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村(三)上学路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1-11-13 07:28 被阅读0次

上学原本欢快的脚步,如今变得沉重。

农村的中学没有住宿,学校也没有食堂,中午饭都是学生自己解决。学校老师也是自己带饭,天热怕馊了,冬天怕冷。那时根本没有电冰箱一说,那时午饭带的菜也不会丰盛,大多就是家里自制的咸菜、萝卜干、咸鸭蛋等等。

早上出门时家长就为上学的孩子做好饭,一般早上四五点就起来做饭。浦江市的农村地处江南,本来就是鱼米之乡,吃饭本没有什么问题。

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进入粮慌,浦江市交公粮的任务就重了,每年年底发给社员家庭的粮食也有所压缩。对于孩子多的家庭,吃饱饭也成了一项艰巨任务。于是“瓜菜代”就免不了。

“瓜菜代”顾名思义,一天三顿不能全部是米饭,期间要加入辅食或者辅食为主食,诸如山芋(北方叫地瓜、红薯)、洋芋艿(北方叫土豆、马铃薯)、芋艿……

于是早上有可能不会喝粥,很有可能就是一碗山芋汤,中午就是山芋饭(米粒少,山芋多),晚饭又是地瓜汤……山芋一般都是自家自留地里种。山芋它也不会挑肥拣瘦,田边地角的犄角旮旯只要你种了就会有收获。山芋藤还可以作为青饲料切碎了喂猪,绿色无污染。

姜清平家里,老大至荣上初二,在当地齐鲁镇上上初中,老二至贤小学六年级在村里小学,老三老四是女孩子,也在村里小学。老五才刚刚学步……

王梅香一大早就起床,张罗着一大家子的早饭。从里屋拿出山芋几个,到荷花河边清洗干净,也不用去皮,切成小块,放进大锅。放入一些米和水,一大锅煮开闷一会儿就可以。

三个小的不用带饭,村里学校离家不远,由至贤带着妹妹们回家吃饭。老大至荣在镇上,中午饭回不来,还得为他单独做点饭或者粥。

姜家的从心里心疼至荣,人家只能做点粥之类,有的甚至就一个蒸山芋作为午饭。她可舍不得。

特地为儿子煮饭,虽然那时也只有籼米,到有饭吃就已经很不错。老大打小胃口不大,有饭吃就满意,菜就不那么讲究。自己坛子里腌的咸菜,洗干净切成丁,铺在饭上放在饭盒里。

早上出门时孩子们先吃,老大背上用方巾缝制的书包,手里提留着午饭和村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上学。

上初中的男孩正是在发育的时候呢。从家里到镇上要走6公里的路,走到一半撒泡尿,那早饭都已经消化完,肚子就开始饿了。

还没到午饭时间呢,同行的一些孩子忍不住打开饭盒,或者把带的干粮,山芋或土豆,忍不住就吃了。至荣从来不这样,哪怕确实有点饿了,也会忍住到中午才吃。

一起上学的都是村里同龄人,或多或少都会粘亲带故,姜家和王家是姻亲。和至荣同辈的就有王荣之,王誉之两个表弟。

一路上和他们往往同行,但是王家的没有姜家的精打细算,往往到了月底就没有余量,两兄弟对于午饭总是恨不得回家吃。每回中午饭还是喝粥,每回走到半路就把本该中午吃的午饭就吃了,到了午饭时间,就巴巴的看着至荣吃饭。

至荣还能怎么办?三个人分享本就不多的午饭……

2021.11.13

相关文章

  • 荷花村(三)上学路

    上学原本欢快的脚步,如今变得沉重。 农村的中学没有住宿,学校也没有食堂,中午饭都是学生自己解决。学校老师也是自己带...

  • 《最美荷花村》

    这里,大幢别墅成群、鸟语叽喳、荷香四溢、大风车高山回旋,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城市的荷花,只是一丢丢;而这里农村...

  • 荷花村(一)

    荷花村,是浦江市郊区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自然村。建国以后,整个村属于生产大队下属的一个小队,整个村庄不大,中间有一条南...

  • 荷花村(二)

    女人生一胎总是那样的刻骨铭心,那疼痛据说是疼痛界的最高等级,非一般人所能忍。现在的女人预感到这个疼痛的难忍,一般都...

  • 一路烟村四五家, 闻香方晓居有茶。 依山傍水神仙境, 仙子年年种荷花。

  • 钟声的记忆

    小学校在村西,我家在村东。每天上学都要走很远,到学校的距离,在同学中我仍然是近的。 去学校有三条路,村北和村里的大...

  • 恶狗(上)

    我上六年级那年,村小解散,我便和妹妹去了镇小上学。上学的路必须经过村西口。而村西口的那条恶狗便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

  • 荷叶女孩1

    荷花村有个女孩叫荷香,她家不宽裕,只有五件衣服,她最喜欢她那件绿色、有荷花边的衣服。荷香每天都会去荷花村的...

  • 一方睿东园,十里荷花香

    一方睿东园,十里荷花香 文︱ 夏海芹 荷花园在西刘村,西刘村在...

  • 那些走路上学的日子

    三十多年前,我们村很小,几十户人家,所以没有小学校。凡到了入学年龄的孩子都要走三里路去邻村上学,三里路虽然不算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花村(三)上学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cg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