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过一镜湖,看到自己的影 -
高敏感族如何走近不受内耗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受限于自己,才令我们在生活当中没有办法感到和谐,甚至感觉到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阻碍。而这些,总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我们的情感和意志,甚至我们的人生。
这样的内耗,对于高敏感的人,尤其容易深受影响,甚至,已经成为了生活当中的一种习惯。
生活当中的困难总是繁而复杂,外在的困难,亦或内在的困境,其实都和我们自身有着潜在的联系。如果我们一直都不够了解它们,不明白它们为何而来,它们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就会一直受到它的牵制,一直受困。
一个人的内耗,虽然不及外在困难那样令人感到棘手,但是却如同慢性疾病一样,长期侵蚀着我们的身心,造成我们的能量大量损耗,影响着我们的成长与发展。
高敏感族的内耗,主要表现为容易心累,容易自卑,以及自尊和自信关系的不平衡。
我们会很容易感到心累,是因为我们的神经比较敏感,会比其他人容易感知到更多的东西,当我们遇到别人都觉得不以为然的东西,我们的情感触角早已经发生反应,感受到别人未能感受到而触及我们情感和心理反应的东西。
而典型的高敏感型的人总是给自己设定很高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这往往表现为追求完美,而苛待自己。因为我们会更加憧憬美好,在意美好,于是更倾向于期盼美好的结果出现,这样才能让我们感到欣慰与满足。
而高标准往往意味着高难度,以及高的失败概率,这样一来,高敏感型的人当然会很容易感到挫败,而敏感特质同时又会强化挫败感,让我们因为事与愿违而感到无可奈何,致以心累的情感内耗。
而我们的高标准又是源于自卑而来,这属于低自尊个体的一种补偿策略。正是由于自卑,然后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设定出高标准让自己去践行,例如潜意识当中总是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于是越会努力去遵循高标准的要求,想通过行动带来的改变,让自己值得被爱。
我们的行为方式总会与所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不符。当我们的所作所为与社会的标准有出入的时候,自卑的心理会让我们很容易去质疑自己,然后在内心对自己进行批判。而且,低自尊和高标准总是互相强化。
我们总是因此对自己感到失望,那些高标准也会对我们的自我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当我们以这些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因为难以企及,越来越越自卑,越来越容易心累,丧失更多的能量,导致我们疲惫不堪。如果经常如此,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这是要极其警惕的!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很弱很模糊,缺少对自己全面而真实的认知。
自尊是对自我的核心认知,对自我综合价值的肯定。很明显,高敏感族的自尊是难以让自己挺直胸膛的,因此,自尊和自信的关系便难以平衡。很多人因为自己的低自尊,而想要通过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尽管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也对所擅长的领域充满自信,但是他们却依然质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确认。这就是自尊与自信的不平衡。
当我们对自己内耗的缘由有所了解,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去防止与缓解这样的内耗,保护自己。
如果我们总是因为高标准而让自己频于陷入内耗,我们就应该适当地降低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至于被不贴切的高标准赋予“重担”。如果尝试着反抗高标准,我们会发现,令自己难以接受的可怕结果并不会出现。便可以在现实当中认知到实际情况,甚至以亲身的体验来改变对自己的要求。
“当语言不再有效时,我们就需要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改变固有的观念。”
慢慢地,当我们在亲身经验当中感觉到即使没有实现我们的高标准,我们依然能够坦然和放松,我们就会内聚自己的能量,有更多的精力去全然地投入生活,而不是被心绪左右。就这样在进入体验之后,慢慢地过渡到新的状态,让自己更加自由和从容。
我们太容易去设定一个高度,不管是对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还是我们内心所盼的高自信,我们总是靠拢着完美主义的期盼,希望自己可以实现高标准的目标,企及高自信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对真实的认知缺失,我们没有对真实拥有全然的了解,也没有感悟到真实的力量。
当我们渴望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才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在自信不足的当下,这份当下的真实,其实有它自在的力量。倘若我们愿意以当下的状态面对,勇气便已经随即而来,完全不需要等待勇气与信心。
我们不去期待一个未来的状态,来抹煞当下的状态,而是坦然于面前的自己,这便是以真实与世界处之。
不担心自己尚不够好,不去因此隐藏自己,不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不去因此努力证明,不期待自己抵达完美,不去因此谴责自己,不去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不因此而内耗能量。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本然力量,因为那是真实。
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走近不受内耗的状态,才得以拥抱从容和自由。
往期相关文章: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在这里,见你所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