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岁月里,伴随着朝代更叠,或因战火动乱,或因地质变迁,一些精美的文物或古迹流失了,消亡了,甚至永远地消逝了。这种消亡或消逝,留下了历史悬念,也留给今人太多的遐想。
束河败笔一一品味丽江(10)于是,有好事者为追求政绩,便不惜财力物力,捣弄出许许多多的复古工程,仿古建筑。丽江新城郊外颇大一片被废弃“微缩古城”,算是例证。而去了曾经被称作“十和”的龙泉村,又亲眼见识了“有心人”刻意恢复古时容貌的束河古镇之“壮举”。听说复古的重要物证,一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石桥和大觉宫,二是建于清代的龙泉寺,寺内供奉的是皮匠祖师,因这里曾是丽江皮具的聚散地。再一个间接书证是徐霞客游记。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走过此道,他曾这样记述:“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乃今束河之古称也。
束河败笔一一品味丽江(10)
由是,人们便认定: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从地势看,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但,它太新了,尤其是邻近的休闲度假村——仿古别墅群,令人疑心这束河古镇全然仿古。随旅游车进入束河停车场,眼前便是中心集市了。这哪是什么束河古镇,简直就是丽江大砚古城四方街的翻版。同样有广场,同样有方街,只不过面积缩小了许多,被称作“束河四方街”。广场四周均为店铺,也有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更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
束河败笔一一品味丽江(10)
但有一样与大砚古城不同:无论广场、店铺,还是街道、寺庙,均是门庭冷落车马稀。街上倒是不时有一些牵马者诱请游人上马一乐,但鲜有骑客。据说,赶集的日子这里还算热闹。缘由是:明清时代,这是即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地。旧时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更有商人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听说宁蒗中甸、德钦,至今还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有一则村史倒是令人羡慕的:1942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方式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束河败笔一一品味丽江(10)
见识了大砚古城后,悠游在斯,心里颇不是滋味。大砚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束河主事者欲谋“政绩”,即使是好心,也始终没办法仿制人气呀!为什么非弄个“小小四方街”,而不整出个“束河制革街”呢?既然说束河是纳西族先民最早聚居点,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那么作为游人,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这里感受些纳西人古朴的皮革文化呢?束河败笔,败在缺少文化底蕴。
束河败笔一一品味丽江(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