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十六
【原文】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大意解读】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达到虚的极致,便一心一意安住在这个清静状态。
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
万事万物相继兴起,我凭此观察它们变化回归的情形。
夫 物 芸 芸 ,各 复 归 其 根
众多的事物,它们最终都是要回归到各自的根本。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回归到根本后的那个状态叫做清静,到了清静这个状态,就是回归到了生命源头。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回归到生命源头的状态叫做永恒,知道有永恒状态存在,就是明白了“道”。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
不知道有永恒状态,只能在生生灭灭的虚妄中没完没了地造作,所以说会有凶险。
知 常 容
知道永恒状态,就能够包容万事万物。
容 乃 公
能够包容万事万物,才能正直无私。
公 乃 全
正直无私,才能周全无遗
全 乃 天
周全无遗,才能合乎天然本性
天 乃 道
合乎天然本性,就是顺应大道。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顺应大道,才能永恒,终身不会有凶险。
【读后略议】
虚极,虚到极致,连虚也没有了,就是无的状态,清净的状态,永恒的状态。
参禅也好,悟道也好,都是让人认识这个“无”,了知这个“无”是一切的本源,始终与一切同在,这是唯一的真实。
这个真实就是常,就是道,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不识本心,一切修为都是妄作,不唯无益,而且凶险,宁不慎乎。
我们可以从营魄抱一而无离做起,到天门开阖能为雌,一步一步走过来,直至致虚极,然后就可以正观天下了。
品味《道德经》之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