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艾玛一听到这句话好像自动打满了鸡血呢,那些年的标语你还记得几个,大条大条的横幅、广播里一遍又又一遍的考生准则,对啊,一年一度的高考就来了。
微博上的大咖们的祝福纷至沓来,就连霍金老先生都为高考学子加油,今年的考生似乎格外幸运。
多年前与高考交过手的小番茄,早已忘记了高考是什么感觉,但每年的今明两天,各大头条纷纷被高考占据,真是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是啊,谁不是自那白惨惨的青春里踉跄而来的呢。
犹记得今年4月份的电影《垫底辣妹》,讲述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沙耶加一年内偏差值提升40以上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热血又青春,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高三。
尤其是开朗自信的坪田老师,以特有的方式打开沙耶加的心防,提高她对学习的兴趣,最终沙耶加华丽逆袭,坪田老师真的是功不可没。
很多小伙伴都说,如果高考前看了这个电影,说不定能多考40分!
还有感动无数人的《风雨哈佛路》,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的丽兹,家庭千疮百孔,用读书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
生于绝望,活出希望的丽兹,曾睡在母亲棺木上,然后决心改变生活,不避讳过去,不畏惧将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沙耶加还是丽兹,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一份纯天然熬制的大补鸡汤。
全世界都需要励志。
但今天小番茄想说的,是一部周浩拍摄的纪录片《高三》,记录的是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
在说这部记录片之前,我想先来说说导演周浩。
两次斩获金马奖的周浩,有人曾这样形容过他:“贾樟柯能把电影拍成纪录片,而周浩能报纪录片拍成电影”。
处女作《厚街》,把镜头对准珠江口的一个小镇,记录了在厚街打工农民鲜为人知的生活状况,被喻为罕见的真实反映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的力作。
《厚街》获“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黑陶奖(最佳新人奖),以及参加国内各大年展,让周浩逐渐有了知名度。
《龙哥》,将目光对准了吸毒也贩毒的“朋友”龙哥,他栖身烂尾楼中,偷窃、吸毒、贩毒周而复始。
这位边缘化的、灰暗的人物,鲜活的真实赋予了他们立体感和存在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哲学,“谁都不是傻子”。
周浩也用这部片子给了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关系的一种解释——Using(利用),龙哥的英文翻译。
《棉花》,一株棉花的命运,是从种植到纺纱再到批发至USA的过程,也是那些被紧紧捆绑在棉纺产业链上的人们的命运。
这一次,周浩的镜头中记录下的大多是农民或者农民工,他们就是我们周围的普通人,实实在在没有什么矛盾点。
但就是这些人,在周浩的的镜头中依然精彩和揪心,生活没有公平而言,看似一无所有的人却也真正拥有生活。
生活的悲哀在这里,伟大也在这里。《棉花》,第51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大同》,又名中国市长。讲述因其陈旧的基础设施、摇摇欲坠的经济前景而濒临瘫痪的大同市,在想要要改变这一切的大同市长耿彦波的改建。
拆迁户、官员、开发商,这些人物一个个登场,而站在中心的就是主角耿彦波,完成这样一部时政人物纪录片的难度可想而知。
周浩让市长看起来像一个真实的人,在各种漩涡当中周旋,有坚持也有无力。这部纪录片获第52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周浩的镜头,涉及工人、农民、警察、毒贩、学生、医生、市长、书记,他从不给个体贴上标签,他只表现事实,不表达观点,尽量避免纪录片的原罪。
他说:纪录片如果能让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混沌起来,目的就达到了。
目前来看,他的确做到了。
而《高三》,是周浩继处女座《厚街》之后的第二部作品,讲述的是11年前福建武平一中的备考,琐碎、紧张、荒谬而真实。
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黑板边罗列的课程表、课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寝室晚间喧嚣的谈话、家长会时的焦灼等待,这是一个高三生的常态。
伴随着女声清脆的《那些花儿》的音乐,一张张青涩迷茫、朝气蓬勃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
班主任王锦春,像所有苦口婆心的班主任一样,在高三开学伊始,就给大家上了一场动员会,“给我拿出半条命来”。
不愧是语文老师,出口成章,幽默风趣。
被动员的不止是孩子,还有孩子的家长。
那些坐在台下带着殷切盼望的家长们,丝毫不比孩子轻松,老师的每一句话,就像是黑暗之中的曙光一样需要牢牢抓住。
老师说:离婚,都要等高考完了再离。
而当镜头拉近至每一个家庭,那份殷切的盼望就更让人焦灼。
这些家长,大多做着体力活,但却从不吝啬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要重复自己的命运,走出这里,越远越好。
哪怕卖房也要去支持孩子的梦想。
这位父亲更希望女儿以后能够当老师,虽然女儿并不喜欢,父亲称这是代沟,但对于女儿的成绩笑意都写在脸上。
背负父母这么沉重的期待,加上学校无时不在的挤压和逼迫,压力可想而知。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班里最优秀的同学——林佳燕。她勤奋刻苦,却在夜晚陷入崩溃的边缘,用日记和自己对话,让压力得以排解。
对于大学和名校的渴望,让林佳燕无声的朗诵北大校歌《燕园情》,这种渴望,是她最初和最终的动力。
不仅是优等生,差生的压力依旧像一座大山。
偏科的男生找不到出路,喝醉酒到老师面前哭诉,鼓励加疏导,王老师真的是呕心沥血。
也有像钟生明这样的“差生”代表,无心向学,半夜翻墙出去上网,沉迷网络游戏和赌博。
在导演拍到自己翻墙出去时还会自己给自己配旁白,心态这么好小伙以后有出息啊!
但他是想要为自己辩解的,比如在班会课上,钟生明发言时引用的歌词和古诗:“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讲真,现在的你,还能随口引用这么文采斐然的诗词?所以啊,高三的差生,也是口出成章的能人志士。
高三的我们,也会满腹豪情壮志、会做三角函数、会解多元高次方程,还知道“茴香”的“茴”的九种写法、英语作文背的溜得飞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那时的你如此牛逼,你还记得吗?
还是,你都不记得自己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没关系,周浩记得。
那个被老师请家长后多门而出的钟生明,在镜头面前略带骄傲的说起自己打游戏挣的小万把块,但一说起高考,却总是一声叹息。
当然也有备受大家关注的“早恋生” 。男生还是霸道式的温柔,很严厉的督促女生喝药。
看似稀松平常,却被老师看的异常严重,一下课就进了办公室,这个时间和空间,容不下柔软私人的东西存在。
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
最后再开一次班会
拍完毕业照
就可以上考场了
高考就这么来了,高考就这么结束了。
新的一批学生走进刚刚粉刷过的教室,班主任重新介绍自己叫王锦春,又是一年高三人。
影片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了这些学生们最后的结果,五十多人的班级,考上的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回去复读。
让人唏嘘的是,中英文结合的字幕中,对“复读”的翻译是,failed,没有考上大学,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他们所承担的苦痛,就这样被否定。
扼腕叹息又怎样,高考不就是这样的吗?只相信分数不相信眼泪。
没有批判教育制度,也没有宣言读书无用或是最有用的,《高三》把现实给拍出来了。
在此之前,从没有一部如此贴切的记录完这段历程的影像,直到周浩来了。一开始,他想拍的是黄冈中学,被拒绝了。
后来,周浩的同事,也是王锦春老师的学生,向他推荐了这所学校这个班级。
我们也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位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生考虑的好老师。
对于好学生,他让她们放松。
对于想要出走的差生,他软硬兼施。
对于网瘾少年,他循循善诱。
每个人的学生生涯,都有过这么一位日后想起来,都暖意融融的恩师吧。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高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高三这一年也没有那么出神入化,但相似性在《高三》中遍地都是。
总有一种感伤,你一辈子也无法忘怀。
片中唯一有点青春的颜色的,应该就是班里谢怡清唱的那首“那些花儿”,伴随着影片开始,伴随着影片结束,轻轻的柔柔的,唱到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这一年,这么短、那么长。
祝所有的考生:高考必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