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慢成长今日看点心理专题推荐集
不要用“原生家庭”绑架自己

不要用“原生家庭”绑架自己

作者: Naust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21:02 被阅读0次

    01   个人与原生家庭的咬合纠缠

    我的朋友圈,曾经被一篇标题为《你的原生家庭,到底对你有多大影响》的文章刷屏。

    文章中引用了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的观点: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并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原生家庭”的重要作用: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因此,我们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

    被刷屏之后,我对“原生家庭”相关论断的关注比以往更甚。

    “原生家庭”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也就是父母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甚至是在自己新组建家庭中的表现。好的原生家庭产生的影响大抵都差不多,不好的原生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伤害程度就因人而异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热播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剧中女主角之一樊胜美就是“原生家庭”藩篱中挣扎的个人。

    樊胜美是外资公司资深HR,美貌如花。她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环境中,父母是典型的农村思想,认为女儿是家里的一份子,就该补贴哥哥购房首付,帮忙负担家里债务。偏偏樊胜美的哥哥还不学无术,脾气冲动、经常闯祸,她需要没完没了地贴钱善后。虽然樊胜美一直展现自己善良、仗义的那一面,但家人对她的索取却永无止境,父母的每一个电话都是为了要钱,即使是在樊胜美交完高额房租经济状况极其窘迫的情况下,仍然能说出“要不你搬到公司去住两个月”的狠心话。

    不管多埋怨自己父母的不公正,不管面临多艰难的处境,樊胜美总是不断地强迫自己想出办法,心软地一次次满足父母的要求。

    但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父母了吗?没有。

    在她因紧张年老的父母会出意外、深夜跑到火车站广场大哭着找到父母之后,母亲却在她租住的小房间里指责她将钱“浪费”在衣服鞋子上,不能像她哥哥一样“给樊家生出个孙子来”;当她为了凑齐父亲十万元的手术费走投无路甚至打算出卖身体的时候,她的母亲却舍不得卖掉儿子的房子。

    在这样的家境中长大的樊胜美,从小缺乏家庭温暖,骨子里自卑、缺乏安全感,同时又要强,害怕嘲笑,怀揣着对都市的幻想,希望在城市打拼安家。然而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相比较于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工资太微不足道,因此樊胜美在剧中表现出对嫁个有钱人、拥有奢侈品、进入上层社会的极度渴望,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剧中,看到樊胜美在被家庭压榨、被爸妈哥嫂的电话催逼、被讨债人威胁的时候,真的很心疼,甚至在想,这样差的家庭,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什么如此痛苦,却又还如此眷恋?为什么还不觉悟呢?

    但是樊胜美没有。

    02   你的愿望真的是你的选择吗

    深入探究一下,樊胜美的愿望真的都是她自发的选择吗?

    原生家庭对金钱的不断索取、对女儿的贬低利用、对儿子的娇宠溺爱,虽然给樊胜美造成了长期的巨大痛苦,但是也在不自知中影响着樊胜美所有的选择。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总体上可以表现为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说人话,就是你是否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人爱的、不会被抛弃的,你认为自己被人看重、尊重、需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是高还是低。

    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决定了其生命状态。而决定自我价值感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获得的爱有多少。

    樊胜美就是个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纵使受到万千的折磨,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仍然无法毅然决然地拒绝父母的无理要求,不仅不想和原生家庭断绝关系,还会在这段关系中一味地付出,只求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同。

    她省吃俭用,和两个小姑娘租住一套房子,自己工龄最长,却选择了最小最便宜的房间;她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都拿来汇给家里,哥哥的首付、结婚生孩子的费用都由她承担,因为这样父母会高兴。

    她想尽办法给哥哥安排工作,为哥哥打人善后,即使在面对救父亲的抉择关头,她宁愿抛弃尊严出卖色相,也不肯逼父母卖掉哥哥的房子筹手术费,因为这样父母会高兴。

    她想嫁有钱人、想过上富足的生活,那样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给家里提供金钱,因为这样父母会高兴。

    ……

    在类似情况下,“棍棒底下出孝子”具有一定的现实道理,父母越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越是对爱有深切的渴望,想尽办法,卖力地表现,向父母表示自己的“归顺”,每一次的妥协都是在向父母确认:你爱我吗?我在你心里重要吗?

    很遗憾,一般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都不会回答“是”,所以,这类低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就会孜孜不倦地、一遍又一遍地委屈自己,把自己牢牢地限制在原生家庭的枷锁里。

    03  不要用“原生家庭”来绑架自己

    “三岁定八十”的观念深入人心。网上说,很多心理咨询师都认为80%儿童的问题缘于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父母的问题,又有80%缘于他们本人小时候自己父母的问题。

    难道这个循环任谁都无法摆脱吗?

    《巨婴国》的作者、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在天涯论坛上发起一个标题为“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帖子,内容是举例说明很多父母的言行根本谈不上“爱”,点击量一百多万,盖了两万多楼,直到现在还有人在下面跟帖和回复。

    看来几乎人人都能列出一张父母伤害自己的清单。部分人看过了帖子,理解了父母也有可能是严重心智不成熟的人,在这个前提下成长过程中诸多问题、矛盾就可以得到解释,从而找到了自己内心矛盾纠结的出处,这是积极的方面;还有部分人从此沉浸在对“原生家庭”的归因中,认为原生家庭即是自己的命运,再多挣扎也没有用处,这是消极的方面。

    但是,人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为了归咎错误,而是为了不至于在浑然不觉的状态下,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自己的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和家庭密不可分,成长中的家庭环境会影响你今后的人生和生活状态,而用怎样的方式面对完全取决于自己。

    在一档名为《旋风孝子》的综艺节目中,陈乔恩自述“妈妈小时候压力很大,总会‘打乔恩个措手不及’”,在录制访谈的时候,陈乔恩甚至仍然表现出恐慌的神色,并且在与妈妈互动的时候一度出现尴尬的沉默。不和谐的母女关系必然在乔恩的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但从陈乔恩出道以来所参与的系列影视歌作品及获奖经历来看,它并没有成为陈乔恩的绊脚石,也没有导致陈乔恩限制了自我可发展性,成为历经人生险境的“弱者”。在节目的后半段,陈乔恩和妈妈之间也出现了更为温馨的气氛,度过了她“无比开心的跟妈妈的24小时”。

    陈乔恩不是一个个例,她只是一个典型。

    糟糕的父母,不但无法给孩子爱,反而还把自己的困境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是反过来跟孩子索取,让孩子也失去爱的能量。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伤害,都是终生的,不可逆的。试图改变过去,是一件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事情。试图与浸润于骨血中的“原生家庭”完全脱离,也是一件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事情。时光无法倒流,今天的自己正来自于过去的自己,没有回炉再造的机会。

    因此,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要做的,永远不是逃避和抱怨,捆绑自己的双腿,龟缩在成长的阴影中;而是去发现、理解和接纳,找到真实的胆怯的自我,然后伴随着年岁的增长,鼓励着自己积极地迈开步伐,继续朝前走。如果原生家庭于我们而言是一个伤疤,那么能使它愈合的只有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用“原生家庭”绑架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ra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