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就提前半小时到厂里,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分配好,看谁迟到了,记录下来,看谁到点了还在吃早饭,记录下来按照厂纪厂规进行处罚。劳动定额明确,并且告知他们每一道工序的工价,让他们自己都能计算出一天的工资。这样他们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劲地干,积极地干。而不能再像以前做验钞灯那样,做了十几二十天,还没做好,看起来有一大堆人,但一天到晚没做几只灯,这样吃大锅饭绝对不行,每个人干多干少没数据呈现,干好干坏也没人衡量,而且还相互抱怨,都认为人家做得少,自己干的才是最好的。
记住,能分开做的一定要分开做,把产量记清楚,免得他们滥竽充数,而且有的人质量做得不好也可以当面对质。一天下来,我明显感到他们都在拼命地干,毕竟分开就属于自己的了。让我想起当年小G村农民为什么要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了,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劳动人们的积极性,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了。绕磁环这道工序一天绕了600只,刮漆包线一天也刮了有1000只,我估计明天还会更快。
不出所料,第二天绕磁环产量最高的人达到了1300只,只不过加了个晚班,竟多出了这么多,看来人确实是需要去逼的,你逼牢她,她肯定没话说,赶紧做。逼牢,并不一定就是盯住她不放,而是把每天的死任务安排下去,要求做好才可以下班。但这个“死”得有个度,脱离实际太离谱了也不行。另外,要给她们动力,就是把单价告诉她们,而且时不时要去监督,到工位上去鼓励鼓励她们,给她们算算工钱,或者几个人相互比较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让她们你追我赶有紧迫感,她们自个儿就会自己暗中较劲,到晚上九点下班,手脚快的能出产量1400只,真的是神速了。这样一天下来也就能拿到50块钱呢,这样的工资在当时已经不低了。
对于我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管理跟不上,企业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对我个人来讲也就没有发展可能。明年镇流器项目要上的话,可能就是上百人,到时该如何去管理。不过,老板说按每月30万套计算,用40-50个人把它攻下,人多并没有什么用,劳动密集性企业就是向管理要效益,所以关键是要出效益,有效益了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否则,人越多越亏本。
老板就想着把我派出去到供应商工厂去学习,联系了多家企业,让我去学去看人家企业是怎么管理的。走过一圈之后才发现人家现代化的企业是如何管控质量,如何管理人员的,真的是受益匪浅。“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现在的工厂还只是处于三流企业之外,做产品仅仅是最简单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过程,这是最低端的生产方式。离二流企业一流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下一步我们也开始定位细分市场,着手做品牌,还专门请了外面营销团队来做产品策划,将自己的工艺技术固定成型,申请专利。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