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简远山人 参赛编号:945
邙山,北踞黄河,南望伊洛,如一条巨蟒横亘在洛阳之北。我的家乡,牙庄,就在这邙山之上。常年缺水,但空气甚好。走出去多年以后,仍怀念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怀念她那如脉络一般的乡间小路以及滋养我长大的乡音乡土。
寒假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一段时间。身处其中,想象小时候,更觉恍如隔世。最后临回来的那一日上午,我早早吃过饭,刷过碗,安排完毕,决定去村子里走一圈儿,重拾儿时的记忆。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出门向东,是我队的“大块地”。全是绿绿的麦苗。走到头,下了坡,向东走,是我们常说的“外梢儿”的地方。清晨,静静的,荒草护坡的。沟沟坎坎,层层梯田。我家的祖坟就在这里。每次回来,差不多都要来一趟,跟爷爷奶奶说几句话。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沿着路往回走,直走向北,可一直走到南沟。当时曾是村子最南的地方,现在,已快成中间了。路虽然不宽,但是水泥路,挺干净。两边的住户房子建得整齐有致。小时候,我们常从老家大南窑的地方,顺这条路跑到队里来领粮食和苹果之类的。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过了南沟场上,已是一片杂草乱砖,顺路往前,往下望去,残破不堪,只有一户院落稍微干净,一个老头儿在院中蹒跚挪步,一定是不愿搬迁或舍不得老宅或是不愿意跟儿子们住,廖落,荒凉,但也落得清静。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到了村里分岔的路口,立了一堵墙,都叫“跃(yào)进门儿”。我想可能和五八年大跃进有关。沿着右边,有一上坡。这个小坡,也没走过几次,但我竟然还有一次梦见姐姐拉一架子车东西往上走,我在后面使劲推,二人之力太小,车竟哧哧下滑……惊出一身冷汗忽醒。呵呵!现在看来,儿时的记忆,在意识里,不知会潜伏多少年啊!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上去小坡,一排房子,向阳而建,门口广阔的场地,有菜地、停车场,干干净净。暖阳普照,晒被晾衣,舒服而富有情调的地方。想象住在这里,僻静宽敞又距离村里集会之地不远,惬意得很!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转过一棵大榆树,是通往小南窑的路,路边没几户了,竟还有一堵麦秸土墙,是谁家老宅的院墙,还起着护院作用。蓝天下,显得古朴沧桑而又亲切。往右边沟里望去,小南窑已不复存在,只余几个旧窑洞的门裸着,有人去楼空的破败悲凉之感。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再往右前方走,是我们当年十三和十四队的场子,也就是大家麦子收割后脱粒碾晒的地方。曾经充满着丰收的欢声笑语,现在全是杂草和小树林,站在场上往北望去,沟对面的墙上只余几眼窑洞了(有人承包把地已经平了)。门楣都已经打掉, 远看像土壁上的几只眼睛,无神地望着这世界。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其中有两孔,曾是我家的老院。门前一棵大皂角树,现在还在,都说不能动,上面有神。当年的老院儿,在我们大南窑,算是挺气派的——大青砖建的门楼,有大房(连着门的),有二门儿,牲口园。进去二门儿,两面对称分布着五六间屋子,后面有大窑和小窑,上面还码下来一个平房,上有天窑,共三个窑,冬暖夏凉。院里分布着四棵枣树,果大味美……啊!那个院子,还有门前的一条沟,爬树捉蝉,放羊挖野菜,摘酸枣够柿子,有我儿时多少欢乐的记忆啊!……
突然间,又一下子感到很悲凉。历史的车轮在转,才多少年,就已经面目全非,再想数年过后,我又在何方?还在为生活匆匆奔忙吗?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是该慢下来了,好好品味一下不多的余生吧!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
回转,沿来路,最后到跃进门,右拐进西路古洞,有一段榆树林,小时从外面回来必经这条路,两边树木高大,墙上窟窿较多,有的棺木露着,吓人得很,几乎不敢单独走这条路。现在好了,一马平川,前方还建了砖厂。左转过去,就到了新家了!
寸铁千元征文 | 那山,那村,那地儿一圈儿下来,只走了村子大约四分之一,却似乎把自己的历史又重走了一遍,有种“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滋味儿,感慨却又无语。
世间轮回,大抵如此。前人已去,埋骨成塚。后人奋斗,终归大地。大地寂寂,怀抱万物。千年过去,化骨成泥。万物复生,花草是谁?
网友评论
拳拳游子心,深深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