候就想弄个个人公众号,一来发发水文,赚赚人气,二来面试时候多个吹水的资本(楼主肤浅,打你,享,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关系的力量,(╯°□°)╯︵ ┻━┻ )。从10月拖到12月,也是蛮拖延的。好在看到Glen等童鞋的事迹,备受刺激,赶在15年到来之前建号并且发了第一篇文章。
也许是集体觉醒,身边的伙伴都开始建号发言,沉淀平时的思考,输出接地气的文章。
也正是这样,在群里,鼓励大家发出自己的声音,鼓励大家写文,鼓励大家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优秀文章,当然还要附上自己的深切感悟。
形成,人人发声,人人都是圈内人的互联网交流圈。现在还是很粗糙的原型,也许这次,可能再次转型,成为大家以后深度交流的地方,也可能沦落成市面的快餐群(要么灌水,要么倒闭)。
群数据:
群名:互联网交流圈(勿广告)
经历时间:2014.12至今
人数变化:400+→400++
性质:分享、传播、互助、进步
后记
总结:
互联网交流圈三次转型围绕着一群学生党的需求变
化展开:实习、内推、秋招、交流。每个元
素在不同时间段有所侧重。
其中比较突(呵)出(呵)的方法:
(1)邀请前辈加盟,为群做品牌背书
(2)舆论引导,鼓励互相解决问题
(3)鼓励有价值的分享
(4)适当举行线上线下的分享会
However:似乎楼主没有说到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当然有,一堆,且看明天的文章阐述。
好了,干货就这么几句,大爷们看完可以
dian个zan,顺手fen xiang给好友呗。
依旧有长文福利:
(失控、长尾理论、游戏改变
世界电子书的pdf)
百度搜:简书,进入官网
搜索:3本让你理解互联思维的书
进入对应的页面,即可看到下载链接,文章也值得看。
╭(﹊∩∩﹊#)╮。。。。。。
互联网交流圈的一些历程到这里都基本说完了。下面是一些题外话:
(1)女神思维酱:说实话不知道谁捧(黑)的,然后群就莫名多了个女神,当然,实至名归啦。除了充分发挥女神Buff提高活跃度之外,思维童鞋还忙前忙后,为群作出N多贡献,从最早的招聘邮件更新,到群里环境和谐的维护,还有不定时的红包等,简直感动涕流。此处,掌声ing。顺便提一下,女神做这些事情,我是没有要求过的,完全是一个自发的、无私的奉献。
(2)大卫哥:早读课的联合创始人,为群带来第一次落地分享会,也是完全自发无私的进行。先不说前期资料准备的时间,但是牺牲个人周末休息跑来大学城为大家piapiapia一个下午,也真的让我相当佩服。期待以后更多的分享,也祝愿互联网的早读课会越办越好。
(3)还有添哥,文迪师兄,兰老师等前辈,许多为群发展出谟划策不求回报(楼主无以为报)的同学例如小Y等,还有各位乐于分享,带头传播知识的同学例如雷神、Glen、俊Q、CSK等,如开篇所说,感谢你们,是你们创造了互联网交流圈,希望以后还可以看到你们活跃的身影。
(4)最后还有一个人,我的女票,是她不嫌弃我各种坑爹,在我沉迷网络时候木有离开,虽然最近身体不太好,大家有空可以暗暗祈祷一下祝她早日康复。(*^__^*)
(5)将近一年时间,如果你因为加入咱们而收获一丝快乐,那我们会很开心。如果哪里做得不好,希望可以找我们吐槽(反正我又不听,哈哈,怎么敢)。以后有空,可能会做个web,还是其它,都说不定。也许会慢慢倒闭,也许会有第四、第五...次转型,甚至变成学生版知乎,也说不准,大家且行且珍惜哈。
全文完
关我毛事
搜索:guanwomaoshi
原创·分享·关注你所想
楼主:学生党,某电商公司产品汪,曾经游策汪,很放荡,很不羁。
个人号:OO7BO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