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网海花苑生活点滴
如果你想去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这个工作思维模式,你必须学会!

如果你想去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这个工作思维模式,你必须学会!

作者: 寻找不同的蜜蜂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0:06 被阅读170次

文|寻找不同的蜜蜂

文科生A:“我去,代码啊!这都是什么鬼!居然还有中文!你这是让我学编程嘛?什么输出结果是相同+不同,你想说什么?”

平面设计人员B:“编程讲义写好了,我给你设计插图和布局,让你的讲义更具有艺术性。”

程序猿C:“你在讲函数的定义,这也太简单了吧!”

读者D:“别说没用的,我不懂编程,说重点,好吗?”

我:“且慢,这只是个引子,听我娓娓道来。”

如果你想去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这个工作思维模式,你必须学会!

1/新思维模式的诞生

在产品设计初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时期,设计人员发挥一切想象力设计模型。这不,又收到了三组不同的模型,唯独不同的是散热器的配置。

仔细端详了下三个散热器,不经一笑,原来设计人员果然是创新高手,将以前的散热器拆开部分重新组装,各种排列组合。

我忽然想到了,前几天刚读的一本《创新简史》,域创新的各种组合就是为了达到统一维度下的完美匹配,让彼此间达到平衡,成为维创新。这个理论放到这里,很贴切。

别光顾着笑,因为三个模型意味着要做三个独立的模拟,换句话说,花的时间是之前的三倍!

幸运的是,客户没有那么着急要结果,我可以将不同的三个模型对应三个不同的模拟。但是,如果,客户着急要结果,我能按时交付?

要知道,我需要花平常3倍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啊!这个问题在我脑中不断的徘徊,上升又下落,似乎漂浮不定,找不到着陆点。

忽然,脑中冒出一个想法:我能不能把3个不同的部分提取出来,最后再组装到一起?这个想法似乎不错,但操作起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真的提高效率?

2/ 尝试新方法

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轮新尝试,发现前期做对比会花一大部分时间。

首先,我需要将三个模型放到一起对比,发现差异性。
其次,我需要将相同和不同的部分分别提取出来。
最后,将这4个部分组合起来。一个新的可替换模型诞生了。

将其整合在一起时候,我惊喜地发现,为后续设置模拟参数提高效率带来很高的收益。一个模拟设定好后,后面的只需两个字:替换!仅此而已,瞬间感觉,发现新大陆一般,无比欢喜。

3/ 模块化模型搭建

等我慢慢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效的方法时候。一个词,迅速占据了我的大脑,或许,它将是我今后不断提高和迭代的方向。

它就是:模块化。一个在工业中十分成熟的运作模式。

模块化在百度百科里面的解释是: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如果按照根创新、域创新和维创新的理论来解释说明,那就是各个域创新间的有序排列组合,各个域为每一个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搭建起来。

回到之前的问题,我其实是将3个模型进行对比拆分,寻找相同和不同,然后将相同和不同分别模块化。即从3个独立的由不同和相同组成的模型中抽取出1个相同和3个不同,然后再重新组装,化为1个复杂的组装体。

如果你想去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这个工作思维模式,你必须学会!

在这个系统中,3个模块化的部件可随时替换。在此期间,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得到了巨大的节省。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大企业会有如此高效的原因。

掌握模块化的思维模式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学会拆分和重新组合能力,求同存异,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系统。

想到这,我忽然想起了N年前学过的C语言。在代码中,我们需要定义自己所需要的函数,然后给予赋值,不断迭代循环。

这就是最明显模块化的思维模式,只是当时认知的限制,仅仅局限在编程中,而未跳出这个局限,将其抽象化,牵引到新的领域,比如,工作模式。

所以说,各个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彼此相互支持,相互影响。文理不分家,尝试用模块化的思维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或许,可以得到一种新的思路。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提高效率的方法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想去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这个工作思维模式,你必须学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so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