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传奇》9 夫椒之战

作者: 天宇的日知社 | 来源:发表于2017-01-06 15:40 被阅读0次

    夫椒战败

    范蠡、文种来到了越国,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受到了越王勾践的热烈欢迎。勾践保留了二人在楚国的贵族身份,在越国依然享受贵族待遇,并且暂时以客卿的身份,参与越国的政治。

    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以范蠡、文种二人的智慧,为勾践提出的“兴国之术”,令勾践大开眼界,如获至宝。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越国的军队从原来的几千人,发展至将近三万人。军队的内部编制也从原来乱七八糟的状态,变得有组织有纪律。装备方面也越加精良,阵型、阵法的操练更是勾践原来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的。就这样,本来就骁勇善战的越国人,被高级的军事化管理,训练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可另一方面,吴国人也没闲着。自从老吴王阖闾去世,伍子胥就一直没闲着。伍子胥和阖闾的个人感情极好,可以说,吴王阖闾之所以能当上吴王,伍子胥有着巨大的功劳,想当年是伍子胥培养刺客专诸行刺王僚,吴王阖闾才能从公子光摇身变成吴王;而对于伍子胥来说,他当年遭到楚国奸臣费无极迫害,逃亡吴国,第一个接见他,给他机会的就是公子光,他之所以大仇得报,把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中拉出来“鞭尸”,也完全是仰仗吴王阖闾。阖闾一死,伍子胥的仇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吴王夫差,失去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又是自己的君主,这种感觉不见得比失去父亲差很多,同样也是深入骨髓的疼苦。所以,夫差一上任,伍子胥把所有的朝政都交给了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二人,而自己则在太湖之中终日训练军队,以图早日为阖闾报仇雪恨。伍子胥的一番努力,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将檇李之战时,拥有三万人的吴国军队,升级为十万人。

    没错,吴国比越国提前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此时双方的国力差距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得到范蠡、文种的帮助,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那道鸿沟依然无法逾越。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携伍子胥、伯嚭,点齐全国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来讨伐越国。伍子胥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复仇者,再一次怀着强烈的复仇之心而来,在他的心目中,此次出兵的目的和以往出兵别国都不相同,这次的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杀掉越王勾践,让越国彻底灭亡,将越国的疆土划入自己的地盘。

    越国方面,闻此讯息也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以越王勾践为首,探讨应对措施。依范蠡的看法,这是一次输不起的大战,必须高建城墙,深挖战壕,依靠城池与吴军周旋。最终吴军必当因为粮草补给供应不上而主动撤军。可勾践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他第一受不了被人围着打这种忍气吞声的局面,第二,此时越国的军队力量无比强大,可以确切的说是越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令他很骄傲,不相信有什么军队是他们不可战胜的。其实勾践的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就好像一个暴发户乍富,一定要带一条很粗很粗的金项链,目中无人,好像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有钱的那个,却不知别人脖子上戴的一块翡翠吊坠如果按照价值换成金子,可以把他的脖子坠折。有着这两条原因,勾践第一次当面反驳了范蠡的想法,他决定,要出兵阻击吴国军队,硬碰硬的打一场遭遇战。

    范蠡很郁闷,他知道,自己即将遭遇自初出茅庐以来的第一次挫败。然而,“祸兮福之所伏”,这样一次挫败也可能会真正奠定自己在越王勾践心中的地位。可关于这一切,与范蠡一起出山的文种看的远没有如此透彻,他虽然也有些担心越国会抵挡不住吴国的进攻,可在他心底里,也跟着勾践一起幻想起了一旦越国获胜,军队在战场上大奏凯歌,那时候自己将获得无以伦比的崇高地位时的场面。

    冲动的越王勾践主动点齐兵将,出击迎敌。三万将士从会稽山下的固陵军港出发,进入太湖,朝对岸的吴国开去。双方最终在太湖中的洞庭西山遭遇,这个地方古时候的地名叫做“夫椒山”,于是,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夫椒之战”。

    根据《越绝书》的记载,由于此次勾践出兵并没有听从范蠡的意见,所以也并没有任用范蠡为主帅,而是启用了越国旧贵族石买作为主帅。范蠡、文种二人只是随军出发,却并没有被布置任何实质任务,这种情况好像是勾践在与此二人怄气,意思是,“既然你们认为我打不赢,我就偏偏要带你们来,让你们亲眼目睹我战败吴军的壮举。”石买这个人没有什么才华,而且性情残暴,骄傲自大。不听从忠臣智者的良言相劝,又任用了这样一个人作为军中主帅,勾践此次的命运可想而知。

    对于吴国来说,战争进行的很顺利。从军事实力上来看,虽然越国有着三万刚刚训练好的精兵良将,可与吴国依然相差太远。首先,吴国此次出动了十万大军,这个数字在整个春秋史的各大著名战役当中,也是罕见的。这是越国第一个在人数方面绝对的劣势。第二,吴国的军中主帅为伍子胥,伍子胥的军事能力在春秋时期也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说吴国之前的著名将领——战神孙武排第一,那伍子胥绝对应该排第二。尤其对于水战,是伍子胥最在行的本领。再加上为前吴王阖闾的报仇心切,伍子胥这次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而越国方面,勾践却任用石买为主帅,这个人在《春秋》、《史记》等史书当中连名字都没有提过,只是在《越绝书》中被描写成一个性格残暴的将领,可见其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能力如何。第三,从武器装备方面,越国的青铜冶炼技术高超,可吴国也是这方面的强国,但就士兵装备来看,应该是旗鼓相当。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夫椒之战是一场水战,水战中最主要的武器并不是士兵们手中的刀枪剑戟,也不是战车,而是战船。吴国的战船在春秋时期闻名天下,别的不提,只说当年公子光攻楚国时使用的“艅艎号”,就是相当于今天航空母舰一样的“海上霸主”。可越国方面,虽然造船业也很早就开始兴盛,不过毕竟综合国力和人家吴国差太多,只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经济、技术等方面根本不足以支撑越国建造属于自己的巨型战船。第四,从士气方面来说,在吴国人的意识中,这是一场复仇之战,而且是为他们的先王复仇,伍子胥练兵近三年,一直在给士兵们灌输复仇的意义,等于说这些士兵都是被洗过很多次脑的。如今与越国人见面,自然分外眼红,时期高昂。可越国方面,此次仓促应战,本就没有良好的准备,何况又是出国界在别人的地盘打防守战,士兵们的时期不可能高涨。

    有着这么多劣势的越国军队,在首轮与吴国军队的接触中就遭到了重大打击。吴军主帅伍子胥根据天气、风向等因素,组织巨型战舰顺风强攻,一下子就把越国的水军战阵冲的七零八落。越军主帅石买在钱塘江附近组织剩余的部队重新集结,可性格残暴的他却在这个过程中杀掉了数位在军中与他意见向左的将领。这一下使他彻底在军中失去了威望,令军中人心惶惶,使本就遭到了大败的越军士兵更加没有了凝聚力。而吴国方面,伍子胥再一次表现出了其在指挥方面的高度智慧。他见越军中已经人心惶惶,主帅失去人心,并没有从正面发动强攻,而是不分白天黑夜的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前去袭扰,这令越军痛苦不堪。就这样,几天之后吴国人彻底瓦解了越军的防守,越王勾践率领着几千名残兵败将乘小船逃回了陆地,退进了会稽山。而伍子胥却率领吴军紧随其后,在会稽山下设下重兵,把守住所有下山的通道。

    会稽山上,越王勾践环望四周所剩的区区几千兵马,眼神中流露出了令人怜悯的目光,此时的他仿佛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失去了往日的霸气。所有人都陷入了悲痛的情绪,耳听着着山下吴军的呐喊声、战鼓声,仿佛他们自己就是笼中待宰的鸡鸭。

    勾践拔出了手中的宝剑,用剑刃抵住了自己的咽喉。“怪我没有听从范大夫的建议,轻率出兵,导致咱们刚刚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这么轻易的就葬送在了战场之上。我只能以死来祭奠他们的亡魂。各位兄弟,我死之后,大家各自逃命去吧!越国,亡在我的手中了!”

    就在勾践刚刚举起剑的时候,范蠡和文种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下,彼此会心的一笑。好像这位越王勾践的把戏,在此二位的眼中,被看的一清二楚。二人待勾践话音一落,赶紧一个箭步窜出,从两个方向夺下了勾践手中的宝剑。

    “大王千万不要如此冲动!”,范蠡率先开口,明知是一场戏,自己甘愿要做那第一配角,来配合一下主角的演出。

    “大王如此轻生,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先王?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我们虽然战败,可也不至于再搭上大王的一条性命。只要我们投降,吴国人一定能放我们一条生路,这样,越国也不至于彻底灭亡,大王日后东山再起也不见得是不可能的。”

    “那伍子胥视我为天下最大的仇人,以他的手段,怎可能允许我投降?”勾践很明显被范蠡的一番话说动了心,可他也知道,吴军能够接受投降的可能性很小。

    范蠡道:“在吴军当中,虽然伍子胥一心想要置大王于死地,为死去的吴王阖闾报仇雪恨,可在我看来,真正的主子吴王夫差倒并不一定如此想法。夫差这个人表里不一,好大喜功,而且最重“义气”二字。如果能派人直接去做夫差的工作,绕开伍子胥这一层,说不定能够成功。”

    勾践被范蠡的说法打动了,又与众人一番商议,决定派文种作为使臣,携带宝物,去吴军阵中乞降。而在文种动身之前,勾践也没闲着,既然他的宝剑已经出鞘,不见血就入鞘是不吉利的,勾践亲手斩杀了夫椒之战的主帅,那位性格残暴并且骄傲自大的将军石买,以安抚军士们的心情。

    文种携带着宝物,来到了吴军大营,见到了夫差。文种开门见山,一上来就以卑微的姿态,抓住了夫差性格中同情弱者的特点:“大王,两国交战,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我越国战败,特来乞降,祈求大王能够饶恕我越王之性命,越王勾践,愿亲自入吴为奴,侍奉大王。”

    夫差哈哈大笑道:“想不到勾践这个人如此的没种,既然当初敢在阵前杀我父王,必知今日我会回来报次血海深仇,你的要求,我不同意!“

    文种道:“大王,当日之时,实属误会。想当初,吴王阖闾趁越国国丧之际发重兵前来讨伐,意欲灭我越国。越王勾践组织抵抗,这是任何一个国君都会做的。然而,我越国向来以下国自居,越王勾践当初并没有想到要在战场上杀害您的父王,甚至连杀害吴王的命令都没有下达。全怪那灵姑浮,一戈砍伤了您父亲的脚趾,却也并非致命的伤害,而吴王阖闾也是回到吴国之后才伤病严重,不治而亡。这一切都是误会,再者说您发如此重兵前来伐越,无非是要为您的父亲报仇,如今我越王宁肯亲自入吴为奴,侍奉大王您,这对您来说,不是报仇报的更加痛快吗?越王勾践为人磊落,出此下策只为大王您能给越国留下一块地方,让祖宗们的基业不至于断送在他的手中。”

    文种这一番话说的夫差很受用,这很符合夫差的思维方式。反正是报仇,也不一定要杀了他,若把堂堂一个越王带回吴国给自己养养牛、喂喂马、端端屎、倒倒尿,岂不更加大快人心?至于越国,到是可以给他们留下一块丁点大的地方,反正自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接手管理整个越国的疆域。再者说,作为一个国君,最不愿意的就是祖宗的基业断送在自己的手里,这点夫差也很能体会勾践的心情。只要越国以后不可能会对自己再产生威胁,杀不杀勾践,其实无伤大雅。更何况,山上的勾践还有那么几千人马,如果当真断绝了勾践的后路,这些人做困兽斗,还真得付出点代价才能将他们全部消灭。想到这,夫差的眼神开始闪烁起来。

    一旁的吴国太宰伯嚭看到夫差这个样子开口说话了:“没错啊大王,蹂躏他比杀了他更加有趣,以这样的方式报仇,先王阖闾会更加开心。”

    拍马屁,迎合领导口味,是伯嚭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不是什么真本事,能把马屁拍的响,也绝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就能看的出来,在礼义廉耻被人们踩在脚下,“笑贫不笑娼”的如今,哪个人不想拍自己领导马屁?可真能拍好的又有几个?这在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想与不想的问题,当真要上升到能力的高度。伺候领导,能让领导舒服是最重要的,对待夫差这样的领导,伯嚭的马屁总能拍的天衣无缝,让夫差既不会觉得他做作,又很受用。自从吴王阖闾去世,伍子胥一心投入到军队的训练当中,很少与吴王夫差沟通,伯嚭看准了时机不断的在夫差跟前谄媚,如今他在夫差的心中很有地位。

    夫差刚要说话,军中大帐的帘子突然一挑,伍子胥从外面气急败坏的跑了进来。

    “先王不要听此人在这妖言惑众!”

    伍子胥站定,喘了口气,指着文种说道:“想要投降?门都没有!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要彻底灭掉越国,一定要对勾践乃至所有的越国贵族斩草除根!回去告诉勾践,乖乖的下山投降,还能留他个全尸,把他葬入你们越国的祖坟,如若不然,我必像当年对待楚平王那样,将他碎尸万段,抛尸荒野!”

    文种被几个军士上来架出了大帐,临出帐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夫差。此时的夫差脸色铁青,看着伍子胥的眼神参杂着怨恨之色。而一旁的伯嚭则是看着伍子胥的后脑勺在暗自窃喜。

    文种回到了山上,找来范蠡和夫差,把在吴军帐中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勾践听到最后的时候脸色很难看,绝望的眼神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脸上。可一旁的范蠡听了之后却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笑容。

    “果然不出我所料,只要伍子胥在,投降之事必然不成。但夫差的态度很明显是动了心,如今伍子胥这一冲撞会使本来还犹豫的夫差更加坚定了要接受投降的决心。当然事情还要迂回一下,文种兄还要再跑一趟吴营。这次要趁着天黑,偷偷的去,进了吴军营地以后,直接去找那个太宰伯嚭。从他这个人的面相就能看出,他是个贪财好色之辈,文种兄此去要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送给伯嚭个人的好处。之后,向他提出,要他引领,单独面见夫差。他收了咱们的好处必然会帮咱们办事儿,况且一旦夫差接受了咱们的投降,他的好处还在后面,我越国每年都单独给他备一份礼物。这样,他必然将你引见夫差,只要夫差点头,那伍子胥拦也拦不住!兄弟你不如即刻动身,我们这边趁夜收拾一下,做好投降的准备。“

    一切正如范蠡所预料的样子发生了。当晚,文种便买通了伯嚭,并在伯嚭的指引下单独会见了夫差。夫差白天被伍子胥刺激了一下,晚上的态度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文种并没有做更多的游说,投降的事情就被夫差答应了下来。投降的条件主要有这样几条:

    第一,取消勾践“越王”的称号,携夫人和一位越国重臣一同入吴为奴。

    第二,越国的百分之九十的国土归吴国所有,只给越国保留都城会稽及周边的一块小小的地方。

    第三,投降以后的越国要永远向吴国称臣,每年向吴国进贡大量的物资和稀有之物。

    第四,仁慈的吴王夫差特准许勾践在战后先回国整顿内务,宽限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勾践主动入吴。

    次日清晨,勾践拿着投降书,带领着所有山上越国的文臣武将,下山投降。投降的过程很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唯独伍子胥的眼中布满了愤怒的血丝,他整个人好像一个愤怒金刚一样,散发着恐怖的气场,对夫差所做的一切怒目而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国传奇》9 夫椒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fx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