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书籍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一直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承载了无数的智慧,蕴藏了无穷的力量,记录了悠悠的历史,滋养了一代代的风流人物。历史迈入新时代,社会的繁荣开放带来了国内图书的成倍增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书籍的装帧也越来越考究起来。粗看起来,热爱读书的朋友进入了“幸福时代”,可是,如果您已经习惯于徜徉在实体书店里购书的话,现在反倒平添了很多烦恼!
这话从何说起呢?原来,书架上林林总总的图书,多数只能看到个封皮,里面的内容你啥都看不到——塑封起来的书籍占了多数。
从读者角度讲,我都不了解里面的内容,光是看了看花花绿绿的封面封底,就能决定买下这本书???除非对内容很了解,或者点名让买的教材教辅什么的,否则感觉这样购书太荒唐了。殊不知,现在图书比蔬菜更注重策划和包装,遇到“标题党”的几率相当大。另外,有的书论述太深或太浅,有的作者的观点与读者的观点大相径庭,有的不合读者阅读口味,有的竟然是缩编版等等,如果不试读上几页,读者怎么会有喜爱的感觉,怎么会有购买的欲望?还有,对于翻译过来的书籍,需要知道译文水平如何,不读上几页怎么行呢?更不用说个别书排版校对都有问题。
从出版社角度讲,他们认为塑封主要是为了保护书的品相,让书在长途运输、长期展放时不被污损。
而从书店的角度考虑,他们给出的主要理由是,如果不加塑封任读者翻阅,难免留下手印、折痕,污损严重的书便无法售卖。
塑封书越来越多,缺少了看书体验,你还愿意实体店买书吗?但是我们禁不住这样想:图书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也活跃着大量图书的策划者,他们像看待任何商品一样关注着社会的流行色,一旦觉察到人们的喜好,立即找“写手”突击创作,目的无非为了赚钱而已。那么问题来了,策划者一味追热点盯销量,写作者不讲质量只求速度,于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哗众取宠、不着边际的图书,它们与那些倾注大量心血著就的良心大作混杂在一起,一般读者很难辨别。如果不是广为人知的作品,读者只有两个识别方法,一是看这本书的口碑,比如了解豆瓣评分,二是自己亲身阅读。难保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掩盖图书质量的低劣,用塑封的方法造成读者无法当场阅读、无法亲身鉴别的局面,然后用漂亮的封面、极富诱惑力的标题、花钱请的专家名人的推荐评语来误导消费者购买。
另外,书店里常见很多人席地而坐,或者在有限的几个座椅上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对于一些文学作品、漫画书来说,读完就不用再花钱买下。这种读者的行为,书店着实不会赞同的,把书塑封,并且在书店里还要摆上“禁止拆封”的标识,也是可以理解了。
上述理由,有些是出版社、书店自己给出的,有些是我臆想的——但愿是臆想。不管怎样,塑封书是相当多了。塑封书的普遍,严重影响了大老远(相对网购图书)跑到实体书店购书者的阅读体验——他们是传统意义上最钟情于书籍的“书虫”,同时也会给实体书店售书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塑封的理由真的如出版社和书店所说的那样,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既满足购书者体验,又最大限度减少图书损耗,还能刺激人们消费。笔者在这里提出四条:
第一种办法,由出版社同时刊印宣传册,内容包括本书的作者简介、序言、目录、主要观点或内容、精彩片段。要每个正规的发行渠道都保证有宣传册。这就要求管理好发行渠道。
第二种方法,在塑封外面附加一个宣传折页,内容也包括作者简介、序言、目录、主要观点或内容,但是由于宣传页篇幅所限,精彩片段就无法加入进去了。每本图书都要附带这样的宣传页。这比第一种方法成本要高。
第三种方法,每个实体书店都拆开至少一本书,这本书最后只能打折出售。对于图书损毁严重的书店,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宜,而且人工拆书也比较累。
第四种方法,开发专用的电子软件,读者在书店只要扫码即可以限时阅读目录结构、精华内容。由于需要在书架上安装一系列电子阅读器,路边的书摊显然无法有这样的装备,但它可以应用于新华书店系统。
总之,只要一切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做足“体验消费”文章,就可以吸引住大量潜在购买者,毕竟对于很多喜爱读书的人来说,在实体书店购书才是他们的消费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