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书
周末和家人一起看了《寻梦环游记》,我几次险些落泪,孩子和爱人都哭的稀里哗啦。我一个朋友说她哭了三次,一贯爱嘲笑她的儿子,这次默默的给妈妈擦去眼泪。
米格与coco电影的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看了一遍暂不多言。也许是写作强迫症,感动之余不自觉的按照“写作要有刺”的理论(详见我的《小说中的“刺”》),试着分析电影中到底有那里刺痛了观众的内心。我认为从头到尾依次有三根“刺”。
第一根刺,无情追梦男和坚强受伤女。
事业和家庭不能说是矛盾,但想做到两全也很难。网络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抱着砖就无法抱住你”。然而追求梦想没有错,但抛妻弃子肯定是错的。
电影的开头用剪纸风格讲述了追梦男成家、离家的过程,这种表现风格使观众免于被角色“面孔”和具体形象所束缚,特别容易将情节套用在自身,第一根刺悄悄埋下。谁不曾家庭事业两难,即使没遇到过也至少幻想过。
紧接着坚强女伊梅尔达和女儿coco的面孔出现了,伊梅尔达那秀美、阴郁、一边嘴角上翘的表情完美表现出了一个坚强而内心满是伤痕的女性角色,她内心的伤痛一览无余,特别是那阴郁的表情让人心疼。而coco那明亮的大眼睛、天真无邪的表情,加剧了观众对追梦男厌恶。
伊梅尔达和coco就如两记重锤,将第一根刺深深的扎入了观众心中。之后导演更过分的是,居然还不轻不重的弹了一下“刺”,让观众心中又酸又痛,那就是追梦男居然是歌神。为了追梦离开家还有情可原,观众对他还有三分同情和理解。发现他居然功成名就后也未归家,也未找到妻女寻求原谅并共享他的成就,这就彻底是“潘仁美”似的男子了。
更更过分的是剧中的主角米格,居然要找这样一个人去寻求帮助,得到他的祝福,这简直就是一个拷问——“为了梦想到底是否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在拷问“梦想是否需要向恶屈服”。
第二根刺,爱乐(音乐)男孩米格和古板绝音(音乐)家族。
米格所在的家族无疑是个富足、友爱、温暖的,在各个方面都是观众心目中完美的家的模样。除了一个方面,就是家族束缚了米格去追求梦想。如果说家族的束缚是“刺”的话,那家庭的温暖就是一记记重锤,在发出拷问——“到底应不应该为了梦想与家决裂,让爱自己、自己爱的家人伤心”。
这根刺与第一个根“刺”虽然都是梦想与家庭的矛盾,但是第一根是将观众代入成年男子的角色去感受这种痛,拷问的是男人的责任与担当。第二根刺是代入青少年时代去感受这种痛,拷问的是家庭对成长的束缚。
第二根刺随着身为亡灵的家人对米格苦苦相追,观众心中越发的不痛快,“我追梦有什么错,爱我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观众的一种逆反心理油然而生。
最经典的就是曾曾奶奶伊梅尔达送给米格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绝对不能碰音乐”,这是一种典型的独裁式的爱;第二次“要爱你的家人”,这是一种交换式的爱;第三次“家人永远与你在一起”,这虽然是一种极尽理想之爱,但这才是真爱。
祝福第三根刺,死亡。
全剧中一个共死了四个人,准确的说是三个人和一个亡灵。第一个死的是歌神,在事业的最辉煌时期死于意外,观众在这里很容易产生一个想法,“是不是意外死亡,导致他没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第二个死的是猪皮哥,我认为这个也算是剧中的一个败笔,为什么这么说呢。猪皮哥的死是因为他已经被活着的人彻底的忘记了,这就引申出来生的意义与死的含义,同时给后文埃克托的濒死埋下了伏笔。但是猪皮哥的死实在太成功了,成功到让这个电影有了两个主题,梦想与家庭的关系和死的含义。对比同样电影史上著名的动画片《疯狂动物城》、《狮子王》,还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等,均只有一个主题,一个由多个小题目支撑起来的主题。
第三个死的是埃克托,观众看到他的死是喜哀参半的,喜的是追梦男并不是无情人,哀的是他终究没能活着回去与家人相聚。不过之前埃托克作为亡灵已经蹦哒了好长时间,观众对他的死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预期,因此这种哀伤淡了很多。
第四个死的人是coco,她的死无疑是幸福的,以垂老之身,死前再次听到爸爸写给她的歌,再一次感受到爸爸的温暖,死后还能一家三口重新相聚,承欢于父母膝前,这是何等的幸福。第三根刺,就是观众对“死亡”的恐惧,这根“刺”不用埋,本来就深深的钉在观众的心中,剧中通过4个人的死,将这根“刺”缓缓的给拔了出来。
第一个死亡激起的是世俗对死亡的恐惧,第二个死亡引发的是哲学宗教式的对死亡的思考,第三个死亡直接就是对死亡的被动接受,第四个死亡让观众可以坦然、甚至欣然接受死亡。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影片对死亡讲述的淋漓尽致。
好的电影或文学作品,技巧和文采都只不过是吸引阅读的方式,真正决定是作品还是经典,关键在于隐藏于影片或文字之后的思考和对人性、哲理的阐释。
迟来的拥抱只看了一遍,一些情节记忆可能有出入,欢迎批评指正。
无戒365训练营,坚持是一种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