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丈夫的侄子将会在今年参加中考,按念经来算,他本该是去年的中考生,但因为成绩“不稳定”,丈夫的哥哥为了确保自己唯一的儿子能够顺利考上高中,便选择了复读初二(八年级)。
可即便是复读了,就初三(九年级)上学期的成绩而言,离考上高中还是相去甚远。这渺茫的机会,让哥嫂二人很是着急,他们绞尽脑汁,想要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有所突破的学校。
皇天不负苦心人,哥嫂终于找到了。在熟人兜兜转转的引荐下,他们选择了一所位于我们省会的学校。据说,那里生活条件优渥且保证孩子顺利考上高中。
如此看来,他们找到了可以力挽狂澜的“救星”……而他们自己也确实这么认为,因此毫不犹豫且义无反顾的送去了那所保证孩子顺利考上高中的学校。当然,我也为哥嫂舒了一口气。
可当我知道这三个月的学费高达三万六的时候,我真可谓大惊失色啊、差点惊掉了下巴啊……(原来我的贫穷,确实觉得三个月三万六的费用很高)。
之所以如此惊讶,一方面是觉得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哥嫂两人一年的收入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十万。结婚近二十年的二人,不仅没有存到一分钱,还欠了许多外债。可二人即便入不敷出,仍然是难以改变自己的消费观。
毫无疑问,这次侄子的学校,仍然是借来的,只不过是以公公的名义借的。(说到公公,我确实看得见他为这个大家庭所做的付出,但又不可否认,丈夫和哥哥四十出头了还没有能力撑起自己的小家以及一无所有是和公公有很大关系的。)
对于哥嫂的做法,我很费解!
第一:倘若二人有这样的经济条件,这样拼尽全力倒也未尝不可,可现实却是一分钱存款没有、欠债、收入不高……
第二:对于读书,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有必要如此执着吗?那如此执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觉得自己能力的欠缺因为没读书?还是因为自己没读书反而心中有了读书梦,于是希望孩子去完成?
这又引起了我的另一个思考……
2.
一个人的不幸,到底是因为没有高学历?还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呢?
倘若是因为学历不高才导致了人生的不幸,那为什么新闻上会频频报出某gx的某某某做出了某种极端行为呢?而高校里,选择放弃生命的人更是不在少数……
他们学历那么高、读了那么多书,却仍然感觉内心苦不堪言、生活了无生趣、命运悲惨至极。他们的高学历,没有让他们坐拥财富,也没有让他们内心平静从容,更没有带来他们希望和安好。
他们的生活,似乎和那些生活在底层又低学历的人的内在感受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的人,gx毕业后,选择窝在家里啃老、躺平,整日沉迷于游戏或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这种高学历的人如此过活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由此可见,读书未必是生活顺风顺水的保证,更不是内心平和喜悦的唯一前提。
读书,只是让我们拥有多一点的选择权,但它不会确保我们所做的选择是正确无误的;高学历,确实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机会,但这也不代表,得到机会的人们一定可以善用和珍惜机会……
关于育儿,我们该给的、该做的、该教会他们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我又确定的知道,只是一味的拼了老命似的逼迫他们读书是错误的。
更不幸的,不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不知道那些答案,而是,我们从不思考那样的问题也从不反思孩子行为的背后与父母有怎样的关系。
我也曾提出这样的疑问:父母该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是用心良苦的说教还是倾家荡产的栽培?是自以为是的期望还是转嫁理想的执念?要教会孩子的又到底是什么?是考上大学就有好未来?还是会读书就可以功成名就?
那时候我说,是生如蝼蚁却有鸿鹄之志的抱负、是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的顽强,格局,是胸怀,是品德,是勇气,是坚韧,是求知欲,是好奇,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心……
要教会她的不是克制,而是平衡,是自控,而不是被控
信任与等待,信任是相互的,但父母该做先去信任的那个,至于等待,不是自我安慰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而是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不断精进自己改变自己,才是育儿该做的
在自己身上使劲儿
我自己学历不高,但我因为以上的思考认识到,我的痛苦、挣扎、怀疑等所有内心的冲突,并不是因为我学历不高,而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得到过那些赖以支撑我精神世界的正面管教。至少目前,我如此理解!而这并不排除随着经历和阅读的增长我会改变想法的可能性。
放眼看看身边那些学历不高甚至不如我的人当中,并不缺少幸福的人。他们心胸豁达、眼中有光;他们乐观从容、情绪稳定;他们虽然不懂诗词歌赋,却在花花草草中看到乐趣;他们虽然不善高谈阔论,却用最朴实真诚的语言感动了他人。
渐渐发现,一个家庭当中,父母越是顽固,孩子越是对抗;父母越是喜欢利用自己的权威,孩子越是远离;父母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越是胆怯;父母越是言语暴力,孩子越是沉默;父母越是喋喋不休,孩子越是听而不闻。总而言之,一切的强制、勒令、讽刺和过度渴望,都只会物极必反,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去管教孩子,而是作为父母的当代人,一定要与时俱进且终身学习。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像我们这样的人(至少我是如此),所以,请一定首先避免自己成为自己都不喜欢的那种父母。换位思考,是家庭教育中的必须和首要。
我爱你不是在这里对哥嫂的教育方式指指点点(尽管我有许多不认同),我只是喜欢通过生活中的每件事去思考和自我警醒。
3.
我并不想在这里批斗或指责原生家庭。我始终记得樊登老师说过的话“你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虽然不是你想要的,但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给了你最好的。而且,请记住,你的父母,曾经也是个孩子,而他们的父母,很有可能也没有给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反感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的,近几年,确实被讨论的太多了……这
因为我开始觉得,这会让有些人陷入“目的论”的陷阱,即为了达到合理化自己现在一切行为的目的,而在将所有责任推卸给原生家庭后,忽视自己作为一个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独立的个体,继而逃避自己需要改变的事实。
原生家庭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我认为有必要提醒自己两点,第一:原生家庭的影响,除了负面就没有正面的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负面?是不是因为这负面影响被过多讨论了或负面影响合理化了自己的现在?第二:任何影响都不会是永久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存在休息的心理学邀请》一书中说:“无论如何,人的童年是被诠释过的童年;因此,它可以被重新诠释。不存在不被诠释的童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童年。”,细细想来,这说的不无道理,而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合理化自己的现在或者说与自己达成和解。
直言不讳,我曾是“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这一言论的坚实拥护者。
然而,现如今,我也不知道究竟是随着而来的转变(应该是读书),总之,我开始否定这种一语成谶的观点。
是的,如《存在主义的心理学邀请》一书中所说,童年是被诠释过的,我们根据个人的生存状态去判断它、解读它。但是,我想说,童年不该被用来定义一切,也不该被用来解释一切,更不该被用来决定一切。
患有自闭症的rb作家东田直树曾说:“我已经认识到,每个人类个体,无论他或她有没有缺陷,都需要努力拼搏。而且,只有在为幸福奋斗的过程中,你才会找到,幸福。”,这句话给我带来很大启发,将其换言之,我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童年究竟如何,生而为人,她本就需要为改变自己、实现自我做出许多努力,只有不断认识自己,我们才会感受到幸福,才能找到人生之目标与意义。
我并不是在否认一个人童年里所受的伤痛以及童年对当下生活的影响,我也知道一个内心破碎的人想要自愈需要经历和承担什么,可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人生,是自己的。
还是引用书中的话吧:“如果想打破童年和社会对你当前生活的影响和限制,成为一个自我决定的人,一个关键的词是:责任。”,是啊,承认主导自己人生的那个人是自己,承认那个决定自己人生如何发展的人是自己,也承认那个始终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是自己!
他人如何对待我们都好,但我们自己,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始终都可以选择不被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