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一年级,我所在的地方高中要求林区子女回到林区高中就读,同时,林区高中也在清理父母在地方工作的子女。
我的父母是林业工人,理所当然是清理的对象。
我起初并不想离开已经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所以迟迟没有告诉父母这件事。
不想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给父亲添麻烦,毕竟转学对于一个普通工人的父亲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后来越来越多的林业子女转回了林区高中,我甚至成了班里最后一名。
此时,校园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地方的同学对还没走的林业子女产生了抵毁和歧视的倾向。
贰
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对父亲说了转学的要求。
那天中午,父亲正吃着饭,我嗫嚅地说完,他听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平静地说:会尽力想办法。
几天后,父亲欣喜地回到家,匆匆洗过手,像取宝贝一样,从工作服的上衣兜里掏出一张信纸,是厂支部书记给林区高中校长写的一封信,其实也谈不上是信,只是两行字而已。
原来,父亲听说书记与高中校长是朋友,就去求书记写了这封短信。
叁
周一的早上,父亲换了件干净的上衣,用自行车带着我来到林中。
打听了一名学生才知道校长室的位置,我紧紧跟在父亲的后面,走过一个拥挤的走廊,看到了校长室的门牌,父亲忽然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衣服,表情显出局促和紧张,他用粗糙的手轻轻敲响了校长室的门,可敲了几次都没有回应。
旁边办公室的人,告诉我们校长到局里开会了,什么时候回来不得而知。
我和父亲只好在人流穿梭的走廊里焦急地等着,与周边浓重的文化氛围显得格格不入,像是饥荒,来远亲家里讨生的灾民,依在门外等待主人的安顿。
这样的情景接连两次,都没能找到校长。
肆
第三次,是父亲自己先去了学校,从门卫那里打听到校长在办公室,才匆忙来到我的学校带上我。
在学校门口的卖店,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盒他认为上等的好烟。
父亲和我一前一后,如履薄冰般再一次走到校长室门前,此时,我看到父亲额头上挂着一层细密的汗珠。
一向耿直、不苟言笑的父亲见到校长时却一反常态,他满脸堆笑,低哈着腰身,走向校长。简单说明了来意,并迅速、恭敬地呈上了那封书记的亲笔信。
还不停地强调:他和书记是一个厂的,是“不错的朋友”。
校长一边看着信,一边念叨:最近转来的太多,各班已严重超员。父亲听罢,急忙掏出香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并麻利地擦燃了火柴。
校长满脸难色,最后顾及到书记的面子还是答应了,但前提是要通过一次考试。并只能去一个所谓的预备班,如果成绩不好,还会随时被清退。
我始终是傻傻地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忐忑不安。
伍
走出学校,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父亲轻叹了一口气,用手套狠狠地抽去座上的雨水,他先上车,骑动后,让我跳上去。
父亲原以为拿着那封信,我就可以马上到班里去上课,没想到还要费一番周折。
父亲带着怅然的语气边骑边说:回去好好复习吧,一定要争口气。
我深埋着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在一处缓坡上,父亲压低身躯,迎着风,用力地蹬着车,我说:我下来吧。父亲回答:不用。
陆
父亲的“争口气”,不仅意味着我要顺利通过转学考试,更重要的是在每年的高考后能在林区党委大楼前的光荣榜上看到我金榜题名的照片。
我出奇顺利地通过了转学考试(此处可见我此前的另一篇文章《满分的烦恼》点击可跳转)。
但最终未能让父亲在光荣榜上看到我的身影。
应届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只考了396分,与任何高校无缘。
从学校回来向父亲汇报高考成绩的时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瞬间:什么是万念俱灰,什么是生无可恋,什么是肝肠寸断.......,在那一刻,我都尝到了。
可父亲听后,依旧平静地说:没事儿!只要你肯学,我就肯供。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第二年的高考后,父亲还是坚定地重复着:只要你肯学,我就会供你。
第三年,我终于考取了一个中专的商校。
我的名字只在学校厕所旁那个高大的黑板上写着,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在不明显的角落里。
柒
中专第一年的寒假,父亲用他近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件他认为最漂亮的黄灰色将军呢大衣。
那天我刚到家,父亲下班后,就迫不及待地让母亲找出来让我穿上试试。
我只扫了一眼就知道不是我喜欢的,只好不情愿地穿上。父亲赞不绝口,我却勉强点头说:还行。
其实,这已是多年前流行的款式,老旧的颜色,穿上特沉重,感觉也特别扭。
在家时,我并不穿,父亲还常好奇地问“怎么不穿你的大衣,多帅气”,我硬着头皮说:不舍得,留着回学校再穿吧。
父亲信以为真。
开学后没过几天,我就把那件大衣低价卖给了同学,自己添了些钱,又去买了件自己喜欢的棉衣。
捌
中专第二年,父亲进入退养状态,就是还没到退休年龄,但可以不去工作了。但我读书需要用钱,况且不久后就涉及男大当婚的问题。
所以,父亲没有选择休养,而是辗转去了几家个体的木材加工厂打工。
实习放假的途中,我没有告诉父亲,买了去他工作所在地的车票。
按照父亲写信的地址,我费了好大的劲总算找到了他的工厂。可听门卫说,父亲一早就和老板上山进原木了。
我走进了这家工厂,那是一所废弃的学校,操场里多处泥水坑,有的地方长满野草和青苔,一排教室改造成了锯材车间。
我在门卫的带领下,来到父亲的住处。
玖
那是一间矮小、破旧的平房。尽管外面阳光普照,里面却是阴冷潮湿。
墙上挂着两件带补丁的工作服;满是泥土的一双雨鞋静静地竖立在墙角;一个小方桌上是母亲烙的一大摞煎饼;破损的炕席上滚着一团脏不见色的行李。
大茶缸里黑黑的茶锈,一个旱烟木盒中几只捻好的烟棒。
眼前的一切都在述说着主人的艰苦与孤寂。
在方桌上,我看到了一封未曾写完的信:
“我儿见字如面:最近身体可好?学习累吗?伙食怎样?
近来,家里一切都好。你妈身体挺好,我这里也非常好。老板待我不薄。生活环境也不错。你安心学习吧.....”。
父亲的字迹笨拙歪扭,却像一把刀,深深扎进我的心里。
我看着看着,不禁泪湿眼底。
看着屋里的一切,我想大声质问:这就是你写的“生活不错”?这就是你说的“老板待我不薄”?这就是你的“环境很好”?
回到门卫室,门卫大爷正要拨通老板的电话,想转告父亲我的到来。我上前按断了座机的通话键,说:不用了。
我背上行囊,噙着满眶的泪水,默默地向车站走去。
拾
父爱是一种深埋,默默关怀胜过一切表白;父爱是一种期待,暗暗支持包含所有信赖。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