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园里的摇橹艄公
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依照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修建的,园里有1000多名着宋装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商服人员,在园内徜徉,可以切身体会北宋时期城市生活与现代文明社会城市生活互相交融的美妙和谐场景。
记得2010年和朋友一起带小张先生、小赫先生去上海看世博会,《清明上河图》就曾经是中国馆的主要元素之一,还看到一幅有动画效果的清明上河图,画中人物穿行走动,活灵活现。
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里,有一条在古汴河河道遗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人工河——汴河,碧绿的河水围绕整座园林,河上有两座依画而建的石桥,一座是独拱的美丽虹桥,可在桥上一览汴河两岸的秀丽风景;一座叫做九龙桥,七拱相连,与河中倒影、河边垂柳、河上古船相映成趣,恰似一幅美妙的江南画卷。

人工河上可行船,有那种做为实景演出道具用的电动大船和许多无棚小船,大船上有船舱、火炮、旗帜等等道具装饰物,船上还有穿着铠甲衣服拿着盾牌长矛装扮成将领和士卒模样的演员,他们每天除了几场正式的演出活动外,常常驾船在河上穿梭,与游人乘坐的观光船交错行驶,一种恍若隔世穿越到千年前繁华盛世的感觉油然而起。

小小码头上有游人乘坐的观光船,一种是木质乌篷船,还有一种是带平顶遮阳棚,四周可观景通风的木船,都是人工手摇撸,我就是在平顶木船上遇到了一位当地的摇橹艄公。

因为多年前在漓江上乘竹筏船,当撑船大嫂让我试着用竹蒿撑竹筏时,有过失手将船蒿丢进漓江中的经历,所以对这种晃晃悠悠的人工动力小船始终有些怕。
艄公说:上船走船尾的正中间,大步向前迈,坐下后要身靠船栏杆。还有救生衣呢,不要怕。
摇橹的艄公是开封当地人,20年前修建清明上河园时,他家的房子和口粮田都被征用,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清明上河园的职工,每月3500块钱的固定底薪,还有摇船和参与演出的提成,淡旺季平均下来,每个月有8000多块钱的收入。他说,按开封的生活消费标准,这些钱咋都花不完。老伴儿是全职家庭主妇,每天除了收拾家就是给他做饭。
艄公说这些话的时候,笑意盈盈的脸上显现出特别满足和幸福的模样。
他的脸膛晒得黝黑,阳光下泛着汗水和油光,一看就非常结实。他说自己53岁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不用他操心,女儿也大学毕业工作了,特别知道心疼他和老伴,经常让他歇歇别干了。
我一边在慢慢摇晃的小船上看两岸风景,一边和艄公聊家长里短还有园子里面的故事。
艄公说过去摇船没有提成,所以他们不愿意载游客到河上游览,现在公司换了年轻的董事长,每摇一次船有20块钱的提成,一天就可以多收入100多块钱,再加上每天晚上参加“东京梦华”摇乌篷船的演出,还有40块钱的收入,而且不用化妆不用换衣服,因为每天的工作服就是宋装,所以生活、工作和演出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艄公说20年前动迁时给的动迁款,当时可以买四套不小的房子,因为有房住大家都不买,他也没买,只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现在想想就特别后悔,房价怎么涨的这么快呢?
他的疑问,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疑问呢?
艄公说如果有时间,出来玩千万要错开五一、十一和暑假,他还说自己特别喜欢摇船这个工作,热闹还不累,除了有点晒。
我问他退休后想做什么,他说还想在园子里摇船,自己身体好着呢,不想回家歇着。
我能感觉到他爱河南,爱开封,爱摇撸船,爱清明上河园。
船靠岸后,艄公跳下船,用手扯紧锚绳,对着船上喊:走中间,大步往前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