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日本人喜欢研究道,中国人喜欢研究术。
道与术之间有何区别?归根到底恐怕就是实用性。
本着喜欢钻牛角尖的天性,岛国人把很多从中国传过去的,在我们看来并不复杂的事情,弄得特别复杂。喜欢抓住一个很小的突破口,然后深深地钻下去,哪怕耗其一生。
日本的乌冬面很有名气,慕名而去了一家还算有名气的面馆。跟很多其他类似日本饭馆一样,店面狭小而干净。
选完面,才发现操作台站着一个全神贯注的老爷子,大概七十岁上下,颇有股超脱尘世的仙风道骨。
很多人说,专注认真的男人最性感,那这个大爷无疑是最性感的。
感受日本的“道”文化两只眼睛盯着面,一只手迅如闪电一般地抓起一团面,瞬间伸展五指,面条呈散面落入锅内沸水中滚动,顷刻,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猛然一捞,行云流水一般。
看得出,时机、火候,都是仔细拿捏,分毫不差。一碗一碗,如此反复。
看着觉得有意思,这可不是一两天能练出来的假把式。随口问了一句,大爷,干这个多久了。大爷没抬眼,说了句,十八岁始。
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道了吧。开始总是不理解,道是什么。觉得是一个非常抽象晦涩的东西。可是偶然在吃面看面的过程中,看到了日本人的专注与执着。
简而言之,就是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或者说是钻研的精神。在日本,道主要指的是武术和艺术方面,通过对技艺的研习,来追求精神上的寄托,提升自己的节操。我认为,与其说是对职业的敬畏,不如说是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丰满自己的精神世界。
感受日本的“道”文化说说日本的茶道吧。有些同学不要激动。为啥一说这个就很多人激动,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华。是镰仓时期一个日本和尚从中国带回了茶叶种子之后,逐渐发扬光大的。如今,日本已经有了大量产茶区,比如鹿儿岛、埼玉等。
可是如今,经历了多次浩劫之后,汉唐和两宋时期兴盛的东西,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日本,可以说是我们那个时代文化和习俗的活化石。
茶道是日本人对道的追求的最典型体现。一个我们看来很简单的泡茶喝茶,被日本人发展出五百多个流派。当然,各个流派的区别,也就只有一些动作上的微小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毕竟无论你是三山五岳那个山头的,最终都在泡茶喝茶两个事儿上打转转。
感受日本的“道”文化跟日本朋友聊天,他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日本是一个学习强者的民族。过去千年,日本长期学习中国,从文化到传统,从礼节到文字。围棋、茶道、汉字、书法,一切的一切,只要跟文化沾边,日本很难拿出一样东西,跟中国彻底无关。可是千年之后,我们发现,老祖宗的东西,我们没剩多少了,日本人还在坚守。
举个栗子,印鉴或者说金石篆刻文化。古代每一个男子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属于自己的印鉴。在欣赏古代字画的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很多印章。不止是作者,收藏者也都会在书画上盖上自己的印鉴。很多士大夫还是金石篆刻爱好者。
时至今日,除了单位大印,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基本丢掉了印章。可是日本却是人手一章,法律效力与签名同等。
无论是明治之前,还是二战之后,无论是学习中国,还是效仿欧美。千年大变局以来,日本人一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学习,或者说琢磨。
日本朋友聊天时讲,日本基督教人口和佛教人口都有,但是比例较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是神道的信徒,但是的确是信仰神道。
简单直白一点,其实就是钻研和认真坚持。也就是中国人经常形容日本人的“轴”。
再说说茶道。有幸在东京最知名的茶道馆之一,体验了一把纯正日式茶道。
感受日本的“道”文化一进屋,是一间宽敞的和室,也就是榻榻米屋。墙上挂着一幅隽秀的毛笔字:四个字,“和敬清寂”。
旁边摆着一个花瓶,瓶子里用的是野花。主人说,他追求的是情景的自然意境,所以用朴素典雅的野花。
悬挂的毛笔字是根据接待的客人不同而进行调整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深意。
清,是茶具干净,也是对内心的清洁透彻。和,是对和平友好的追求。敬是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
和清清白白。最后一个字是寂,通过寂能够去掉人间的各种欲望,达到返璞归真。
茶道的程序是客人跪着进门,然后跪着行进到位置,先想悬挂的字幅跪拜,然后享用主人端过的小点心。切不可以边吃边喝,那样不够文雅。主人泡茶期间,主客间可以聊天。但是内容绝不可以涉及金钱和政治,只能谈论诗词歌赋等风雅之事。
感受日本的“道”文化主人泡茶之前,要把已经洗净的茶具再清洁一次,通过清洁的水,能够看到自己的内心,再洗一次,意味着洗净自己的内心。
客人喝茶,不可以嘴巴对着茶碗的正面,也就是瓷器的花色部位。因为茶碗是主人根据客人的情况和品位,精心挑选的,客人喝完之后要仔细欣赏,不能用嘴唇污染了花色。
喝完之后,顿觉梦回盛唐,自己成了一个有品位有修养的士大夫。可是更大的感触就是,累。
不为别的,就是跪着。喝个茶要半小时,才一小杯,对于柔韧性不好或者稍胖的人来说,跪坐无疑是在上刑。尽管我们的先人这么坐了上千年。
感受日本的“道”文化嘴里回味着绿茶茶粉的香气,脑子里反复萦绕的问题只有一个:究竟是日本人守旧不变,还是我们变化的太多太快。
网友评论