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荀䓨的军事改革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07:38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故事176

楚国令尹公子贞得到了陈国的归顺,又移师攻打郑国。因虎牢关有重兵戍守,难以走汜水这条路,只能由许国往颍水而去。

郑僖公对楚国大军非常害怕,召集六卿共同商议对策。六卿分别是:公子騑字子驷、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嘉字子孔,这三位都是郑穆公的儿子,是郑僖公的叔祖辈;公孙辄字子耳,是公子去疾的儿子,公孙虿字子蟜,是公子偃的儿子,公孙舍之字子展,是公子喜的儿子,这三位都是郑穆公的孙子,承袭父亲的爵位担任卿士,是郑僖公的叔辈。这六卿一向执掌朝中政权,受人尊敬。

僖公髠顽心高气傲,肆无忌惮,对这些重臣不加礼遇,因此君臣之间多年不和,尤其与上卿公子騑水火不容。这天开会讨论的时候,僖公打定主意,要坚守城池等待晋国相救。

公子騑开口道:“谚语说得好:‘远水哪能救近火?’不如归顺了楚国。”

僖公说:“一旦归顺楚国,晋军就会来,那怎么抵挡?”

公子騑答道:“晋国和楚国,谁能怜悯郑国呢?为什么要在两个国家中做出选择?谁强大就事奉谁。今后,在边境上准备好牛羊玉帛,楚国来,就和楚国结盟;晋国来,就和晋国结盟。双雄争立,郑国必然遭受委屈。分出强弱,我们就投靠强者。用这个办法来保护国民,不也可以吗?”

僖公不肯听从他的意见,说道:“如你所说,郑国朝三暮四,早晚受盟,那就永无安宁之日了!”便要派遣使者向晋国求援。大夫们都害怕违抗公子騑,没有人肯出使晋国。

僖公愤怒不已,亲自出行,这天夜里住在驿馆中。公子騑派门客埋伏在此,刺杀了僖公,对外宣称其暴病而亡。立了僖公的弟弟公子嘉为国君,称为郑简公。

公子騑派人报告楚国说:“归顺晋国都是髠顽的主意。现在髠顽已死,郑国愿意与楚国盟誓,请求休战!”楚国公子贞与郑国盟约并撤兵。

晋悼公听说郑国又归顺了楚国,便询问大臣:“现在陈国、郑国都背叛了晋国,应该先征讨谁?”

荀䓨答道:“陈国小而偏,对晋国的成败没什么作用。郑国是中原枢纽。自古以来,要想称霸,就必须先让郑国归顺。宁可失去十个陈国,也不能失去一个郑国。”

韩厥说:“荀䓨判断准确,见识高明,能安定郑国的一定是他。我已年老力衰,愿意将中军斧钺让给他。”悼公起初不同意,禁不住韩厥一再坚持,便答应了。

韩厥告老还政,荀䓨接替中军元帅一职,统率大军攻打郑国。军队到了虎牢,郑国人请求结盟,荀䓨同意了。等到晋军返回,楚共王亲自伐郑,郑国又归顺了楚国。

晋悼公很生气,询问大臣们说:“郑国人反反复复,军队来,就归顺,军队走,又反叛。现在想让他们长期听命,该用什么办法?”

荀䓨献计说:“晋国之所以不能收服郑国,是因为楚国人奋力与我们相争。现在要让郑国归顺,必须先让楚国衰弱,要让楚国衰弱,必须采用以逸待劳的办法。”

悼公问:“什么是以逸待劳的办法?”

荀䓨回答:“军队不能屡次出动,出兵次数一多,士兵就会疲惫;诸侯不能屡次征用,征用次数一多,诸侯就会怨恨。国人疲惫,外人怨恨,以此对抗楚国,我认为是不能取胜的。我想将晋国四军分成三军,诸侯各国也相应分派配合。如有战事,每次只动用一军,轮番调用,楚进则我退,楚退则我进,用我的一军,牵制楚国的全军。让对方想打仗打不得,求休战又求不得。我们没有战死沙场的凶险,楚国却有道路奔波之苦,我们能迅速出兵,楚国却难以快速应对。如此一来,楚国疲累不堪,郑国就能安心归顺晋国了。”

悼公高兴地说:“这个计策很好!”便命荀䓨在曲梁(今山西潞城市北)练兵,将四军一分为三,制定轮番出征的制度。荀䓨登坛发号施令,坛上竖起一面杏黄色大旗,上面写着“中军元帅智”。他原本为荀氏,为什么却写“智”字呢?

原来,荀䓨、荀偃叔侄俩同为军中大将,姓氏相同,怕难以分辨,引起混乱。因为荀䓨父亲荀首的采邑在智地(今山西永济县北),荀偃父亲荀庚曾经担任过中行将军,所以又用智氏、中行氏来进行区别。从此,荀䓨称为智䓨,荀偃称为中行偃,军中发布命令就不乱了。这是荀䓨颁布的军法制度。坛下分别设立三军:

第一军,上军元帅荀偃,副将韩起,鲁、曹、邾三国出兵跟从,中军副将范匄接应;

第二军,下军元帅栾黡,副将士鲂,齐、滕、薛三国出兵跟从,中军上大夫魏颉接应;

第三军,新军元帅赵武,副将魏相,宋、卫、郳三国出兵跟从,中军下大夫荀会接应。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左传》等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和戎之举:晋悼公霸业后顾无忧

吴楚交锋:鸠兹水战

楚共王与晋悼公之争:宋、郑鹿死谁手?

赵氏复兴:晋悼公拨乱反正

晋国内乱:“三郤”遇害与厉公之死

相关文章

  • 《走出焦虑风暴》摘抄3

    1~以逸待劳 在古时军事思想中,“以逸待劳”喻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以饱待饥,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

  • 16 在不确定的纷纷扰扰中,有没有以逸待劳的方法?有的

    方法# #军事# #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以逸待劳#来源:得到app《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见】 虚实论是...

  • 「罗马人的故事68」:帝国军事战略与税收改革

    军事改革 奥古斯都作为一个实用主义,及时的对罗马军事进行改革,众所周知,罗马以军事起家,一路打劫别的文明才有了今天...

  • 春秋战国的一些改革

    1、赵烈侯的改革 倡仁义,行王道。采纳荀欣的建议,在用人、财政上进行改革。 2、韩昭侯的改革 前355年,韩昭侯任...

  • 以逸待劳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 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

  • 以逸待劳

    富可敌国有何用, 包公铡下法不容。 清官轻易垂千古, 却令今人梦成空。

  • 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之第四计:以逸待劳。此计出自《孙子兵法•军争》。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与敌军作...

  • 以逸待劳

    这天,穷人骑着马去外地办事,中途感觉又饿又困,便决定在前面的小树林里休息一会,也慰劳一下空空如也的胃。 穷人把马拴...

  • 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是:“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使敌人处于困境,不一定采用直接与敌作战的方法,利...

  • 论荀攸的谋略

    荀攸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有军事谋略,一直在曹操的身边,跟随着曹操,曹操做的每一件有成就的大事,都是在荀攸的辅佐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逸待劳:荀䓨的军事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a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