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庸》耘心解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庸》耘心解之十六:管理之道九门径

《中庸》耘心解之十六:管理之道九门径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6:48 被阅读34次

    《中庸》原文-第二十章(其三)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耘心解读:

    这一节,讲的是儒家的管理之道。

    孔子以自己的视角,提出了儒家的管理之道,即为政“九经”。

    经者,径也,路径,通道。九经,就是为政的九条门经,九条管理法门。

    一为修身也,修身则道立;这是根本,是核心,道立,即仁道因修身而立。而修身的最好方法是“齐明盛服,非礼不动”,就是孝,就是祭,不合礼的事情不做,以礼来严格要求自己。这就如同一个人,想要降伏自己内心的傲慢心,那就用不停跪拜的动作行为来训练自己一样,许多仪式,许多规则,其实都是为了降伏自己的那颗自我的、自私的、傲慢的、放肆的、霸道的内心,以使调柔、圆融,让自己回到道的规则上。

    二为尊贤也,尊贤则不惑,而尊贤的最好表现是“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远离谗言小人,远离美色诱惑,轻财物重德行,讲大义,让贤者做适宜的事,这样贤者必至。

    三为亲亲也,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而亲亲的最好表现是“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亲人必然受到激励。前文也特别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首先要安置好家里人,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让家人齐心团结,为自己营造一个稳定的后方,家庭和睦,而百事自兴。而如何齐家,这里提供了具体方法,那就是要尊重他在家庭里的位置,父即父,兄即兄,尊重他们在家庭中应有的地位,不贬低不僭越;更要重视他们的财禄,给他们应有的经济保障,还要与他们同心同德。

    此前三者,主要强调活好自己,和谐家庭,修身齐家。正如佛教经典《吉祥经》所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四为敬大臣也,敬大臣则不眩,就要“官盛任使”。尊敬大臣,就会让政事不乱,管理有条不紊;而对大臣最好的尊敬与劝勉,就是给大臣足够的支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官吏,供他们任命驱使,要让大臣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地位与权力,把他们从具体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好让他们更好地管理国家。

    五为体群臣也,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其方法是“忠信重禄”。就是要体量、体察群臣,感受他们的辛苦与付出,他们是工作在一线负责具体事务的人员,是真正处理具体事务的部门官员,他们最为辛苦,而对他们的最好方法是信任,并重视他们的财产收入,虽不说高薪养廉,但也必须要让为自己工作的官员们有丰厚的收入。这样天下读书人,有才能的人才会给国家更大的回报。

    六为子庶民也,子庶民则百姓劝,其方法是“时使薄敛”。对于百姓,要像父亲对待孩子一样关心爱护,这样百姓才会更加努力,而对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时令而用,不让百姓耽误农时,更要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此中三者,从家庭投射向国家(工作单位),处理好家庭之外的重要他人间的关系:助理手下,职工,客户。

    七为来百工也,来百工则财用足,其方法是“日省月试,既禀称事”。对于百工,就是要做好绩效考核,让他们所得的报酬(既禀:即饩廩,薪水粮食)与他们所做的业绩相称。这样激励百工多生产用具,财物用度就会更加充足。

    八为柔远人也,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其方法是“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对远方他族之人,要施以怀柔之策,不威胁,不称霸,经常来往,扩大交流,对于远方投奔而来的人,要嘉奖有善行之人,体恤能力差的人。让他们来则安之。

    九为怀诸侯也。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其方法是“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对于诸侯,要极尽爱护与安抚,他们各自独立一方,有自己的军队与臣民,他们世代承袭爵位,对国家天下有着重大影响,如果有些诸侯子嗣断绝,要想办法保住他们的家庭世系,使他们家庭爵位得以延续,对于那些没落的诸侯邦国,要支持他们复兴,帮他们整治乱局,扶持危弱,按时接受他们的朝见与聘问,经常给他们丰厚的馈赠,接纳他们较少的贡奉,这样诸侯就会得以安抚,天下的人谁能不敬畏呢。

    此后三者则是努力扩大影响,向四方拓展业务,处理好与陌生人、重要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于治家、治国、治企皆有参照意义,这就是儒家的管理之道。

    纵观儒家的管理九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个人为核心,以仁为根本点,不断地向外投射的过程,正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

    其实,人的整个生命,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投射,从自己,到家庭,再到家庭之外的主要立身地工作单位,再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自己便是自己整个世界的核心,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首先是自己的问题。自己以一颗仁心,以五伦这一基本的人际关系序位法则,来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关系,就必然实现生命圆融自然。治国治企,皆是如此。所以,孔子把一切宝,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处理关系,关系的核心,就是自己。

    这九条路径法门,可以说正是“仁”的具体体现,是对“五达道”“三达德”的具体落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耘心解之十六:管理之道九门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ca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