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迷踪

作者: 67c0acd45813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1:54 被阅读39次
    一个孤独主义者的独白

    我历经了一个神奇的世外雪源,并神交了五柳先生。这要从昨天的排练讲起:乐队排练了整整一个下午,到了傍晚我终于忍受不了内心的燥热苦闷,离开了无趣的排练室,驱车上了高架,而后又进入了高速。向着我热爱的西北方向,一路狂奔。寒风在车顶呼啸着,天色渐暗,窗外的寒气驱散着身体里燃烧着的魔魇。过了很久,我才慢慢平静下来,感受到了阵阵清凉,心情也好了很多。此时天色全部暗了下来,道路上已经没有了其它车辆,只有我一人在极速向前奔驰。前方的不远处慢慢地出现了一座高山,它棱角分明,林木纵生。山脚下有一山洞,坐落在这条路的尽头。待慢慢地近了,仔细观看,洞里无光,似乎很深……我打开车灯,带着惶恐而又惊奇的心情,一头扎了进去……

    在出洞的一刹那,仿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寒冷的冰雪世界。我放慢了车速,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环顾四周,但见山连接着山,峰应对着峰。植被苍劲有力,铿锵挺拔。所有的一切都被积雪覆盖着,这是一个银色的世界。天空中不停地散落着雪花,寒风里,远处的山岭格外冷峻。此情景,让我陶醉,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种赤裸裸的孤独冷峻之感正是我心所向啊!在这沉醉之余,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在哪儿?面前的路通向哪里?是不是迷路了?带着这些疑问,我焦急地向前窥探着。一路上奇异的景色美得竟然让我忘记了心中的疑惑,尽情地饕餮着这独有的壮景,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的眼睛突然变得明亮清晰了,之前的日子它都太疲惫了,大多时候都眯成了一条线,不愿去多看一眼。而此刻似乎容光焕发了,炯炯有神,它能瞬间掠过千山。耳朵也格外敏锐了,我听见了雪片落地的沙沙声。而寒风也好像是在歌唱,隐约中能听到悦耳的旋律。噢,不,这不是风声,是歌声,是的,一定是歌声。这是我未曾听过的美妙音乐,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去定义它,这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它犹如自然的律动,时而婉约轻盈,平静流淌;时而有力庄重,立体回旋。这动人的音乐,来自一个女子,她正从山间小路来到山脚下。我一眼望见了她,急忙迎上前去。“姑娘。”她停住脚步,用惊讶的眼神望着我。她年龄不大,一条辫子垂至腰间,额头上的流海有些蓬松,却显得十分清丽,耳边的细发长至双肩,古典脱俗。“请问这是哪里呢?我似乎迷了路,这条路通向哪里呢?”

    女子见我如此急于发问,嫣然一笑。“这里是五岭山,我在这里等你多时了,今天一早,先生吩咐我此地等你。”“等我?先生?!”“嗯,跟我走吧。”“我们去哪里?”女子望着前方的山谷,用手一指。“你看,此谷的尽头有座村子,名叫谷渊村,我们就去那里。”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幽谷,幽谷的尽头隐约可见村舍炊烟。女子说完向前走去,我便跟在她的身后。此时再往回看,发现车子已不知去向。当在见着这位女子之前,或许它就已经消失了……眼下鬼使神差地随着女子向前走,心中虽充满万般疑惑,却也未敢过份问及。心想,能进入这里已是神奇,这些疑惑也就不足为惑了。不问也罢,随她走去,看看究竟是何去处。

    我们沿着山道向幽谷走去,紧追几步之后,便与女子并肩而行了。我虽有意与她保持一定距离,但这并不阻碍我看清楚她的面容。当我望着她时,着实又吃了一惊。这女子原来我认识。她叫什么呢?我一时想不起来了,是在何时何地与她相识的呢?实在无法想起了。但我确信,我们的确曾经相识,并且彼此熟知。我无比欣喜,在冷酷的空气中我感到畅快,精神是舒展的,灵魂是伸张的,它无限蔓延到整个山谷。

    慢慢地面前的山道越走越窄,起初我们并肩而行,现在我只能随着她分前后而行了。

    雪片仍旧没有停止散落,此时谷道已进入极窄之处,只能容下一人通过。于是,我们一前一后缓慢地向前挪动着。这个谷道说来也怪,它伫立在山谷的中间,两侧又低于中间主道两米有余,就像是一座长长的独木桥。我走得很小心,深怕会一脚踩空。而女子却走得比我稳健轻盈得多了。她没有回头,一直朝前走。即便我放慢了脚步,但由于雪路湿滑,还是老老实实地掉了下去。随着一声哀嚎,女子止住了脚步,回头一瞧,便笑了。“你还是掉下去了,来,我拉你上来。”一双冰清玉洁的手伸在我面前,我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抓住了。但不管她如何用力,我怎么使劲儿,就是上不去。好一会儿女子喃喃地说:"看来想见先生,是要吃一些曲折的,你实在太胖了。”

    我顿时感到十分惭愧,无地自容。“你在下面沿着崖壁向前走,前面有个台阶可上来。”我按照女子的指示,过了好一会儿终于爬了上来。同时在心底暗下决心,待我这次回去,一定好好减肥。就这样又走了多时,道路慢慢地越来越宽了,不再像刚才那么捉襟见肘了。她对我说,快到了……我兴奋不已,急忙往前观望。见不远处的村舍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十分古朴。脚下谷道两侧低洼之处已见流水潺潺,空气也逐渐变得温暖了起来。再往前走,是一座木桥,横在环村的溪涧上,有几只鹅鸭戏在水面。走过了木桥,便真正进了村子。看见一群孩童在草舍之间追逐嬉笑着,这里仿佛没有冬夏年月之分,花草树木一片幽绿,真是应了那句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深入村东,见溪水边立着一架水车,转动着扬起哗哗流水,好一派田园风光。正沉醉时,那女子近前,邀我去她家用餐。她非常真切,对我来说一切出自她的邀请或言语都会使我倍感温暖。这大大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个我真正熟悉的人就在我身边。她家在村北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我们拾级而上。这一切都是美好的,不管是对一个熟悉的或者是对一个陌生人的招待都算得上是极其尊重的。茶余间,我们简单地交流着,言语不多,但似乎已彼此相知,相信。“我领你去走走吧,晚一些,你还要去见先生。”她领着我走出大门,然后又绕至房后的小坡上。此地视野非常开阔,一眼可以望见很远,最远处可见天地相连。在抬头时,我看到天空中的粒粒水晶。“天啊,真美!看啊,这些星星多亮!”我兴奋地感叹,“我已好久未曾见过这种星空了。”“你之前见过?"女子问。“见过,在我很小的时候。可即便是在那时,也没有我今晚看到的这个星空明亮……”我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你知道吗,感觉我就是那其中的一颗,我在它们中间,跟它们如此接近,仿佛能洞察整个宇宙和它们的心思。可是……”“可是什么?”“可是这种星空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如果能天天望见它们就好了。”“怎么不能呢?"“不能,我生活的那个地方原先也是有几颗星星的,可是近些年,它们好像都落了,再也找不到了。整个夜空,就像是变了一个天……”

    女子静静地听我说着,微笑着望着头顶的星辰,扬起嘴角,似乎要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正在我注视着她时,天空突然斗转星移,一切都在转动。星辰越来越大,明亮耀眼。我的视线一下子扩大了好多倍,只见四面八方都在下降。慢慢地,感觉自己也轻逸了,身体变得非常柔软。女子此时脚已离地,飘了起来。我也跟着在上升,恐惧和兴奋同时笼罩着我。我们似乎摆脱了地心引力,不受自我控制。不停地在上升,离地面已越来越远。

    四周深蓝色的星空,绚丽无比,美到至极。星辰变得硕大,天空和大地在交错转动。分不清是大地在旋转,还是整个宇宙在分崩离析。速度越来越快,危险之感扑面而来,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我。我们飘在空中,成了宇宙的一部分。自由了,安静了,平和了。完全来不及去反应,思考和挣脱。没有时间去想象和分析,也没有时间去享受这奇幻的空间景观。我们只是不停地在飞,一切都太快了。时间,空间,天地,宇宙相互交错转动着。我努力想回到原地,可是挣扎过后还是无法动弹。这股力量非常强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感受到了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对巨大能量的恐惧。在心底,我安慰自己说,这或许是在回归,回归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人人都是如此,不必害怕,这是自然的。总有一种能量是这个世界的始作俑者,它主宰着一切事物的向前推进,并在一定规则之内,日复一日,又年复一年。

    我们去无方向,不知还要飞多久,何时能够停下。在面对这个强大的力量时,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随遇而安了。这时我真正感到了自己的渺小,生命的柔弱。宇宙大道,深不可测。就在我觉得将要永远离开大地,永远就这样随处飘荡,在来不及和亲人朋友道声离别之时,一切又都停止了转动。我们缓慢地下降了,一颗不安的心,瞬间安定了。失重之心又有了新的方向,它迫切地想马上去亲吻大地。当我们降至地面时,发现还是在刚才的古村里,还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同的是此时已是白昼。女子一直很淡定,我敢说当飘在星空之时,她一定是享受的,而且面带微笑。如水一样,不受干扰,永远保持一种最为优雅的姿态。如母亲一般,接纳一切,包容一切,这真令我神往。“去见先生吧,到时间了,我们这就去……”

    我随她从村北开阔之地一路绕到村东小溪边,再沿着溪畔向南走去。抬头看到远处横卧着一座大山,阳光从山顶照向整个村舍,空气变得更加温暖了。隐约地听见村中的犬吠、童戏、鸭鸣以及邻里间的谈笑之声,如同音乐般不绝于耳。再往前走,便是村子的最南端了。一幢草房依在溪水之岸,独立于村子之外。草舍与溪水之间有一片空地,地上围着一个篱笆小院,院子的周围一片幽绿。在溪涧之上架有一座小桥,通向南岸。再往南望去,便是山林了。女子在前面走着,我好奇地问她,前面草舍是否就是先生所居之地?她应了一声,说正是,这就到了……

    我加快步伐,急于想见着先生,一探究竟。我们到了草舍的门前,那女子轻轻推开院门,径直向前走去,上了几级台阶,便进了正堂。我在院子的中央止住了脚步,一方面因为要见者是“先生”,为示尊重,需先整理一下衣服。另一方面,则实在被这个小院的景致所吸引:小院南侧邻溪,流水潺潺,溪水边垂着一排杨柳,柳枝随风飘荡。东侧篱笆下,有菊花数丛,清新淡雅。西侧有翠竹一排,竹下有一木桌连着两椅。在院子的其它地方,还植有若干青菜瓜果。四周一片幽静,微风抚来,阵阵清香。草舍共三间,正堂居中,两边各有侧房一间。正堂门是开着的,在门的两旁有木联一对,上写: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两联上方为四字:五柳草堂

    再看房顶枯草丛中,夹长着一些新绿。虽只是草房三间,仍是一片生机盎然。观赏正酣,女子从正堂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先生此时不在,你先进来稍憩一下吧,他应该就在附近,我去看看。”说完,便就下了台阶,出了院门,绕向房后。我应了一声,上前进了正堂,便坐了下来……

    正堂布置得很简单,一张方桌靠近内墙,还有四张椅子。正墙上挂着一副行书墨宝,仔细观赏。乃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落款,五柳先生,公元四二五年。公元四二五年?我猛地站起,五柳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莫非“先生”就是东晋宋人,隐之大者陶潜陶渊明?突然想起不久前在星空下的斗转星移,莫非我来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今天真是够奇特的,真是难以想像。诚惶诚恐,这是何等的荣幸,能有幸得见五柳先生。我激动不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起身在堂内来回度步,尔后又向侧室走去,欲借此抚平住狂跳的心。来到西房侧室,屋内没有特别的摆设,都是些应用之物,唯独四面墙上,挂满了诗文,我认真读了几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流芳千古的诗句啊。以前读到先生的诗,常常畅想良久,心神往之。如今如此近距离地观赏体味,对我这个后生来说真算得上是天大的恩赐。

    又见: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再见: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认真品赏一遍之后,我憧憬着向东房侧室走去,想好好再观赏一番先生的其它诗作。待我走进一看,发现只挂有两篇诗文。这比起西房诗文在数目上少了很多,但却多了一样东西,一床古琴。这床古琴,正挂在侧墙上。走近细看,琴面上没有丝弦,是一床无弦琴。这也是一床名琴啊,她曾奏出《幽兰》,虽没有声响,却如同花草一样芬芳。也曾奏出《流水》,冥冥之音,似院前溪水流过。我曾知先生有句诗,是这样写的: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先生以为,心境平和,乐曲即畅快自然,宁静俱备。静从心而出,并非从外强来。如只在琴声中寻求宁静平和,琴曲就会丧失原本的平静。要从琴音中获得宁静,便易沉溺于琴声之中,使静消亡。故而虚掩无弦之琴而志意自得,心境逸和,终获天然意趣……而墙上的那两篇诗文也正是先作的名作《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兮辞》。正待我细细品读之时,屋外传来了女子温柔的笑声。于是,我转身向正堂走去……

    来到正堂,朝屋外看去。正见女子搀扶着一位老农模样的老者,说笑着缓步进得院来。那老人手持一锹杖,身着短衣襟,头发花白,半披半冠着。顺着面颊的皱纹中渗露出一些汗水,脚下踏着一双布鞋,鞋上沾着泥土。虽上了些年纪,却精神奕奕。这是五柳先生么?我心中暗想,又感觉十分诧异。从这位老者身上看不出一点名士,士大夫的文人气息。却分明是个地道的老农。这颠覆了之前我对古代隐者名士形象的遐想,是我失之偏颇了么……不容多想,我慌忙迎出,深施一礼。老人缓缓说道:“来了。”我说:“是。”“进屋吧。”

    于是,我随在他们身后,再次进得正堂。女子扶着老人在上首坐下,我便在下首左侧落座。接着女子就走出去了,留下我和老人上下对坐着。老人闭目静坐,调气休息。我未敢打扰,就也跟着一起静坐。良久,老人睁开眼睛,对我说:“你来得还是晚了些,早几年前就应该到的。”我慌忙起身:“后生愚昧,未能及时醒悟,耽搁数年,还望先生赐教。”先生微微一笑:“世人皆谓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流之士;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后生,你觉得呢,我是什么?”未等我回答,他接着又说:“还有一些人,千百年来一直向往我的生活,研究我的住所,一个个接踵而至,奔赴田园,你是否也是其中一个?”“是的,先生,”我说,“我确实向往田园生活,也非常仰慕先生您的人格,才华和处世态度,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后人对您的认知和慕往。”先生看着我,没有言语,我便继续讲下去……“我闻先生祖上乃晋之虎将,名门之后,以先生才学,本可为民造福,为国效力,因何弃之,选择出世?”“出世和入世又有何区别呢?”先生说,“人们都说入世苦难,需止欲修身,举步维艰;而出世要轻易得多,自如潇洒,从容不迫。实则呢,我以为不然。”“请先生指教。”“出世,需要一颗坚定的心。需耐得住冰冷酷寒,孑然一身,踽踽独行。世界于你无津,你于世界亦无津。这种寒冷,在来的路上,你应该感觉到了,能承受如此长期的寒冷吗?”我急忙回答:“可以,严寒使我清醒,我欣然接受。对我来说这是种彻底的‘自由’,使我呼吸顺畅。”“你不怕受伤吗?”“受伤?”“是的,在冰雪覆盖的小道上独自行走,很容易摔伤。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困难重重,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没人能给你指引方向,也没人能给你以鼓励。即便偶尔会有个人,也往往只是站得远远的,用一双冷眼望着你。你会经常掉进坑里,别指望会有人能拉你上来,能让你走出来的,只能是你自己。另外还需要轻装上路,不能带过多的行李以备后患。如果不能摆脱诱惑和对捷径渴求的欲望,你将不能向前迈进一步。”“这些我在来时的路上稍有体会,在寒冷的道路上行走,的确不易。”“关于你刚才说到的‘为国效力,为民造福’后生,国、民福危自理,冷暖自知。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会强迫你对他们强行施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没有权力和义务去干涉他们的福危及命运赋予他们个体的自由。但是人们经常指责出世者是缺乏责任感的,而这种所谓的‘责任’是虚伪的。他们会在你头上套上一把专为失败者而制的名为‘愤世嫉俗’的枷锁。在他们言语中通常流露出的,那些所谓的高尚的‘爱’也显得十分自私无力和‘伪善’,这种爱和善良实在经不起推敲。他们也会常常心怀恐惧,后生,你应该知道,‘伪善’ 最容易蛊惑人心。”“先生所言极是,”我应声道。“我愿在这里,我心深处,植入一个无是无非,无黑无白的新天地。与自己讲和,与自然相处。跟随先生,返璞归真,如农夫一般躬耕劳作,日出日落。”先生笑了,脸上的皱纹慢慢舒展开来,并逐渐在减少,尔后越来越少,最后都消失了……

    很快,这个年迈的老者,瞬间幻成了一个青年,端坐在那里。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严肃的表情,满脸戾气。仔细一看,似曾相识,这面容好像在哪里见过。忽然,我被怔住了。这,这,不就是我吗!另一个我此刻就坐对面……

    他望着我惊讶的表情,开口道:“在来到此地之前,我也曾历经极度严寒,之后过了很久我才体会到了温暖。在未到达之前,我的世界是热烈与混浊的,混浊过后,是极静的寒冷。好在如今我已翻越过了这座寒冷的山峰。”我问:“身在这里,当如何面对孤独的呢?”“孤独,源于对这个世界还有欲求,如能止欲,则其自消。在时间的长河里,需要放一颗丰满的内心进去。它飘来飘去,不再如钉子一样止于一隅。”他停了一会儿,接着又说:“我每天都关注着园中的花草,它们就像是孩子,有血有肉,每一株都是活生生的精灵。来到这里之前,我并没有这种感觉,从未认真去感受过它们。但现在当我注视着它们时,他们是鲜活的,是庄重的。它们有心跳,有表情,有时活泼,有时安静。这一切,不都是最好的存在么,你又何谈‘孤独’二字呢?”

    “或许一个人能够独处自得也是一种享受,”我说,“在我的生活里,常有一股强烈的激流,它不停地催打着我,捆绑着我,使我无力挣扎抗拒。它在精神上折磨着我,并作为一种道德责任,它高高在上;作为一种群体义务,它醒目无比。”“这是你的欲望啊,后生。起初,你没有欲望,像个孩子般聆听着这个世界。当你卷入洪流之后,欲望随着你的心一起生长。在欲求得到稍稍满足之后,你感受到的并不是轻松,而是随之而来更大的欲望和压力。欲值的变大,作为一种心理依赖,从此成瘾,无法止息。好在你已觉察到了这一点,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看待自己,看到自己在洪流中被击打被裹挟,在相当程度上,你就已经不再被裹挟了。”

    “是啊,能在混浊中看清自己,并非易事。我听说在这世上,有一个绝妙的东西,能停息这种欲望和痛苦,它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化解这股激流。那是什么?”我问。“是道,天下之总和,根本之法则。如能了悟,世间一切便可尽知尽解。若道常驻于心,欲,就不复存在了。由欲造成的痛苦,也将随之而去。”说话间,这个年轻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苍老,面容也在逐渐变老,慢慢地又回到先生原来的模样了……“那如何才能得道呢?”我急忙又问。“这个问题,就如同道的存在一样,玄之又玄。自古以来,无人能够说清,全由自己。至今了悟者,也屈指可数。它神秘又深不可测。然而,一旦得道,便能尽知天下万物万事,心胸宽广,宠辱不惊,不惧不畏,不喜不悲,静淡愉悦之情常驻于心。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精神相参矣!年轻人,你离此道尚远,回去吧。如果愿意,常怀满足平静之心去生活,足矣。你又何苦劳心累体呢?可知老夫之常言‘无为’ 二字怎讲?回去吧,你已不虚此行……”

    老人说罢起身,缓步向院内走去。我跟了出去,来到院中,见那女子正牵着一头青牛,立在院门。她搀扶着老人骑上青牛,这时再看先生已不再是个老农模样,须发全白,身着素袍,道骨仙风。他没再回头,二人过桥之后便向着南山而去了……

    我思绪万千,抬头仰望天际,正见一只大鹏在头顶展翅翱翔。它越飞越高,越过南山之巅时发出了一声鸣叫,之后便钻入云中看不见了。

    我不敢过多逗留,想着先生的劝告,便起身向回走去……到了村东的溪桥边时,瞧见有两位貌似文人大夫模样的长者依在桥栏之上观赏着水中的游鱼,似乎他们之间还在彼此激烈地争论着什么……正想走近细看,恍惚间,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带回到了五岭山的山道上。

    黑夜中,满天星辰依旧。迎着寒风,我伫立在雪地上,眼泪不由地夺眶而出。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愉悦又伤感,失落又满怀希望。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找到了来时的山洞。站在洞口,回头望去:雪片依旧散落,地上积满了白雪。寒风抚过,升起一片片白烟,它们欢乐地在空中起舞。五岭山谷银装素裹,安静地如同沉睡在梦中。再见吧,我转身面向洞口,走了进去。

    出洞的那一刹,天亮了。我站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道路两旁都是商铺,有吃的,用的,还有玩的。我在一间卖风筝的店门前站住,取下一个风筝,想着这也算是对此行的一个纪念吧。正想着在哪里可以放飞它,恍然间我看到路标上写着:“大隐镇 ”。再看店铺的门牌上写着:“卖面桥63号 ”。此刻,我恍然大悟。回来了,这里已是人间。沿着这条大路继续向前走吧,我知道,在路的尽头,就是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

    隐约中,听见有孩子的吵闹声,还夹杂着闹心的电子舞曲声。身体感觉阵阵冰凉,我猛地睁开了眼睛,才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上的被子少了一大半。再看脚下,不到两岁儿子正在用力地往地上拉扯着被子,口齿不清地叫着“ba,baba,baba,ba……”而他的妈妈,此时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切都很美好,大梦一场,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早晨。只是有一点不够美好,楼下广场舞大妈放的舞曲,实在太难听了……

    一个孤独主义者的独白

    后记:

    一整天,我都沉浸在昨晚的离奇梦境中,久久不能自拔。这个梦,记忆犹新,印象深刻。它停留在我的脑海里,不曾散去,似乎也不愿散去。于是,我有一个自私的奇想,是否今晚还能让我再次抓住它,延续这个梦境,把之前对先生还没有来得及说完的话说完。可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是美梦,醒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了。不管怎样,我还是充满了期待。到了晚上,我很早便睡下了。

    很幸运,意随心动,很快我就进入了寻找昨夜的梦境中了:眼前是一片群山环绕,我努力地寻找着昨夜进入五岭山的洞口。可是找了好久,尝试了多座山口,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入口。我焦急地对山谷进行排查,最接近的一次,是我听到了谷渊村的流水声和犬吠声以及水车转动的吱嘎声。但总有一山相隔,始终无法得见。

    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我已精疲力尽,坐在一个平缓的山坡上休息。环视四周,发现在不远处的一个山沟里人声鼎沸。有人!莫非那是入口?我立即跑了过去,一探究竟。近前一看,原来是几个农夫壮汉在争吵。细一打听,竟是因为田间地头的界线划定不均在闹纠纷。双方争执不下,声音越来越大。我有些失望,便在人群外围向一个老农打听谷渊村的路怎么走?他回答我说,没听说过这个村子,这地界方圆上百里都不曾有过这个村子,还问我是不是记错地方了。我看他是真的不知道,也就不再询问了。道了声谢,起身向着另一条山谷而去了。

    我想,解决他们的纠纷,不是我此行的目的,他们会自行解决的。我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古村的入口,它就隐藏在附近,一定是在这里。它有意在躲着我,留下这万座山峰,连绵不绝地横卧在我的面前。似乎在说,回去吧,年轻人,去好好生活。望着眼前这沉静的青山峻岭,我明白,通向古村的那扇门,已永久对我关闭。在这万分焦虑之际,我醒了……

    长吁了一口气后,擦掉头上的汗水,我起身在书房里来回度步。看时间,已是午夜。我安慰自己说:或许越是美的,就越容易凋谢。让那些美好在心底里存有一丝念想,不也挺好?既然是梦,一切都是空的,是虚幻,就很难再回得去了……

    心情稍稍平和一些后,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乃《古文观止》。翻开此书的257页……

    见内容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冰雨蒙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一篇值得推广的好文章🍇🍇
        冰雨蒙蒙:@董庭兰 继续努力🍇🍒
        67c0acd45813:@冰雨蒙蒙 谢谢你的好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是第一个给出评论的朋友,非常感谢你😊

      本文标题:雪夜迷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p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