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开放初期,乡村文化生活也日渐活泛起来。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最为辉煌繁荣的时期,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赶上了那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美好时代。在那几年,我们街上的露天电影院,先后放映了三四百部中外电影,以国产电影为主。那可是我们童年少年时期一段浓墨重彩的记忆。祖母带着我们五六个孙子孙女,几乎是场场不落地看了几百部电影。
半后晌的时候,大人们都在地里干活。我们和小伙伴们还在沟坡放羊或在地里割草。其实干活的时候没有说话和玩的时候多。大家一边说着昨晚电影的情节,一边交流着观感。这时候,只要村里高音喇叭一响,我们知道要播送今晚放电影的消息了。赶忙侧耳倾听,果然是何林叔的声音:“各位群众请注意,各位群众请注意,今天晚上八点,咱们电影院放映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喜盈门》《小街》两部影片,欢迎到时观看。”一想到晚上还可以去看电影,我们几个小伙伴心里都很激动,干活也更带劲了。
流光碎影,赏心乐事(二)其实不在广播里说,我们也早已经知道今晚放映什么了。因为整个集上,从南头到北头三里长街,在各个主要的路口都贴有“今日放映”的彩色电影海报。很漂亮的红色或蓝色、黑色毛笔字,是彩色故事片,还是武打片、动作片,或古装戏曲片,片名是什么,几点开映,每天都有预告。我们一般是从离得最近的丁字街的水井旁,或放学时在学校路口看到当天的影讯,都是赶集上街的必经之路,每天路过的人很多。
每天晚上看电影成为乡村的盛大节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种轻松的喜悦当中。最兴奋的要数小孩子了。小伙伴们喜不自胜,奔走相告。大人们收工时,也互相吆喝着“晚上看电影去”,人们的聊天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话题。
天还很亮,我们就催着妈妈赶紧做晚饭,随便扒了几口饭,我们几个就搬着小板凳,和祖母一起走向位于中心街路北的露天电影院。
那儿已经很热闹了,卖东西的吆喝声,大人喊孩子的声音,大声说笑的声音,此起彼伏,使乡村集镇上的小街,瞬间有了一种繁华的味道。早来的都是想占个好位置,也图个热闹气氛。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白天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晚上电影开映之前,立在凉风中叙叙话,拉拉家常,生活多美好,心里多敞亮啊。
那时的乡村电影院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不仅仅满足了农村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使暗夜的乡村因此有了些许喧闹和繁华,开始具有了几丝城市生活的气息。乡村开始有了夜生活,这使无限向往城市生活的大人和孩子们都抑制不住地兴奋。
2
祖母照例是两毛钱买一张票,然后一手拉一个小的,在检票口把我们五六个全都拽进去。那时我们两个大的都已上二年级,已经感到不好意思,就让祖母多买两张票。祖母说不到十岁的小孩哪有买票的,等大了再买。她可不管这些,她是要倚老卖老的。放电影的、检票的等等都是一个队里的,都是她的子侄辈,都要喊她“大娘”的,他们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通通放行。
大约有一个操场那么大的电影院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小孩找大人,大人吆喝孩子。大家互相招呼着,大声喊着自己要找的人的名字,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那气氛热闹,祥和,令人心里踏实。
放映员何林叔正在调试机器,一束亮光从放映机发出,打在银幕上,小孩子们纷纷举起双手,看自己的小手在银幕上晃动。有几个半大孩子干脆爬到后面的树上或人家的墙头上,省得有人挡住视线。这是就是乡村的盛大晚会呀。小孩子们就喜欢这种热气腾腾的气氛。
我们往往是坐在正中间的,不远不近也不偏,看得清。若是去晚了一点,祖母是无论如何要拉着我们挤到中间去的。我们围坐在祖母身边,有时候就席地而坐。祖母把容易发困的小堂弟抱在怀里,很有兴致很投入地看着。祖母生怕我们看不懂,还不时地给我们指点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祖母不仅喜欢看《忠烈千秋》《屠夫状元》《七品芝麻官》《墙头记》《诸葛亮吊孝》《五女拜寿》《女驸马》《对花枪》等历史剧和古装戏,也喜欢看《喜盈门》《甜蜜的事业》《月亮湾的笑声》等现代剧和反映农村新生活的戏。
流光碎影,赏心乐事(二)虽然那时儿童片比较少,但只要是电影,不管看得懂看不懂,我们都喜欢看。那几年我们看的电影可多了,要是一起说起来,估计能说出上百部。银幕上那些活动的人物和风景画面,给乡村的孩子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从此对远方有了最初的向往。
3
放电影的时候,常常需要去“跑片子”。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乘着夜路去其他放映点拿电影片子或送片子,往往要跑十几里夜路,很辛苦。有时片子一时没送过来,这边观众等得也焦急,但仍很有耐心,不到半夜人们不会散去。
在换带子的空当,戏院里就会出现小小的骚动,吹口哨,大声喊叫,乱跑,打闹,等等。最为兴奋的是换片的空隙,三五成群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到银幕前后,利用放映机的亮光,在一片白色的银幕上用手做出各种稀奇古怪、形态不一的造型,阵阵笑声响彻在欢快的场院上空,把整个夜晚渲染得一派祥和,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感到那样的舒心,那样的松弛。 ——路雨飞飞《童年忆事——看电影》
看电影,最怕下雨了。若下的是毛毛雨,人们一边顶着旧衣草帽等继续观看,一边在心里念叨着雨不要下大。但天公不作美。雨可能会越下越大,雨点在光幕里像一串串闪亮的珠子,越来越密集地落下来。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看样子是真的看不成了。何林叔开始收拾放映机,大人们吆喝着自家孩子,把睡着的孩子晃醒。人们在一片惋惜声中散去,赶紧回家避雨。
多数情况下,夜间天气是晴好的,电影散场的时候,或是繁星满天,或皓月当空。人们走出电影院,讨论着电影里的情节,各自回家。外村来看电影的往往都带着手电筒,他们三五成群,四六搭伙,走在回家的村野乡道上,手电筒在漆黑的夜空中明明灭灭,划来闪去。一伙人还沉浸在剧情中,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互相壮着胆儿。若是月明星稀,便借着淡淡的月光,迈开大步放心走。
我们早已困得睁不开眼,睡意朦胧中手里还不忘牵着几乎要再次睡着的弟弟们,跟着祖母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一阵凉风吹过,我们很快清醒过来。在沉沉的夜幕中,或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还在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电影里的人物故事。
一部好电影演过,一段时间内我们就会生活在这部电影里。它会成为大家共同的话题,里面的情节和对话,会成为小孩子们的公共语言。大家兴高采烈地一遍遍相互描述着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学里面人物的样子或说话的语气,往往令人忍俊不禁。秋天的夜晚,皓月当空,小伙伴们在空地上玩耍的时候,还会模仿电影里的情节,虽然学的不是太像,但我们从中得到很多欢乐。
4
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从未达到过的色彩斑斓而又波澜壮阔的电影高潮。据统计,1980年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人次达290多亿,专门报道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大众电影》杂志,每一期的发行量接近1000万。
张瑜应当是上《大众电影》次数最多的电影明星8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紧密相连,与人民大众的意志、愿望、喜怒哀乐紧密相连。在改革开放、生龙活虎、蓬勃向上的社会气氛中,在鲜活、灵动、激情澎湃的艺术情境里,被遏制了十几年的创造力犹如火山般地爆发。 ——章柏青《80年代: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光》
我们这个地处中国腹地的小村庄,也感受着跳动的时代脉搏和不断涌动的时代浪潮。三四年的时间里,我们一个乡村电影院,放映了数百部电影。像《红牡丹》《骆驼祥子》《少林寺》《庐山恋》《孔雀公主》《杜十娘》《白莲花》《芙蓉镇》《大渡河》《街上流行红裙子》《高山下的花环》《不该凋谢的玫瑰》《何处不风流》《人到中年》《知音》《人生》《应声阿哥》《城南旧事》等等,都是我们小时候很熟悉的。正是这些反映时代大潮的国产电影,建立了这个乡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与时代的联系。
《大众电影》杂志,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它让人感受到时尚,洋气,新鲜,丰富多彩。伯父家那些年订的《大众电影》,不知让我们翻过多少遍。里面有电影报道,新片介绍,拍摄花絮,影人轶事,域外采风,影名接龙,观众来信等诸多栏目,使我们对电影有更多了解。
我们从杂志上熟知了很多电影明星。当时《大众电影》的封面封底人物,都是金鸡奖、百花奖的获得者。她(他)们的衣着与发式,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是当时爱美的小青年们追逐模仿的对象。
潘虹与斯琴高娃在获奖之后那时候的电影演员真的是灿若群星,耀如星海。张瑜 刘晓庆 潘虹 李秀明 张金玲 赵静 肖雄 姜黎黎 张力维 陈冲 沈丹萍 王馥荔 斯琴高娃 娜仁花 吴玉华,龚雪 丁岚 吴海燕 方舒 丛珊 宋春丽 李凤绪 韩月乔 陈肖依 洪学敏 任冶湘 林芳兵 殷亭如,还有达式常 王心刚 杨在葆 郭凯敏 朱时茂 唐国强 周里京 张丰毅等等,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他们往往因主演了一个电影角色而成名。那是她(他)们的时代,也是我们的时代。乡村少年的生活,因她(他)们而变得多彩。
八十年代,中日关系处于蜜月期。两国电影界的交流活动也比较频繁,电影代表团经常互访。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著名演员高仓健 山口百惠 三浦友和 栗原小卷 松坂庆子 倍赏千惠子 中野良子 田中裕子 吉永小百合等,也为中国观众所熟知。
那时候感觉日本人的名字挺好玩的,都是四个字的,和我们不一样,让人充满好奇。乡村电影院放映日本电影和其他外国电影比较少。由于历史的原因,村民们对日本人没什么好感,在我们这里常被当做不好的话。同时由于生活习惯,文化心理差别很大,也可能看不懂外国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