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如何学佛5

作者: 贵生艾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1:34 被阅读6次

信感应。相信佛力菩萨力的感应的存在。感应的道理不好讲,但不能不讲。不讲感应,也就否定了佛菩萨的法身境界和加持力,净土宗的“感应道交而接引”的说教就失去了宗教和修持的意义。

但感应说多了,很容易出偏,变得神神道道,变得不正常,把幻觉当感应,也容易使“感应”被一些修道者、弘道者有意无意地利用,在某些人成为出偏的种子,在某些人就变成出名、敛财和“维护形象”、“笼络徒众”手段,因此讲“感应”反而变得危险。

更何况,讲感应也与主流的意识形态不相合,讲多了未必能恰当地“随顺世缘无挂碍”。因此,很多得道前辈除了对弟子讲一些感应的微妙,日常不轻易公开讲感应。禅宗就不讲究感应(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如果真能破相而观,则虽有感应,信亦不迷,不过证明诸佛菩萨之存有、自他不二之实在罢了,除了自励精进,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张扬和可以执着的。

感应是宗教文化、神秘文化的特质,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都讲与“形而上的、神秘的、伟大的、至尊的存在”如上帝、真主、大梵天、诸佛、神仙、道的感应。在中国古代,佛教道教有很多“感应记”流行,如《金刚经感应记》,我很早就读过。还有《地藏菩萨感应记》、《念佛感应记》诸多佛教读物。

高僧、高道传记里也有很多感应故事,比如近现代虚云和尚从南方三步一拜地用近三年时间去朝拜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危难中多次得到文殊菩萨的救助和点化,便是感应;近现代的大愚法师因为苦修“般舟三昧”而感得普贤菩萨亲自现身而传法,大愚法师由此创立“心中心”禅密法门,便是感应。

上世纪四十年代,南怀瑾先生闭关峨眉山时,因在普贤菩萨像前发愿毕生弘扬中华文化,愿普贤菩萨对此大愿作证,而感得夜空显大光明,这都是伟大之心、至诚之心所得的感应,而这些前辈皆有心肠慈悲、道德高隆、愿力广大、修行艰苦、成就卓著、功德无量的大德(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这些感应事件他们生前并不张扬,大多是他们圆寂后由门人整理文献或纪念他们时才说出来的。这就是大德的做略,绝不以感应故事来神话自己、拉拢徒众。密宗大成就者的很多传记里所记载的感应更多,大家读读《密勒日巴大师传》,里面有师徒感应,心佛感应、上师相应等等感应,建议阅读此书,还能以前辈的艰苦修行的精神事迹来激励我等踏实修行,此书中还有很多道歌,也是讲佛法修证之究竟见地的。

对于真正明理而有正见的人,虽信感应之真,虽有感应之实,但绝不迷信。因明理故,因明心故,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则感应不为奇矣。

在基督教文献里,与上帝、基督的感应体验非常普遍,读读《德兰修女传》,就会知道德兰修女一生有无数的感应奇迹。特别在追随德兰修女三十余年的里奥·马斯堡神父所著《特蕾莎修女奇迹的故事》一书里所写更多。(特蕾莎修女即德兰修女,音译有别)

在伊斯兰教的文献里,感应事件也很多,一些修士的神秘体验大多与感应有关。雪漠上师在《光明大手印系列》里谈到宗教体验时不仅讲述了自己的修持体验,也讲到了伊斯兰教、基督教某些著名人物的感应体验,可以参考其书。詹姆斯的名著《宗教体验种种》从心理学角度讲述、探索了很多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体验,其中感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参考阅读此书,我不再举例。

感应的原理是什么?宗教的解释各能自圆其说,而现代科学并不认可感应的存在,心理学和人体潜能研究虽然认可感应,也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如血亲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特别是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生活里很常见;某些动物之间也有信息感应,把一对有亲缘的甲壳虫,一只放南极,一只放北极,先给北极的甲壳虫扎针,南极的甲壳虫立马会有反应。

这也是信息感应,过去前苏联人提出了“微波信息”的概念,以为这种感应是通过微波传导来实现的;植物与人之间也会有信息感应,比如《植物的特异功能》一书里就提到了人与植物的感应。

对感应的原理,我不做具体的探索。这些年探讨感应原理的著作相对较少,有从灵学出发探索的,有结合现代科学常识来比喻的,比如一些人就结合了电视、收音机等的“电磁信号接收原理”来讲述,感应者好比接收信号者,被感应者(仙佛)好比信息源。

这里有个问题,感应者既是接收器也是观看者,比如电磁信号是人主动调频之后才接收的,要有电源、电视,还要有一个打开电视并调频观看的人。人与器合一,才能谈信息感应。“电磁感应说”里,很难将“人、器”(电视等)合一而论。真正的感应中,人的身体存在好比“器”,而人的灵性好比“人”,这样,人、器就合一了。

所以,这种以电磁信号发射与接收来比喻感应现象,还是不太全面的,也需要界定,将人本身的存在比喻为“器”,人的灵性的功能比喻为“能动的人”。

也有人从“互联网”理论出发,认为人类之个体和诸佛神明本身就有神秘的“网络信息系统”相联系,每一个人的大脑如同一台电脑,可以和诸佛众仙连线;甚至,每一个人的灵性也是一个网络系统。我曾经有很多与亲人、好友、恋人之间的心灵感应,感觉人与人的大脑之间,乃至人与人的元神(灵性系统)之间好像联网的电脑。

台湾有学者李嗣涔教授研究神秘文、研究人体科学很多年,发起了“寻找诸佛的网站”的行动。国内一些研究人体科学的学者如罗新教授提出了“两重时空重叠”说,认为我们这个时空和另外一个仙佛的隐态时空是重叠的,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达成感应,比如特异功能者的头部的天目穴可以感应到一些神秘的信息,罗教授称为“屏幕效应”等等。

再如神秘学研究专家王大有先生就从“宇宙全息律”出发讲感应原理,他提出了“宇宙生命信息统一场”这个概念以解释感应。问题是:“宇宙全息律”是一种假说,尚未被学术界、科学界认可;而“宇宙生命信息统一场”也是一种假说。但这些探索都是很宝贵的。

我把这些思路提出来,诸君可以自己研究。感应原理非常难写,在《丹道指月》一书里我也会谈到感应原理,更多的是“神气”的感应层面、天人合一的感应层面,因为这一章非常难写,所以《丹道指月》至今因此未结稿。《易经》体系里存在着感应原理,我将在《丹道指月》里讲述之。

除了和圣者、“本体”如佛菩萨、基督、上帝、真主、神仙、道的感应,还有师徒之间的感应、亲人之间的感应、双胞胎之间的感应,与过去信息、未来信息的感应。

这种种的感应我都体验过,但我从不迷信什么。我曾与一位女士有过很多次心灵感应,远隔千里,我知道她想什么,甚至千里之外的我能感应到她某月某日去某地购物的事情。记录之后在通信中验证了,那时候才刚刚兴起了互联网,我就知道人与人的大脑或者说人与人的元神或者心灵之间也会像联网的电脑一样运作。

这些都是修道过程的景象,略有体验,立即抛弃,专心在道。如果坚持在感应上修持,也许会出现神通,也许会落入精神病和魔障。故真修佛道者,不求神异,只求道本

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的故事非常多,不必举例。人与人之间有如此感应,人与佛菩萨乃至已故的圣贤、羽化的神仙、得道的至人之间,也会有心灵的感应。得道真人虽然肉体羽化,但他们在天地间的精神生命、信息、能量是永存的,而这三者也是三位一体的。

所以,张玉仙能在“灵应”状态得到很多古代得道前辈的信息传导与加持,比如她本来不懂得中医,因感梦而一夜之间会处方看病,这就是“感应”;比如,她从未学过画国画,因为梦见已故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而一夜之间能画出齐派的虾、蟹。

张玉仙的“感应”事迹我研究、观察了八年,深信不疑。比如她处方、写灵应诗,不用和当事人见面,只需要报个姓名即可,她就能沟通信息,那种信息的沟通没有时空的局限。这是“人与人”的层面上的感应,也是“高人与普通人”层面的感应。

按照《华严经》的法界原理,法界是没有局限的,法界里所有的信息都是息息相通的,人能精神透入法界,则信息感应,就非常简单,毫不神秘。理固如是,但需要修道的实证,而实证颇难。

《悟真篇》丹诀所言“要知火候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都是感应。最关键的是与玄空之“神仙”的感应而起到“玄空调火候”的作用。佛教而言,密宗的“上师相应”是感应,净土宗的“念佛接引”是感应。

关于上师相应的理法,可以参读雪漠上师的系列“光明大手印”著作;关于念佛感应的教诲,可以参读《楞严经》里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其文字曰: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信佛者心心念佛,必然能与心心念众生的诸佛菩萨感应。感应,的确就好像调频对上了相应的频道接受到相应的信号而起到作用一样,只不过,念佛而感应,西方三圣接引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更为究竟殊胜。

学佛修持的人,一定要诚心念佛,一是能得感应而得到护佑与加持,二是能因感应而增强信心,三是因感应而得到接引,四是因得到感应而成就。但不要有意识地求感应,有意求感应,往往会因为妄心之求而出现幻觉,或者招引魔障幻化佛像。

佛教故事里就讲过:一个禅僧希望得到感应,结果一条千年蛇精感应其心念而幻化成佛像出现在他面前。正好被一位路过的得道高僧看破,救了这位险被幻象所迷的禅僧。

不要自己祈求感应,而要净念相续地持名,功夫到了,必然感应,必然如愿。而这些“必然”,也而是很自然的事情。《金刚经》里即讲了感应的道理,比如经云:“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这就是感应。学佛者真心修学、读诵此经,诸佛悉知悉见,虽云是诸佛神通妙智如大圆镜智之所见,但本质上也是感应,众生虔诚修持念诵之心,一念至诚,诸佛知之,即是感应。

经云:“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这是“破相”之理,对念佛、静坐中感应所现的“佛像”也要破去,免得因妄而痴迷。禅宗所谓“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如此破相,最为究竟。因明心故,绝不出偏。

因为妄求感应而身入魔障的例子不少,一是心魔作祟,一是阴魔干扰。我在后面讲到“二防”之“防出偏、防入魔”时还会详细论述其理。所以,要以禅宗无相的精神去念佛、去修持,自然会破去很多执着与幻妄,不落魔障。

(待续,连载)

相关文章

  • 修道者如何学佛5

    信感应。相信佛力菩萨力的感应的存在。感应的道理不好讲,但不能不讲。不讲感应,也就否定了佛菩萨的法身境界和加持力,净...

  • 修道者如何学佛2

    以上讲了学佛“四观”中的“观佛法”,观也是一种修持法,观佛法非常重要。现在讲观社会、观家族(家庭)、观自我(...

  • 修道者如何学佛6

    信自力。信自力,是相信自己的修持能获得成就,相信通过自己的修证能道证圆觉,觉行圆满。密宗和净土宗特别强调“他力成就...

  • 修道者如何学佛7

    以上述“四信”竟。以下述“二如”。二如即如法修持、如理行持。 修持和行持不一样,修持重在修炼,行持重在做事;修必须...

  • 修道者如何学佛8

    以上“二修”述竟。以下述“三三昧”。 “三三昧”即三个“三昧”,前两个三昧是《坛经》里讲的“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 修道者如何学佛11

    以上述“二访”竟,以下述“二防”。 二防,防出偏,防入魔,两者不同。防出偏重在身体、气脉或者一般意义上练功、修行的...

  • 修道者如何学佛14

    以上述“二防”竟。以下述“二发”即发菩提心、发大愿。 发菩提心是整个学佛修行的基础,是共心共愿,但发大愿,主要是别...

  • 修道者如何学佛1

    这篇文章拖了两年未动笔,今日著文,谈自己二十四年来修学佛法的感受、感悟,是经验之谈。这里的“修道者”是泛概念,...

  • 修道者如何学佛10

    以下述“二访”。 二访,要访明师,访善知识道友。访明师,一则明师有正见开示,有正法传承;二则,在明师门下有可能会在...

  • 修道者如何学佛3

    上述修道学佛者的“四观”,下述修道学佛者入手的四信即:信因果、信轮回、信感应、信自力。逐一述其精要。 信因果。前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道者如何学佛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cb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