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庸》耘心解中国传统文化国风
《中庸》耘心解之七:始于夫妇皆可为

《中庸》耘心解之七:始于夫妇皆可为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10:04 被阅读30次

    《中庸》原文-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耘心解读:

    君子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致广大,君子当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尽精微,指君子当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极高明,指君子要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道中庸,指君子应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

    中庸之道,是君子大道,其放之四海而皆准,天下人人可拥有,道不远人,一般匹夫俗妇皆可知晓,皆可践行,然而,若究其至理至境,却是极为精微深奥,即使圣人也有所不达。

    天地之博大深广,人虽为天地之灵,万物之主,但仍有许多不足与缺憾,仍有许多无可知无可为之事,即使圣人也有其无所通达之处,而这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这博大深广无边的天地之道,说其近,即在身边,举手可为;说其远,无边无际,至精至广;说其大,天下无可容,正如佛家三千大千世界,皆同此理;说其小,小至无极,无人可分裂,正所谓上达于天,下至于渊,其小无内,其大无边,任谁都不可能了知一切,明察一切,即使可知,却不见得可明,即使可明,却不见得可行。而真正的君子,正如舜之必然好问好察,上察乎天,下察乎地,近察乎迩言,明白了其中的“天命”大道,依道修行,隐恶扬善,择其两端,执中而用,这就是中庸之道;故说,中庸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之道,道不远人,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夫妻二人做起,只要用心体察,做到极致,那么也就可以做到天地之间的大道。

    道虽广大精微,而人人可察,人人可行。

    孔子特别提出,君子之道,始于夫妇。夫妇者,二人也,二人依道相处,即“仁”也,二人之间,首在夫妇之间。天下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最根本的莫过于男女夫妻之间的关系了。

    从某个角度说,会处理夫妻关系的人,就可以处理好天下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

    夫妻男女关系,是阴阳关系,是万物的根本关系,是两个不同性别、不同家庭、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男女夫妻关系处理好了,其父子母子关系必然不会差,正所谓家和万事兴,而这家和首先在于夫妻之和,夫妻之和的前提,在于夫在夫位,妻在妻位,各不缺位,各守其位,互不越位,否则,家庭人与人的关系、爱的互动必然失去平衡,其子女的心理几乎必然也会因此失衡。如家庭中父亲不在位,母亲担起全家之责,母亲就必然要活得更加坚强,但她的内心必然充满委屈,缺乏平衡,她会把自己的爱更多地付之儿子,会把儿子当做自己的依靠,无形中牢牢把控儿子的命运,典型如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与儿子焦仲卿;现实中大量的母亲“恋子情结”、婆媳矛盾等等背后,常常都有着家庭夫妻关系失位失衡的因素。

    所以,儒家的“仁”,是“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必须最具有代表性,根本性,莫过于夫妻了。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道就在身边,就在家庭,当我们把这“两个人”的关系之道做到极至,便是天地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耘心解之七:始于夫妇皆可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cz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