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晚上看部以前的电影,也算是疲惫中的一点可贵的安慰。这次,我选的是号称“2011年最具艺术气质电影”的《黑天鹅》。片中出现的种种幻觉令人惊心感叹。想必只有醉心艺术的人,才会全力将身体展现到超越极限的程度,以此来表现自我。
导演对明暗和黑白色彩的运用令人印象深刻,颗粒感和刻意粗犷化得影像风格与整个故事的节奏、主题非常吻合。编剧也具有相当的水准,整个故事虽然节奏缓慢,但处处都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感和巧妙的推动力。
电影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探讨了人自身关于欲望、身体和艺术关系的问题。“你们有谁刻意一个人同时出演两个角色呢?”这真的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一个人同时出演两个角色,就意味着她自己要背叛自己、诱惑自己、撕裂自己,然后,毁灭自己。但是,完美的表演和完美的人生就是这样。Nina知道自己不能,但她爱艺术,渴望完美,因此,她必须要找到白天鹅背后的部分,必须要发现自己内心里潜藏的邪恶和诱惑。导演说:“你的本性在妨碍你,赶走它,释放你自己。”就这样,Nina开始了寻找和释放,最终,她成功了,但也走向了自我极端紧张状态下的崩溃和毁灭。
看报道得知娜塔莉-波特曼那段时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她说:“我感到相当有趣,因为这部电影用很多方式去探索艺术家的自我。”的确,她在精湛的渲染着芭蕾舞者自我与本我的紧张、背叛和依恋时,给人一种逼真的真实和动人心魄的表现力。
电影同时表达了艺术家对于自我的掌控能力,他们在很多时候都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Nina在舞台上盛装演出大获成功的时刻,白天鹅胸口汹涌而出的鲜血令人心碎,含泪的目光下,不疯魔不成活的魔咒中,完美和死亡一起到来——
事实上,人生中对于自我身体和精神的控制和反叛,不仅仅只限于艺术范围,白天鹅和黑天鹅其实可以理解为白昼和黑夜的交替、爱情与背叛的相互引诱、诚实与谎言的相互吸引、表演与生活的完美融合---白天鹅是经过修饰和美化的部分,黑天鹅是裸露和真实的部分。大多时候,我们太看重白昼,又太忽视着黑夜。不曾察觉生命至少有一半是在黑夜。夜深人静,心神仍在奔突和浪游,更因为,一个明确走在晴天朗照中的人,很难在心魂的黑暗与迷茫中挣扎,黑夜与白昼之比因而更悬殊。人们只是更容易天真地批判黑天鹅的邪恶,赞美白天鹅的美好,岂不知那原本是同一只天鹅身体上不同时刻的羽毛。无奈,人生的趣味和判断力有时就是那么肤浅。
“I can feel it ,it's perfect.”
To Beth, to Nina, to beauty------
每个人心中都有黑天鹅,那是有一个时刻会出笼的心魔。看到第三遍时,我看出的是一个内向者的悲哀,一个在非黑即白的理论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女人的困惑:她必须要粉碎自己,去触碰那些被自己当做底线的人和事,将黑白合一。
当然,身为一个内向者,一个青涩执拗的白天鹅,如果能一直蜷缩在自己的洞穴里是安全的。但成为《天鹅湖》主演的机遇,将她从这个内向的洞穴里拉了出来。在现实中,她要去竞争,一次再次突破自己性格的底线,慌乱地揣测舞界潜规则,笨拙地模仿前主演的处世之道。在舞台上,她不光要揣摩可以让她本色出演的白天鹅,还要释放欲望,开拓内心的疆域,揣摩黑天鹅的热烈与邪恶。于是,被所有一切激发着,她终于超越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安全线,突破了母亲设下的警备区,一脚踏入深渊。
《黑天鹅》其实是一个内向者失去了内向的权力,失去了熟悉环境的隐蔽,走向危险荒野的故事。但,正如韩松落所说,“这个荒野,是行者必经”。是一切被最初的执拗、未经洗礼的世界观笼罩着得人必须要接受的粉碎和重组。
看完了韩松落的《童年阴影》,有人认为:“社会提供的自我重建,恰恰是和小孩子童年阴影相反的东西。有严苛的家长,但是也有温和有爱心的老师,有童年分离经历,但是也目睹过天长地久。”其实,那只是社会重建课程的一种吧,多数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乐于提起童年阴影,是为了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我们渴望温情抚慰,其实是为了将这种行为反复固化,并糊上一个合理的表皮,真正有效的重建历程,是粉碎性的,是碾碎重组而不是温情抚慰。
的确,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粉碎,过去的都不要、都打破,所有的底线都去冲一冲,像Nina那样,不要白色,去试试黑。因为,白色未必是唯一的标准,有时候,善得经过和恶的交融对抗,才不至于丢失或者渐渐模糊,底线没经过小规模的冲溃,就无法免疫激活,难以在必然到来的更大溃败中屹然挺立。
过去的终将过去,愿我们都在部分粉碎自我中执着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