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闲聊,说起年味的缺失,无不心生感慨。一位久未开口,在旁静听的同事插上一句: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祟。起初大家不明所以,但经他仔细剖析,或可作为一个参考。
如果把人生的状态分为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那么我们处在的当下是正在进行时,生活的酸甜苦辣无可躲避,只能承受,未来是渺茫的所在,含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只有过去受人追捧,无论你我经历过怎样的苦难,物质曾有多么匮乏,但都不妨碍我们对它的纪念、追忆。
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人生常态,过尽千帆还得立足当下,眺望未来。与正经受和即将迎接生活鞭笞的你我,过去或许就是幸福的所在。生活好比一桌苦涩,难以下咽的大餐,过去就是浅尝辄止地品尝,现在是皱着眉头地吞咽,未来是承受咽下之后挥之不去的余味。
有时候在想,幼时家中贫瘠,饮食结构单一乏味,生存是第一要务。我为何还是满心欢喜,对春节的到来趋之若鹜,幸福指数与今日相比也是有增无减。扪心自问,或是儿时的年味是一场集零食、美食、新衣,连同夹杂着亲情的狂欢,那是延迟满足感在你我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
时过境迁,今日之处境虽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吃饱穿暖已不再是第一诉求。年节与平日相差无几,幸福感也就微乎其微,年味变淡之论也甚嚣尘上。
这或许是年味缺乏的一个诱因,但同事所述的人类劣根性或许是第二层原因。
春节还是那个春节,但我们已不再是那个少年,曾经懵懂无知,保有那份纯真的少年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落入尘世的青年,油腻的中年。时光在你我脸庞开花结果,俗世的生活也把你我浸染的五颜六色,那种无拘无束,被人保护的日子业已不在。我们开始直面生活的倾轧,承受每一个阶段该有的压力,这是一次心智成熟之前必经的历练,也是破茧成蝶必要的过程。
这一道路任重道远,沿途荆棘密布,尘土满天,你我只能目视前方,义无反顾地前行,秉着“现在吃的苦就是为将来谋得福”,遇山开山,遇水搭桥,面对生活的坎坷,我们一边发着牢骚,一边负重前行。
活在当下已是艰难,未来的随机性又让我们徒增几许压力。相比而言,过去的苦不再叫做苦,倒成了温暖的所在,被我们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成为我们忆苦思甜的所在。这种过去的苦楚,化为嘴上轻描淡写的埋怨与叹息,一份深入骨髓的念想,于眼下的苦痛而言,它廉价的不值一提。
人类本质上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物种,走过的路间接上成为人们思想上的“利”,而正在发生和即将到来的遭遇成为所谓的“害”。如果可以,我们宁愿一直生活在过去所营造的氛围中,把精神从现有的生活抽离,躲避。我们知道生活无法倒带,曾经的过往化作逃避尘世的精神栖息地。这也是为何有关过去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现实的生活却总是让人抱怨连连。
言归正传,回到儿时的年味与今日年味之差异,它们本质上并无太多改变,在变的是我们的年龄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才是我们说年味变淡的根本所在。
年味于少年是无所顾忌,天真浪漫的嬉戏玩闹;于青年是学业、人生走向的不断探索;于中年是上要照顾老人,下要抚养幼儿的义务;于老年是承欢膝下的团聚时刻。也因为心境不同,孩子永远在欢迎春节的到来。
因此,儿时的年味最让人有无穷回味本质上已升华为一个宏大的命题,无论何时,永不过时。人们内心深处还在希冀自己保有少年该有的状态: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从这里讲,儿时的年味最浓这一说辞可能永远不会改变。#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