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939013/5aa57eeb54c1e221.jpg)
华歆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曾在袁绍帐下,劝其出军讨伐董卓,后又效力于东吴,曹操闻其名,请他转为自己效力。最终,在逼汉献帝刘协让位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是曹丕时期的高官,从与他同时期的一些文字可以看出,时人对他的评价算是比较好的。
《世说新语》有却有不太一样的华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华歆和管宁是好友,两人在菜园子里锄地,看到地里出现了一片金子,管宁就跟没看见一样,照旧挥动着锄头,就跟对待瓦片石头没什么区别;华歆不同,他捡起金子看了看,又扔掉继续锄地。
接下来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了。两个人曾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人坐着豪华的辇车从门口经过,管宁依旧读自己的书,而华歆放下书出门去看了看。管宁就把席子一分为二,两个人分开坐,并且说道:“我没有你这样的朋友!”
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管宁和华歆的性格差异,有人解读说这里刻画的华歆爱财、攀附权贵,而管宁则淡泊名利,把两人完全理解成对立的形象。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管宁的专注,无论是锄菜还是读书,都心无旁骛,专注于当时所做的事情,哪怕是金子、权贵,都不能分其心。而华歆也不同,相比之下,他就像是个好奇宝宝,看到金子就捡起来看看,听到门外有做官的经过,就跑出去看看热闹,但他最终不也把金子扔了继续锄地吗?
所以,我觉得华歆更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我不会觉得他那样就是贪财,就是想攀附权贵,未免有些过度解读了。
而且,还有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此二人还有贾诩都在曹丕即位中出了大力。
故事是说,有一次华歆和王朗坐船逃难,有人想搭船,被华歆拒绝。王朗说为什么不可以,船上明明还有地方可以坐人。后来追兵迫近,为了加快速度,王朗就想扔下搭船的人。华歆大声说道:“安可如此!最初我拒绝他,正是担心眼下的情况出现。你既然已把他搭救上船,现在又怎可扔下他不管?!”
可以看出华歆为人处事还是很理性,是从全局去看问题的,而不像王朗那样,做顺水人情,情况一不好,就会出卖别人的那种感觉,诸葛丞相真没说错,王朗确实是“厚颜无耻之人”。
看了几个故事,还是想说,做人不要太王朗,可以多学学华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