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变奏曲

作者: 轻读漫写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9:47 被阅读18次

上:山村春来早

正月初二,天终于放晴了。太阳从笔架山顶上露出半个脸,把温暖的光照射到村里稀稀拉拉的屋顶上,也照在村前那片低洼的河滩上。村东头是一排简易安置房,房前,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从村里一直通到村前的公路上。走亲戚的人三三两两地从这条水泥路上走过,手里提着红的绿的礼品,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有的悠闲自在地踱着步,有的醉态十足地晃着腿。在浓重的充满喜庆的鞭炮炸响后的火药味中,人们悠闲地享受着春节的美妙时光。水泥路上不时有汽车打着喇叭很张扬地驶过,但似乎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注目。毕竟这年头,日子好过了,小汽车早就不稀罕了。

吃罢早饭,冬娃子把锅碗收拾停当,把屋中间烤火炉子里还燃着的木柴夹出来,用水浇灭了。关好窗户、拔了电源,又在房前屋后扫视了一遍,才拖着那只黑乎乎的行李箱,出来锁了门,迈着大义凛然的脚步向村外走去。

走到二叔家门口,二叔正坐在门前的竹躺椅上晒太阳,刚把旱烟锅子在地上磕灭了,抬起头看到了冬娃子,就沙哑着嗓子问:“娃呀,大过年的,你又着急忙慌地往哪走啊?”冬娃子停下来,递给二叔一枝烟,顺手把锁门的钥匙也递了过去。

“二叔,我准备去宁波,听说那边打鱼来钱快,一个月两三万呢。”冬娃子给二叔点了烟,也给自己点了一枝烟,使劲吸了一口。“还得麻烦你,把屋给我照看着……”

“啧啧,娃呀,一个人过日子,挣那么多钱干啥?要走,也要过了十五嘛,这大过年的……怪可怜见的。”

“去晚了,船都让人包走了。”

二叔看着冬娃子走过去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唉,这苦命的娃。”

冬娃子命苦,因为他是个孤儿。

2002年的“六九”洪灾时,冬娃子正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在盐城打工。他的爹娘住在村上废弃的养猪场里,养猪场就建在村前那片低洼的河滩上。一晚上的功夫,咆哮的山洪推着泥石流就把河滩填得满满当当……

冬娃子接到信赶回来时,已经是半个月后了。冬娃子一边哭喊着爹娘,一边在养猪场的方位狠命地刨了几天沙子,啥也没刨出来,只好放弃了。政府很快在村东头盖起了安置房,冬娃子分到了最里边的一间,村里人你给一碗米,他给一口锅,才算安顿了下来。

爹娘没有了,冬娃子也就没了牵挂,住了没几天又走了。从此冬娃子就长年在外打工,过年才回来给爹娘烧个纸。

还没走出村口,冬娃子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朝他追过来,他停住脚,看到一辆灰色的面包车越过他在前面停了下来。冬娃子认得是村主任阮随虎的车,阮随虎从车上跳下来,一拳打在冬娃子肩膀上,急吼吼地骂:“冬娃子,你个二球货,大过年的,往哪跑!?“

“随虎哥,过年耍起倒是好,可没钱啊。我今年准备去宁波……”

“你娃少给我在这丢人现眼。快***回去。走,到我家喝酒去。”

冬娃子傻愣着,“不行啊,哥,我还要搭班车呢。车马上就来了。”

“也不看看你都多大的年龄了,还整天在外面跑,真想以后老了过孤寡日子啊?”阮随虎掂起冬娃子的行李箱,不由分说地扔进面包车里,“过完年,把你那狗窝收拾出来,找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吧。”

冬娃子鼻子一酸,“我……”

“我啥子我?”阮随虎调过车头,招呼冬娃子“赶快跟我回去!”

冬娃子乖乖地上了车,拘谨地坐在副驾上,跟阮随虎去了他家。

阮随虎家的二层小楼建在村中的缓坡上,水泥路绕过一个山梁,爬上坡就到了。面包车昂着头,猛劲地向前窜了几窜,就爬上了阮随虎家的院坝,院坝里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人正在谈论着什么。阮随虎把车停稳,拽着冬娃子的胳膊拉过来,到他们跟前,“这就是我们村今年要重点帮扶的对象——冬娃子,还没成家,常年在外打工,在家根本呆不住,这不,大过年的就想往外跑。”又给冬娃子介绍,短发干练的女干部是镇上的佟镇长,年轻的小伙子是县上派到村里来的第一书记小高。

小高上前两步,拍了拍冬娃子的肩膀,“一身好力气呀,以后就在村里干,一样挣钱。你的情况,阮主任都给我们介绍过了,我来村上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你发家致富,以后,就不要出门了,好好在家过日子吧。这大过年的,我往你这跑,你却要往外跑,不给我面子嘛,哈哈。”

“对,今年是国家扶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像你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村、我们镇,甚至全县,还有很多像你一样不达标的贫困户,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你们全都扶起来,过上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佟镇长声音坚定而有力,像是在大会上作报告。

冬娃子点着头,“谢谢领导。”

“好了,菜都上桌了,我们吃饭吧。”阮随虎从屋里搓着手出来招呼。

“不用了,我们还是回镇上吃机关灶吧,今天安排的有饭。”佟镇长说。

“镇长,我这可不是腐蚀你啊,你把小高给我送来了,好歹也算是下乡工作嘛,就算村上招待你吃一顿饭,也不违反规定。再说,我还有工作要跟你商量呢,我们边吃饭边谈。走吧走吧。”阮随虎把两人让进了正屋,又对缩在身后的冬娃子说:“杵着干啥?还不快搬凳子去。”

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都能端得出几样好菜,何况是村主任阮随虎家,虽不是太丰盛,却都很有份量,佟镇长不喝酒,小高也就不敢喝。阮随虎给冬娃子倒了一杯酒,两人喝过就再没劝了。

佟镇长说,下河口修的水库是个大工程,要把我们这条河的水堵起来引到省城去,解决省城缺水的问题。为了给大水库腾地方,我们镇政府、医院、学校和街上的居民都要整体往上游搬迁,重新建房。省上已经批下来了,地点就选在你们村前面那片河滩上,过完年就要动工。

“那地方不行!地势太低,六九洪灾把房子都淹了。”阮随虎赶紧打断佟镇长的话,眼睛扫了一眼冬娃子,心说受害者就在这坐着,还要在那地方建房?

这不用你担心,佟镇长说,省上来的专家早就规划好了,沿河要建一座十几米高的防洪坝,刚好引水工程零号试验洞就在你们村的后山上,打出来的土石方正好用来填那个洼坑,一步把位,就把地基全弄好了,再大的山洪也不怕。

“这倒是个好办法。”阮随虎听得很认真,兴奋地说,“我们村的机遇来了。”

“是啊,所以县上就专门把小高派来给你们村当第一书记,他可是省上学工程管理的高材生,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了。”

“高材生不敢当,我来是向你们学习的,一是把村上的基建工程搞好,二是帮助你们打好扶贫攻坚战。”小高谦虚地说。

“小高,说说你的打算。”

“镇政府、医院、学校迁上来,都要建房,还要建库区移民安置点、防洪坝、大桥,这些工程少说也要干上三五年。我准备把村上的青壮劳力都招集起来,成立个劳务公司,组建工程队,再贷款买上几台挖掘机、拉土车,把土方工程全都承包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让村里年轻人都回来在家门口打工,总比在外面强。既能挣工资,年底还能分红,多好的事。”

“好主意,不亏是高材生,比我想的宽。”阮随虎兴奋地说,“这下有盼头了,这一仗,保证打得很漂亮。”

“是啊,你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佟镇长也很高兴,“你们要赶快行动起来,越早越好。”

“好,没问题。冬娃子,你不是一直在外面干的工程活吗?你就给我们当工程队长。”阮随虎说。

“我怕……不行。”

“怕啥?我说你行你就能行。这几天给你个任务,把村里的年轻人都留住,不要出门了,过了十五,我们就干活。”阮随虎端起酒杯,“来,我再敬你一杯,把你留下,就是让你挑大梁的,好好干一年,年底把媳妇娶上,就有你的好日子过了。”

“来,大家都吃。”

吃完饭,佟镇长趁人不注意把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压在盘子下面,起身告辞。

屋外,阳光正好,暖意融融。院坝边上,一树山茱萸率先开出了黄灿灿的小花,像一树耀眼的星星,格外醒目。

佟镇长拽过一枝山茱萸花闻了闻,欣喜地说:“今年春来早,又是个好年。”

中:山村冬日暖

一冬无雪。太阳每天都懒洋洋地从笔架山顶上爬起来,把温暖的阳光洒在村里稀稀拉拉的老宅子的屋顶上,也洒在村前河滩上那片新盖起来的移民安置楼上。安置楼是六层的坡屋顶式楼房,白墙灰瓦,整齐漂亮,在冬日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村东头那条水泥路上,不时有喜笑颜开的人们扛着家具从老宅子走出来,走进那片新楼。人们在路上相遇,互相打着招呼:

“搬啦?”

“搬啦!”

人们赶着腊月里的好天气,搬进新家过年,图个喜兴。

村委会主任阮随虎和驻村第一书记小高走出办公室,迎着初升的太阳,眯缝着眼睛,伸了伸胳膊和腿。又是一夜忙碌的工作,年底了,扶贫攻坚任务越来越重,通宵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今天又是个好天气啊。”小高跑到楼前的单杠上拉了两把引体向上,兴奋地嚷着。

阮主任笑了笑,“到底是年轻人啊,精神好。我得回家眯一会。”边走边回过头来说,“小高,冬娃子的事,就按我们商量的办,你下午去镇上跟佟镇长汇报一下,村上就开始准备。”

冬娃子的事是今年村上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搬家和结婚,镇上要求年底前必须解决了,拖了全镇的后腿,谁都不好交代。

搬家的事好说,安置楼上冬娃子的新房早就拾缀好了,找两个人把他“狗窝”里那几件不成像的家具搬进去就行了。可这结婚的事就难办了,到哪去找个合适的对象就成了难题,总不能强抢民女啊。眼看到年底了,阮随虎和小高急得火烧眉毛,到处托人打听,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几个回合下来大家都要放弃了,好不容易打听到邻县有个女子,前些年嫁到广东,离了婚,带着娃回到娘家,正打算找个人家重新过日子。阮随虎赶紧托人过去说媒,说合了两次,女方就同意了,但是要让冬娃子亲自上门提亲,见个面,才好把亲事定下来。媒人回来说给冬娃子,冬娃子死活不愿意,犟着不去。“我不结婚,一个人过日子多自在。”阮随虎在工地上找到他,一顿熊,“二球货,你说不去就不去了?由得了你!”冬娃子无奈,摊了摊手,乞求道,“随虎哥,我正忙着呢,工地上四五十个人等着我,走不开啊。”阮随虎黑着脸,一把抢过他头上的安全帽来戴在自己头上,又身上的一件新夹克衫脱了扔给他,“少废话,工地上我盯着,去把衣服换了,收拾利索点,别给咱村,不,咱县丢人。赶紧去把事情定下来。”冬娃子还想说什么,阮随虎抢道,“这可是政治任务,你的事不解决了,就要影响全镇的考核达标,达不了标,村上跟镇上没法交代,镇上跟县上也没法交代。再说了,那女子人勤快,顾家,又是现成的娃,过门就当爹,上哪去找这么好的事?——亏不了你。”冬娃子硬着头皮去了一趟,才把亲事定了下来。

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八,趁着开村民大会的机会,一并举行仪式,村上操办,给每个村民发一包喜糖。这是昨天晚上村委会开会时定下的。

每年过年前的村民大会,都是村上发点慰问品,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发点慰问品,再强调一下过年的安全问题,人们习以为常没有多少开会的热情了。但是今年不一样,冬娃子带领村上工程队在移民搬迁和引工地上干了一年,收获还不小,前不久刚结了工程款,阮随虎让会计算了算,村里每人能分到三百块!于是村委会决定,在村民大会上发红包,人人有份。

这真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大好事。

“我家娃娃才两个月大,有没有红包?”有人打趣地问阮随虎。

“有,只要户口在村上,都有!”阮随虎一本正经地回答。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八,阳光一如既往地美好。

村前广场上,彩旗飘扬。吃早饭的时候,“村民大舞台”上的两只大喇叭就放开了《大拜年》。心急的孩子们丢下饭碗就朝广场奔去,孩子们在舞台下放着鞭炮,嚷嚷着“我要吃喜糖,我要吃喜糖。”

舞台上,挂着村民大会的横幅和大红的“囍”字,阮随虎带着村上文书正忙碌地布置着会场,主席台上摆着红包和喜糖,阮随虎笑着对孩子们说:“别闹,一会新娘子到了,你们都有喜糖。”

“新娘子一会就到。”小高一大早就和冬娃子去接新娘子了,刚打来电话说,已经下了高速,过了水库大坝,最多半个小时就到。

阮随虎摁掉音乐,拿过话筒,咳了咳,“村民同志们注意了,新娘子马上就到,大会马上开始,请抓紧时间到广场集合。”女人们停下正在涮洗的碗筷,男人们停下正在劈柴的斧头,欢喜地走出家门,就连平时很少出门的二叔,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人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红包和喜糖,欢声笑语夹杂在喜庆的歌声里,飘荡在村子上空,过年的气氛更浓了。

一辆白色小车驶进广场,下来的是佟镇长,依然短发,显得干练而沉稳。她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和人们打着招呼,问张家的女人:“年货办齐了吧?”

“办齐了,就等着镇长给我们发红包了。”张家的女人乐呵呵地说。

又问李家的男人:“搬新家了没?”

“搬了,改天请镇长来喝酒。”李家的男人笑嘻嘻地说。

到了!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轻卡车头披着红花驶进了广场,早有人在广场边燃放起鞭炮。鞭炮声中,冬娃子穿一身灰色西装,打红色领带,从面包车上精神抖擞地跳下来。有泼辣的女嘻笑道:“哟——冬娃子,你今天打扮得还像个人样子嘛!哈哈哈……”冬娃子咧嘴憨笑着,也不理会,伸手扶了一把正从车上下来的新娘子。新娘子面色红润,身着红色套装,怀抱一个两岁婴儿,跨下车来,羞怯地跟在冬娃子后面。佟镇长和阮随虎迎过去,亲热地打过招呼,怂恿着他们登上舞台。

婚礼开始,大喇叭里换成婚礼进行曲。

阮随虎主持婚礼,还不忘搞一下。“冬娃子,听我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往哪看?右边,看你媳妇。”台下的人们一阵哄笑,以前看的是县上演出队送戏下乡表演的节目,今天看的是冬娃子和媳妇表演的节目,新鲜。笑声是善意的,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拘束。“冬娃子,从今天开始,你就不是一个人过日子了,再不要耍二杆子了,和你媳妇一起好好过日子!”冬娃子附和着双手抱拳,向台下的人们一个鞠躬:“是——”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一拜天地——”冬娃子和媳妇对天地三鞠躬,

“二拜高堂——”冬娃子突然俯身跪下,朝台下的人们磕了三个头,大声说:“全村的父老乡亲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已是泣不成声。人们不再哄笑,表情凝重起来。

二叔把拐杖在地上戳了两下,沙哑着嗓子说,“可怜的娃,晓得感恩,有良心啊!村里人没有白心疼你。”

冬娃子又抬起头,望向天空,“爹!娘!冬娃子今天成家了,你们在天有灵保佑我吧。”

阮随虎扶起冬娃子,“好了,两位老人看到你娶媳妇了,也会很高兴的。”

媳妇扶冬娃子站起来,重新站回原位。

“第三项,夫妻对拜——”冬娃子和媳妇对拜,有些扭泥,趔趄着身子勉强鞠了个躬。

台下起哄,“不行不行,重拜。”阮随虎上去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好好拜,这可是你的贵人。”冬娃子和媳妇认真地鞠了三个躬。

“进入洞房——哦,别急,等开完会了你们再入洞房。下面请佟镇长讲话。”

佟镇长接过话筒,走到台前,“今天,我们全村都在这里给冬娃子办喜事,这不光是冬娃子的喜事,也是我们村的喜事,更是我们镇的喜事,因为我们把东娃子的喜事办了,我们今年的扶贫工作就圆满完成了,我们大家就可以高高兴兴的过个好年了。”台下的人们一阵欢呼。

“冬娃子可是我们村今年的大功臣,他带领村上的工程队给我们挣回了一个大红包。”佟镇长指了指桌子上的箱子,“每个人都有一份,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我们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笔红利,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台下响起一片掌声。"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我们村要紧紧抓住库区移民搬迁和新镇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西成高铁和西汉高速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库区旅游产业,多元化经营,把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壮大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那时,我们给每个人发个大大的红包,而且红包会越来越大。"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们要为国家减负,为扶贫出力。”

冬娃子和媳妇在舞台上拘谨地站着,不知如何是好。佟镇长连忙说,“冬娃子,给大家发喜糖吧。”冬娃子如释重负,搬起箱子起喜糖下台去给人们发喜糖了。

大喇叭里放着轻快的流行歌曲。女人和孩子们把冬娃子围了起来,一边推推搡搡地开着玩笑,一边哄抢着喜糖。

男人们对喜糖没有兴趣,更关心红包。有人催促了,“佟镇长,快发红包吧,我们好回家过年。”

“好,现在就发。”阮随虎摁掉大喇叭的音乐,“按顺序来,我念到名单的,请上台来领红包。”阮随虎念了名单,佟镇长把红包递给上台来的村民。“新年快乐!”

发完了红包,阮随虎对着喇叭喊,“下面我们一起送冬娃子和媳妇入洞房。”

“嚯——”人们簇拥着冬娃子和媳妇向安置楼走去。

正是正午时分,太阳升到了村子上空,把的炽热的阳光照在广场上,照在广场西边那一片的新楼上,也照在远处的笔架山上。村子里响起了喜庆的鞭炮声,春节到了。

佟镇长和阮随虎站在舞台上,披着金黄温暖的阳光,看着欢天喜地散去的人们,“今年又是一个暖冬啊。”

“是啊,来年一定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

下:山村夏日美

盛夏时节,天地澄明。太阳从笔架山顶上爬起来,把火热的光芒照射到这座新兴小镇上,也照射到远处那片烟波浩渺的水库湖面上。游客们站在笔架山顶的观景台上,眺望着远处阳光下如镜子一般泛着银光的湖面,无不惊叹“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历经十年,这座库容6亿立方米的大水库终于建成了,它给大山外面的省城送去了清冽的汉江水,也给大山深处的这座小镇平添了一处宏伟的人造景观。

小镇因库区移民而建,虽然淹没在大山深处,却并没有与世隔绝。穿境而过的高速公路给小镇带来了与外界接轨的现代化气息,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它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小镇。因着水库偌大的蓄水量,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依然能随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爽气息。年前刚开通的高铁更是给小镇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在城里被太阳炙烤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一到节假日,就急慌慌地涌到小镇来。小镇不再是过去那个沉寂的小山村了,它被人们声口相传着,这里的人文、风景、美食和凉爽的空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观光旅游;有贪恋这方纯净水土的人士,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怡养天年,更有商人看好小镇的大好商机,前来投资经商,随之带动了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一下提高了很多,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镇。

绿树掩映的环湖公路上,三台车身标有“《山村变奏曲》摄制组”字样的轿车缓缓驶向小镇。打头的车上,后排坐着县委宣传部的佟部长和西部传媒集团的程导。佟部长兴奋地向程导介绍着沿途的风光,车窗外,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行白鹭轻盈地掠过水面,飞向对面山上葱郁的树林里。“多美的风景啊,欢迎程导来我们这儿拍电影。”

程导啧声称道:“真是绝妙风景!我正好有一部电影在选外景,文艺的,我已经决定了,就选在这里。”

“好啊,程导拍的,都是大片。我们这儿就更出名了,就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山村的美,来我们这儿观光旅游。”

“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多么英明啊!这么美丽的乡村,才是文艺创作的最好源泉,我们这些人的责任重大啊,要把这么美丽的乡村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可是一道大难题呢。哈哈哈——”程导爽朗的笑声飘出车窗,在湖面上回荡。

“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几年前,我们这里可是闭塞、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只想着吃饱肚子,其他都不管了。包产到户政策刚执行的那几年,人们拼了命地种庄稼,像比赛一样比谁种得多。满山遍野地开荒,山上只要能种庄稼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没办法,那些年人们饿肚子饿怕了。没用几年,家家户户都攒下了几间屋子的粮食,但是问题来了,山上的植被破坏严重,一到雨天,泥石流就下来了,冲毁了房屋、道路、田地。2002年,我们这里发生了一场特大洪灾,仅这条河,就冲走了一百多人,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在县委办公室工作,跟书记、县长一起到这个镇上来查看灾情,都是从乱石堆里爬过来的……太惨了!我哭了一路。”佟部长声音沉重地说。“后来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植被很快恢复了,青山绿水回来了。思想观念也开始转变了,不再无止尽地向大自然索取,而是懂得了先保护再利用的道理……你看那些山上,至今还能看出来当年开荒种地留下的痕迹。”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关系的,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把人们的手脚死死地拴在这块土地上,那人们就只能向土地去索取,因为他们要生存呀。人们想走出去,不行,一大家子人连吃饭问题都没解决,走不了。死守在这里,又不具备发展的条件,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就只能拿锄头向土地索取了。现在好了,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建起来了,给人们提供了走出去的便利条件,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施展。要是不想出去,那好,这里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有的是人把财富送进来……”程导“哈哈哈”大笑地指着前面排一溜开往小镇的旅游大巴说。

“程导说的对。事实上,我们这里已经很少有人外出了,即使早些年在外面打拼的人也都回来了,有的搞养殖,办起了养鱼场,有的投资建起了农家宾馆,发展旅游服务,都上了规模。我们镇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了两亿元大关,而且还在节节攀升。”佟部长高兴地说道。

“对,这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伟大成果!乡农振兴了,我们的国家就强盛了。佟部长,这就是《山村变奏曲》的主题,省委宣传部的领导非常重视,专门做了指示,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这部片子拍好。它既是一部宣传片,也是一部教材,要让全省的农村工作都来学习取经。”

“感谢老领导对我们的关照。”佟部长说,“他可是从我们县走出去的,有感情了。”

“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啊,拍不好,我没法向领导交待,所以呀,我就向领导要人,领导说,行!你看上谁都行,我宣传部给你派。哈——这不,我就把省作协的老甄和文联的老乔都给拽来了,让他们先来溜溜,策划策划。”程导用手指了指后面的车。“我的阵容够强大吧?”

“甄主席来了!?”佟部长惊喜道,“我最喜欢读他的散文,上中学的时候,把早餐钱省下来买他的书,悄悄在教室看。后来他出版的小说,我差不多都看了,回头一定请他给我签个名。程导还用说,有名的大导演,拍的电影在国际上都获奖了,拍这样一部新农村的记录片更不在话下了。”

“哈哈哈——”程导爽朗的笑声飞出车窗,掠过湖面,伴随着白鹭翩翩飞舞的身影,飘向度假村。

度假村建在水库上游一座半山腰的平坦地带,从环湖公路穿过小镇再跨过一座大桥,顺着拓宽改造后的村中大道,向上绕过山梁就到了。这是一座仿古式的院落,掩映在一片苍翠的竹海中,青砖青瓦,飞檐斗拱,古朴而清幽,环绕四周的观景长廊,像一条苍龙回旋腾挪,守护着它。站在长廊里,可以把山脚下的小镇尽收眼底。远眺,可以欣赏到水库湖面在阳光照射下泛出的点点银光,光影斑驳,美不胜收。

高镇长带着村总支书记兼村办实业公司董事长阮随虎和总经理武明冬在大门口已等候多时了。

车队驶进度假村,缓缓停下,佟部长跳下车来,先与高镇长和阮随虎打过招呼,然后对武明冬说:“冬娃子……哦,武总,你可要把这些省上派来的大导演大作家给我招待好了。”

“佟镇长,您放心,我都安排好了,一定让您满意。”武明冬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您还是叫我冬娃子吧,亲切,我呢,叫您镇长也顺口了,感觉就像您还在镇上给我们主事一样。”

后面两台车上的人也下来了,一位矮胖秃顶的老头和一位瘦高清矍的老头。

佟部长迎上去,一一握手问好,“甄主席,欢迎您。乔主席,欢迎您。”又对矮胖秃顶的老头说,“甄老师您好,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

甄主席乐呵呵地说:“以前见的是假的。”

“是真的,是书上的。谢谢您到我们这小山村来。”佟部长认真地说。

“你们这小山村可不小啊,全省有名,马上在全国挂上号了。就是老程不请我来,我也要来的。我呀,可是故地重游了,早就想来了。”

“是吗?甄老师以前来过我们这儿?”

“是路过,二十多年了。那时还不通高速,去H市要从你们县城过,有一次遇到堵车,停了两个多小时,我就去你们宣传部坐了坐。”

“对,我想起来了。我听说,您在我们办公室坐了好一阵,竟然没有一个人把你认出来,等你走了,才有人想起来,这不是甄老师吗?出去追,车已经走远了。”

“那是因为我这张老脸还没有现在这么黑。”

众人一阵哈哈大笑着走进接待室。

落座后,程导向大家传达了省委宣传部关于拍摄《山村变奏曲》纪录片的指示,然后说:“宣传部的领导专门强调了,只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要把这部片子高质量、高标准地拍出来,作为省上选送的作品进京参加国庆献映,所以说,我们的时间紧任务重,还需要佟部长大力支持啊。”

“没问题,一定全力配合。”佟部长表态。“镇上这边,就请高镇长负责协调,需要什么资源,我们就提供什么资源。村办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阮支书和武总最清楚,你们负责提供资料素材。”

“没问题,请领导放心。”三人齐声应道。

“老程,你这战前动员会搞得很到位啊。”沉默半晌的乔主席打趣地说道。“你还没给我们俩老家伙分配作战任务呢,不会是把我们拉来游山玩水的吧?”

“当然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脚本还需要完善,拍摄方案还没定,我把你们二位请来,是想请你们来实地看看,然后给我出谋划策,争取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原来我们是当军师来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游山玩水了。”

“不过,时间只有十天,我需要一份完美的脚本拿到手里,必须!”

程导一本正经地说,引得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有服务员礼貌地推门进来,提示武总可以开餐了。

佟部长站起来,向甄主席说:“甄老师,您难得来一趟,我想求一幅您的墨宝,让我们这湖光山色再加一道光环。”

“好啊。”甄主席欣然应允,“要在别处,我的字可是不给的。”

众人走进旁边的书画室,案上早有笔墨准备好,甄主席握笔在手,略做沉吟,挥笔而就——

高峡平湖里 胜境等你来

笔势遒劲,力道雄浑,众人鼓掌叫好。佟部长高兴地说:“我们尽快找一块大石头刻了,立在大坝前面,把这张最好的名片打出去。”

饭毕,大家一起登上笔架山顶。

夕阳的余晖正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湖面被染成了金黄色,在青山的环抱中,像一面蓄积了无限能量的战鼓,正于无声处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

相关文章

  • 山村变奏曲

    上:山村春来早 正月初二,天终于放晴了。太阳从笔架山顶上露出半个脸,把温暖的光照射到村里稀稀拉拉的屋顶上,也照在村...

  • 2020-02-25

    (1)山村变奏曲 邓秋波 一棵树守在村口几百年 一条路通往外界 世世代代 村中古井上辘轳不再唱响山村清晨 如今白哗...

  • 你真的认真听过《小星星》吗

    田艺苗老师介绍《哥德堡变奏曲》的时候提到,如果对变奏曲这一形式感兴趣的话,可以听一听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就大...

  • 2021-06-15

    我被光所诱惑…… ——《月光变奏曲》

  • 音乐与绘画----认识音符

    《小星星变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原题为" 啊!妈妈,我要告诉你"的十二段变奏曲。据说这首乐曲...

  • 听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感受曲中人、曲中事

    听青年作曲家田艺苗讲解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感受曲中人、曲中事。 《哥德堡变奏曲》如今是巴赫最著名的钢琴作品,在...

  • 变奏曲

    纯白的瓷器上 坐着一个正在思考的人 他把手上攥着的纸揉成团,铺平,揉成团,在铺平 只听犹如梦呓般的声响 双股之间竟...

  • 变奏曲

    圆圆的月亮已经隐约高挂在天空,带着闺女,我们行进在回家的途中。德化街上人来人往,除了像我这样的归家人,大多...

  • 变奏曲

    变奏曲 一 当你那么快乐、那么温存地 望着我的眼睛的时候, 我安详地吻着 你长长的眼睫; 当你羞答答地在我怀里 憩...

  • 2022-09-13

    今天看了虞书欣的月光变奏曲,因为苍兰诀喜欢了她,她真的好可爱,也好努力。月光变奏曲里的初礼,也是一个很温柔漂亮的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村变奏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mm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