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天麻麻亮,我牵着一只三个多月的小山羊,母亲拿着一根小柳棍在后面赶着,我们到七八里路的集上去卖羊。这是一只波尔小母羊,耳朵大如猪耳,从头到脖颈的毛都是棕色的。由于它肯吃肯喝,长得很壮实,能出手了,决定赶集把羊卖掉。
在我的记忆里,从分田到户,我家的羊圈里没有缺少过羊。最少三五只,多的时候达到十几只。农村人有几亩地粮食够吃的,花钱有点难,喂羊产崽,小羊长成了,带到集上卖掉换钱。
这只小山羊可能发现情况不对,它嘴里“咩咩”地叫,一走三停,眼睛不时望着母亲,仿佛在说:你要把我送到哪里?虽然母亲手里拿着一根小柳棍,也不过是虚张声势,根本没有打它。
父亲让我与母亲一同去赶集卖羊。看着小山羊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我想了一个办法,从路旁薅来几把鲜嫩的青草,挑逗它吃着,然后往前走。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终于到了集上。
来到羊市,早就有几十只羊在那里等候买主了。买羊的人与卖羊的人在讨价还价,羊市里的向导在中间调停。他们的唾沫星子不是白白耗费的,买卖方达成交易后,要给他钱的,那时候一次是二块钱,现在二块钱不止吧。
我们在等人问价。此时,有二个五十出头的男女来到我们跟前,一个摸羊的头,一个摸羊的腰,嘴里说:“这羊好啊!说个实在价,多少钱卖?”,“你给多少钱?”我问。男人说:“活羊价格是17块钱一斤,论斤称,公平买卖。”,母亲问他:“你买羊是杀,还是喂养?”,“家里喂养。”男人回答。“你说的是真话,假如是杀的,多少钱也不卖。”母亲看着他说。男人望望母亲笑了,然后说:“看你是个善人!放心吧,说话算话。”双方谈好了,有称重的人过来称秤。一秤小山羊有四十多斤。那个买羊的人把钱交给母亲,母亲把手指头在舌尖上一点,把钱数了一遍,然后把钱交给我。我拿起钱来左看右看,父亲之所以不来,他不会辨别钞票的真假,我能分辨出来。
这对男女看来是夫妻,当男人把小山羊牵走时,小山羊望着我们“咩咩”大叫,真有点难舍难分。那个女的走到我们跟前说:“这羊好不好喂?肯吃肯喝不?不好养的话,俺会退回来。”,“放心吧!这羊好喂。”母亲告诉她。“你是哪个村的?当家的叫啥名字?”那个妇女又问。母亲说:“不好喂,你把羊给我送来,没关系的,俺是实在人。”母亲把父亲的名字及家住哪里都告诉了她。
听着小山羊的叫声,母亲非常不舍。每卖一次羊,母亲的情绪波动很大。她在这些羊身上倾注了不少功夫,给大羊小羊有感情了。小羊的叫声越来越远,母亲还在那里站着,我对母亲说:“娘!我们走吧!”
过了三天,不料买羊人找上门来了,他擦着脸上的汗说:“你的家真不好找。这羊咋回事?我好草好料喂它,它就是不吃。一个劲地叫,叫得我心烦意乱。”他走到母亲跟前说:“你不是说它肯吃肯喝吗?”,“是的呀!它在俺家实在是这样!”母亲说。小山羊看到母亲,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母亲,那眼神仿佛在垦求母亲把它留下。“这羊不要了,天天叫!忒烦人!”那个男人说。“好吧!不勉强!”母亲说着把羊牵过来,吩咐我去拿钱退给人家,把那个人打发走了。
此后,这只羊我家一直喂养着,它非常可人。每年下窝二次,每次都是四只羊崽,直到它年老。同村人喂羊的人不少,他们的羊每年才下一窝,有的最多才下三只羊崽。这只山羊对我们家贡献不小。人讲缘分,喂养家畜家禽,看来也需要缘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